-
>
闖進數學世界――探秘歷史名題
-
>
中醫基礎理論
-
>
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新編21世紀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
>
高校軍事課教程
-
>
思想道德與法治(2021年版)
-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2021年版)
-
>
中醫內科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審計學(第2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2643098
- 條形碼:9787302643098 ; 978-7-302-64309-8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審計學(第2版) 本書特色
《審計學(第2版)》在介紹基本理論的同時,盡量導入案例、鏈接知識并輔以思考題,目的是讓讀者在有限的時間內對審計的基本理論、基本方法有一個系統的認知,從而把握審計的精髓所在。除此之外,本版中,編者提供的PPT更簡潔、更適用。而且,編者對教材中某些章節中的重難點內容錄制了相關的小視頻,以幫助讀者更好地克服學習中可能會遇到的困難。
審計學(第2版) 內容簡介
《審計學(第2版)》以民間審計為主線,共分為十二章。前五章圍繞民間審計的基本理論展開,介紹了審計的產生與發展、審計與鑒證等業務之間的關系,強調了注冊會計師在審計執業的過程中要受到職業道德、準則以及行政和行業管理等方面的約束;后七章主要介紹民間審計的基本方法。各章配備的“知識鏈接”“小思考”和“自測與技能訓練”等與實務緊密相連,具有一定的廣度和深度,有利于讀者把握民間審計的精髓。 《審計學(第2版)》既可作為高等院校經濟管理類教材,也可作為現有審計人員的參考用書。
審計學(第2版) 目錄
**節 注冊會計師審計的產生與發展 2
一、注冊會計師審計在西方國家
和地區的產生與發展 2
二、審計模式的演進 4
三、注冊會計師審計在中國的
產生與發展 6
第二節 審計的概念與種類 7
一、審計的概念 7
二、審計的種類 10
第三節 鑒證業務的含義與類別 13
一、鑒證業務的含義 13
二、鑒證對象信息 14
三、鑒證業務的類別 14
本章小結 16
復習思考題 16
自測與技能訓練 16
第二章 中國注冊會計師管理 19
**節 中國注冊會計師 20
一、注冊會計師考試與注冊制度 20
二、注冊會計師業務范圍 21
三、注冊會計師職業后續教育 22
第二節 中國會計師事務所 23
一、中國會計師事務所的組織形式 24
二、中國會計師事務所的組織結構 25
三、中國會計師事務所的業務承接 26
第三節 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 27
一、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的職責 27
二、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會員 27
三、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權力
機構和常設辦事機構 28
第四節 中國注冊會計師的行業管理 30
一、外部管理 30
二、行業自我管理 30
本章小結 31
復習思考題 32
自測與技能訓練 32
第三章 中國注冊會計師的相關準則 35
**節 中國注冊會計師執業準則概述 36
一、注冊會計師執業準則的作用 36
二、中國注冊會計師執業準則的
制定歷程 37
三、中國注冊會計師執業準則體系 38
第二節 中國注冊會計師業務準則 39
一、中國注冊會計師業務準則體系的
構成 39
二、中國注冊會計師鑒證業務
基本準則 40
三、中國注冊會計師審計準則 40
四、中國注冊會計師審閱準則 46
五、中國注冊會計師其他鑒證業務
準則 46
六、中國注冊會計師相關服務準則 47
第三節 中國會計師事務所業務質量
管理準則 48
一、定義 48
二、目標 50
三、要求 50
本章小結 54
復習思考題 55
自測與技能訓練 55
第四章 中國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 59
**節 中國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基本
原則 60
一、誠信 60
二、客觀公正 61
三、獨立性 61
四、專業勝任能力和勤勉盡責 64
五、保密 65
六、良好職業行為 66
第二節 中國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概念
框架及具體運用 67
一、職業道德概念框架的內涵 67
二、可能對職業道德基本原則產生
不利影響的因素 67
三、評價不利影響的嚴重程度 70
四、應對不利影響 70
五、職業道德概念框架在專業
服務中的具體運用 71
本章小結 79
復習思考題 79
自測與技能訓練 79
第五章 中國注冊會計師法律責任 85
**節 中國注冊會計師法律責任概述 86
一、中國注冊會計師法律責任的
種類 86
二、中國注冊會計師承擔民事
責任的法律構成要件 87
三、中國注冊會計師法律責任的
歸責原則 89
第二節 避免法律訴訟的對策 89
一、可能導致注冊會計師法律
責任的原因 90
二、注冊會計師行業的應對措施 92
三、會計師事務所和注冊會計師的
應對措施 93
本章小結 95
復習思考題 95
自測與技能訓練 95
第六章 審計目標與審計過程 99
**節 審計目標 100
一、現階段我國注冊會計師的總體
審計目標 100
二、管理層認定 104
三、具體審計目標 105
第二節 審計目標的實現過程 110
一、接受業務委托 110
二、計劃審計工作 111
三、實施風險評估程序 111
四、實施控制測試和實質性程序 111
五、完成審計工作并出具審計
報告 112
本章小結 112
復習思考題 112
自測與技能訓練 113
第七章 審計證據與審計工作底稿 117
**節 審計證據 118
一、審計證據的含義與構成 118
二、審計證據的種類 119
三、審計證據的特征 120
第二節 獲取審計證據的審計程序 123
一、檢查記錄或文件 123
二、檢查有形資產 123
三、觀察 124
四、詢問 124
五、函證 124
六、重新計算 127
七、重新執行 127
八、分析程序 127
第三節 審計工作底稿 128
一、審計工作底稿的含義 128
二、審計工作底稿的編制目的 128
三、審計工作底稿的編制要求 129
四、審計工作底稿的內容 129
五、審計工作底稿的要素 130
六、審計工作底稿的復核 133
七、審計工作底稿的歸檔 135
本章小結 136
復習思考題 137
自測與技能訓練 137
第八章 計劃審計工作 141
**節 初步業務活動 142
一、初步業務活動的目的 142
二、初步業務活動的內容 142
第二節 總體審計策略和具體審計
計劃 149
一、審計計劃的作用 149
二、總體審計策略 149
三、具體審計計劃 154
四、審計過程中對計劃的更改 156
五、監督、指導與復核 157
第三節 審計重要性 157
一、錯報與重要性的含義 157
二、重要性水平的確定 159
三、實際執行的重要性 162
四、重要性水平的修改 164
五、錯報的累積與評價 164
第四節 審計風險 168
一、審計風險的含義 168
二、審計風險模型 169
三、審計風險與審計證據之間的
關系 171
四、審計風險與重要性水平之間的
關系 171
本章小結 172
復習思考題 172
自測與技能訓練 172
第九章 風險評估 177
**節 風險評估概述 178
一、風險評估的意義 178
二、風險評估程序和信息來源 178
第二節 了解被審計單位及其環境 181
一、相關行業狀況、法律環境與
監管環境及其他外部因素 182
二、被審計單位的性質 184
三、被審計單位對會計政策的
選擇和運用 186
四、被審計單位的目標、戰略以及
相關經營風險 187
五、對被審計單位財務業績的
衡量和評價 188
第三節 了解被審計單位的內部控制 189
一、內部控制的基本理論 189
二、注冊會計師對被審計單位控制
環境的了解 193
三、注冊會計師對被審計單位風險
評估過程的了解 198
四、注冊會計師對被審計單位信息
系統與溝通的了解 199
五、注冊會計師對被審計單位控制
活動的了解 201
六、注冊會計師對被審計單位控制
監督的了解 203
七、在整體層面和業務流程方面
了解內部控制 204
第四節 評估重大錯報風險 208
一、評估財務報表層次和認定
層次的重大錯報風險 208
二、需要特別考慮的重大錯報
風險 212
三、僅通過實質性程序無法應對的
重大錯報風險 213
四、對風險評估的修正 213
本章小結 214
復習思考題 214
自測與技能訓練 214
第十章 風險應對 219
**節 針對報表層次重大錯報風險的
總體應對措施 220
一、財務報表層次重大錯報風險的
總體應對措施 220
二、增加不可預見性審計程序的
方法 221
三、總體應對措施對擬實施進一步
審計程序的總體審計方案的
影響 222
第二節 針對認定層次重大錯報風險的
進一步審計程序 223
一、進一步審計程序的含義和設計
應考慮的因素 223
二、進一步審計程序的性質 224
三、進一步審計程序的時間 225
四、進一步審計程序的范圍 227
第三節 控制測試 228
一、控制測試的含義和適用情況 228
二、控制測試的性質 229
三、控制測試的時間 232
四、控制測試的范圍 236
第四節 實質性程序 237
一、實質性程序的含義和要求 237
二、實質性程序的性質 237
三、實質性程序的時間 238
四、實質性程序的范圍 240
本章小結 240
復習思考題 241
自測與技能訓練 241
第十一章 審計抽樣 245
**節 審計抽樣的基本概念 246
一、審計抽樣的定義 246
二、抽樣風險和非抽樣風險 247
三、統計抽樣和非統計抽樣 249
四、屬性抽樣和變量抽樣 249
第二節 審計抽樣的基本原理和步驟 250
一、設計樣本階段 250
二、選取樣本階段 250
三、評價樣本結果階段 254
第三節 審計抽樣在控制測試中的
應用 255
一、在控制測試中使用統計抽樣 256
二、在控制測試中使用非統計
抽樣 266
第四節 審計抽樣在細節測試中的
應用 267
一、在細節測試中使用非統計
抽樣 268
二、在細節測試中使用統計抽樣 275
本章小結 278
復習思考題 278
自測與技能訓練 278
第十二章 審計報告 283
**節 審計報告的含義與種類 284
一、審計報告的含義 284
二、審計報告的種類 284
第二節 審計報告的基本內容 285
一、標題 285
二、收件人 285
三、審計意見 285
四、形成審計意見的基礎 285
五、管理層和治理層對財務報表的
責任 286
六、注冊會計師對財務報表審計的
責任 286
七、按照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
報告的事項(如適用) 287
八、注冊會計師的簽名和蓋章 287
九、會計師事務所的名稱、地址
和蓋章 287
十、報告日期 287
第三節 無保留意見審計報告 288
一、無保留意見審計報告的簽發
條件 288
二、出具無保留審計意見應考慮的
內容 288
三、無保留意見審計報告的關鍵
措辭和范例 288
第四節 非無保留意見審計報告 291
一、保留意見審計報告 291
二、否定意見審計報告 294
三、無法表示意見審計報告 296
本章小結 298
復習思考題 299
自測與技能訓練 299
參考文獻 302
審計學(第2版) 作者簡介
曾艷芳,經濟學碩士,注冊稅務師,遼東學院副教授,曾主編教材1部、參編教材2部,在國家級核心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16篇。 任教20余年,講授多門會計學專業課程;近10余年主要致力于會計學專業的《審計學》和《審計綜合模擬實驗》課程的講授 。
- >
月亮虎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經典常談
- >
山海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