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法律的悖論(簽章版)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
>
私人財富保護、傳承與工具
-
>
再審洞穴奇案
-
>
法醫追兇:破譯犯罪現場的156個冷知識
-
>
法醫追兇:偵破罪案的214個冷知識
比較行政法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9775384
- 條形碼:9787519775384 ; 978-7-5197-7538-4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比較行政法 本書特色
本書是在作者20世紀末和21世紀初為北京大學憲法與行政法專業碩士和博士研究生開設“比較行政法”課程的歷年講義的基礎上,結合近二十年來國內外相關新的行政法立法和行政法學界相關新的研究成果,對原講義進行整理、修改和完善而成。
比較行政法 內容簡介
本書是在作者20世紀末和21世紀初為北京大學憲法與行政法專業碩士和博士研究生開設“比較行政法”課程的歷年講義的基礎上,結合近二十年來國內外相關新的行政法立法和行政法學界相關新的研究成果,對原講義進行整理、修改和完善而成。
比較行政法比較行政法 前言
序言
本書是在筆者20世紀末和21世紀初為北京大學憲法與行政法專業碩士和博士研究生開設“比較行政法”課程的歷年講義的基礎上,結合近二十年來國內外相關新的行政法立法和行政法學界相關新的研究成果,對原講義進行整理、修改和完善而成。筆者在教學過程中,曾主編過一本《外國行政法教程》(法律出版社1993年出版,1998年重。。本書相對于前書,有一個主要區別:前書采取的是國別比較的方法,即選擇若干行政法制度較完善的國家(法國、德國、英國、美國、日本等),對其行政法基本制度的內容、發展沿革和理論基礎等進行比較;本書則采取的是制度比較的方法,即選擇各國行政法的若干主要制度(行政立法、行政行為、行政規制、行政裁判、行政合同、行政指導、行政裁量、議會監察專員、行政程序、政府信息公開、行政復議、行政訴訟等),對這些制度在不同國家產生與發展的歷史源流、理論源流、制度架構、運作程序和它們的功能、作用等進行比較。制度比較的方法較國別比較的方法有諸多優勢:其一,有利于讀者更全面和深入地了解和把握各國不同制度的特色,更準確和具體地揭示其利弊得失。其二,就行政法學術研究而言,有利于對行政法制度進行不同角度、不同層面(如行政立法、行政規制、行政裁判是一個角度和層面;行政主體、行政行為、行政救濟是一個角度和層面;行政行為、行政裁量、行政程序、政府信息公開是一個角度和層面;行政監察、行政復議、行政訴訟是一個角度和層面;行政規制、行政合同、行政指導是一個角度和層面;等等)的研究,有助于推進行政法學研究從平面向立體、從靜態向動態轉化,并兼顧研究的平面與立體、靜態與動態。其三,對作為政府公職人員的讀者來說,這種制度比較研究有助于他們有針對性地參考國外在治國理政方面的經驗,方便他們加強與國外在相應制度領域的治理理論和治理方式交流。其四,對作為立法機關工作人員的讀者來說,這種制度比較研究有助于他們在制定特定法律法規時有的放矢地參考借鑒國外相應立法,取其長,避其短,使制定出來的相應法律法規更完善一些,質量更高一些。其五,對于作為司法人員(特別是行政審判人員)的讀者來說,這種制度比較研究有助于他們在訴訟辦案過程中有針對性地參考和借鑒國外司法機關(特別是行政審判機關)處理疑難事實問題和法律問題的做法,以及司法審判中應把握的有關標準。當然,以上是筆者采用這種研究方法撰寫本書希望達到的目的,但本書是否能達到這些目的,則是另外的問題。由于筆者進行比較研究的廣度和深度不夠,這些目的的實現肯定會大打折扣。盡管如此,筆者仍然認為選擇制度比較的方法和路徑是正確的。筆者沒有把這個方法和路徑運用好,相信會有其他學者(特別是年輕學者)將很好地運用這個方法,取得真正有成效的研究成果。
本書的撰寫和出版,應該感謝很多學者和朋友的支持和幫助,沒有他們的熱心支持和幫助,僅靠筆者一己之力,本書肯定難以完成,至少難以在現在這個時候,以現在這個面目呈現在各位讀者面前。首先,筆者要感謝我國行政法學界前輩龔祥瑞先生、王名揚先生和國外行政法學界的前輩威廉·韋德(William Wade)先生和丹·芬諾·漢德森(Dan Fenno Henderson)先生,以及與筆者同輩的裴文睿(R.P.Peerenboom)教授和保羅·克拉格(Paul Crag)教授。龔先生是筆者的大學本科老師,是他將筆者引入了行政法和行政訴訟法的研究領域,他的《比較憲法與行政法》是筆者教學和研究常用的指導和參考書,這本經典著作為本書的撰寫提供了很好的樣板;王先生是我國研究外國行政法和比較行政法*深入*有成效的老一輩學者,他的《法國行政法》、《英國行政法》和《美國行政法》是我國在外國行政法研究領域*有影響的、難有其他學者能企及和超越的巨著,筆者在撰寫本書時,自然是將之作為*重要的參考書目;韋德先生是筆者20世紀90年代在劍橋大學訪學時指導過筆者研究的英國行政法學泰斗,他曾將他的名著《行政法》(第6版)親筆簽名送給筆者;漢德森先生是筆者20世紀80年代在華盛頓大學訪學時指導過筆者研究的美國著名法學教授,他曾經將他的朋友美國聯邦*高法院大法官史蒂芬·布雷耶(Stephen Breyer)的著作《規制及其改革》轉送給筆者;裴文睿教授是筆者20世紀末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訪學時指導過筆者研究的美國行政法學者,當時他把自己出版的著作和發表的論文均送給筆者;克拉格教授是牛津大學的行政法教授,他多次來中國講學,我們多次見面,他也曾把自己的專著《行政法》(第6版)簽名送給筆者。韋德、布雷耶和克拉格的著作是筆者這次撰寫《比較行政法》時使用的重要英美法系國家行政法參考文獻。其次,筆者要感謝我國行政法學界在譯介外國行政法著作方面作出了杰出貢獻的高家偉教授和楊建順教授。高教授翻譯了德國著名行政法學者哈特穆特·毛雷爾(Hartmat Maurer)、漢斯·沃爾夫(Hans Wolff)、奧托·巴霍夫(Otto Bachof)、羅爾夫·施托貝爾(Rolf Stober)等人的行政法著作;楊教授翻譯了日本著名行政法學者南博方、鹽野宏等人的行政法著作。他們每出版一本譯著,都**時間寄送筆者學習。筆者這次撰寫本書,使用了他們所贈譯著的大量資料。雖然龔祥瑞先生和王名揚先生的書是經典著作,但因為這些書都是20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出版的,有些資料已較為陳舊、過時,故筆者使用后輩學者譯著的內容可能比參考老一輩學者的著述更多些。當然,筆者撰寫本書所引用譯著的作者遠不止高家偉教授、楊建順教授兩位,其他后輩譯者還有陳端洪、劉飛、沈巋、畢洪海、王貴松、駱梅英、楊偉東、李洪雷、宋華琳、金自寧、趙宏、周華蘭、王瑞雪、吳微、伏創宇、劉國乾、趙峰、李國興、周漢華、王敬波等,他們同樣在其譯著出版后給筆者送書(周漢華、王敬波送筆者的書雖然不是譯著而是他們主編的編譯作品,但對筆者本書的寫作同樣很有參考價值),王貴松教授得知筆者在撰寫本書,甚至在他的譯著尚未出版時就將他的*新譯稿發送給筆者,供筆者參考。再次,筆者要感謝曾經聽過筆者“比較行政法”課程授課和參加過本課程課堂討論的北京大學憲法與行政法專業的歷屆博士生、碩士生們,他們在每次課堂討論中的發言(特別是筆者指定的對各相應專題進行重點準備的同學們的發言),在很大程度上補充和豐富了筆者當時的講義,對本書無疑作出了重要貢獻。復次,筆者還要感謝法律出版社的朱峰女士(法律出版社辭書·融出版編輯部主任)和李天一、苗婕女士,她們分別擔任本書和筆者其他公法系列著作的責任編輯。她們極端認真和精心細致的審校編輯工作使筆者的這些著作增色不少。*后,筆者還要感謝我的夫人陳曉燕女士,她同樣為本書作出了一定貢獻,如幫助筆者查找資料、校對注釋、編寫參考書目,等等。
本書和筆者公法著作系列已出版和即將出版的各卷是在新冠疫情在我國和全球肆虐(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數據,截至北京時間2022年7月5日23時52分,全球累計新冠確診病例547,901,157例,累計死亡病例6,339,899例)的艱難日子里完成的。看來,各國如何運用行政法防控疫情,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既通過行政法規范制約政府及其他公權力主體,防止其不作為、失職瀆職,不積極采取有效防控措施,任憑疫情肆虐,損害公民的生命和健康,又通過行政法規范制約政府及其他公權力主體亂作為,防止其濫用公權力,違法和過度采取防控措施且層層加碼,嚴重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權利和自由,阻礙經濟與疫情防控的協調發展),已經成為比較行政法的一個新的重大課題。本書探討的主要是常態社會條件下各國的行政法制度,這些制度雖然大多也適用于疫情蔓延條件下和其他非常態社會條件下對公權力行為的規范和公共治理,但這些制度對于疫情蔓延條件下和其他非常態社會條件下規范公權力行為和公共治理是遠遠不夠的。因此,本書雖然即將付梓,但對各國行政法比較研究的任務還遠沒有完成。如果此次疫情過去后或告一段落,本人身體條件尚允許繼續做研究的話,筆者將推出本書新版,增設專章研究各國防控新冠疫情的經驗,探討非常態社會條件下的行政法治及其對公權力運作的規范和制約的規律。當然,筆者更希望年輕一代的學者加強對這一重要課題的研究,能在不久的將來寫出一本或一個系列的有關“非常態行政法比較研究”的專著,作為對本書缺陷的補充。
姜明安
于北京海淀區八里莊公寓
2022年7月25日
比較行政法 目錄
**節 比較行政法研究的主要目標和任務
第二節 本書研究的主要課題
第三節 本書研究的方法與路徑
第二章 行政法的性質、功能與作用
**節 各國學者關于不同模式行政法性質與功能、作用的表述
第二節 不同模式行政法的性質在實定法上的體現
第三節 不同模式行政法性質、功能與作用的理論基礎
第三章 行政法的基本原則
**節 各國學者關于行政法基本原則的界定和論述
第二節 英美法系國家行政法的主要和常用基本原則
第三節 大陸法系國家行政法的主要和常用基本原則
第四章 行政立法
**節 行政立法的概念與范圍
第二節 行政立法的程序
第三節 行政立法的效力與監督
第五章 行政行為
**節 行政行為的概念與范圍
第二節 行政行為的種類與形式
第三節 行政行為的效力
第六章 行政規制
**節 行政規制的概念與理論根據
第二節 行政規制的形式與手段
第三節 行政規制改革及其原因
第四節 行政規制立法及其調整范圍
第七章 行政裁判
**節 行政裁判的概念與制度起源
第二節 行政裁判的運行機制
第三節 行政裁判的程序
第八章 行政合同
**節 行政合同的概念與種類
第二節 行政合同的締結
第三節 行政合同的履行與爭議解決機制
第九章 行政指導
**節 行政指導的概念、意義與功能作用
第二節 行政指導的種類
第三節 行政指導行為的法律規范與法律救濟
第十章 行政裁量
**節 行政裁量的概念與理論基礎
第二節 行政裁量權濫用的主要情形
第三節 規范和控制行政裁量權的主要途徑與方式
第十一章 議會監察專員
**節 議會監察專員制度的產生與發展
第二節 瑞典的議會監察專員制度
第三節 英國的議會監察專員制度
第十二章 行政程序
**節 關于程序正義和正當法律程序的理論
第二節 各國家和地區行政程序的主要制度
第三節 歐盟、日本、美國行政程序法在21世紀的發展
第十三章 政府信息公開
**節 關于政府信息公開的理論
第二節 政府信息公開制度的歷史發展
第三節 政府信息公開的范圍和例外
第四節 政府信息公開的救濟和保障
第十四章 行政復議
**節 德國的行政復議制度
第二節 日本的行政復議制度
第三節 韓國的行政復議制度
第十五章 行政訴訟
**節 法國行政訴訟制度
第二節 德國行政訴訟制度
第三節 美國司法審查制度
第四節 日本的行政案件訴訟制度
參考文獻
比較行政法 作者簡介
姜明安,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北京大學憲法與行政法研究中心名譽主任、湖南大學法學院名譽院長、中國法學會行政法學研究會副會長和廉政法制研究會副會長。
主要研究領域為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已出版的個人作品主要有:《宏觀公法學導論》、《行政法》(第1-5版)、《行政訴訟法》(第1-4版)、《法治思維與新行政法》、《新時代中國特色法治論》《監察工作理論與實務》《法治的求索與吶喊》(三卷本)等;主編教育部核心課程教材《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第1-7版)、司法部法律碩士專業教材《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第1-2版)、新世紀法學創新教材大系《行政法》;主編《法治國家》《行政程序研究》《行政執法研究》《法規審查與法規評價研究》《論法治反腐》《行政程序法典化研究》《外國行政法教程》《行政許可法條文精釋與案例解析》《行政案例精析》《行政訴訟案例評析》《黨員干部法治教程》《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教學案例》《中國行政法治發展進程調查報告》《行政訴訟與行政執法的法律適用》等;組織編寫《中國法學三十年》、《中國公法三十年》(四卷本)和部門行政法教材(共10種)。
- >
推拿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朝聞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史學評論
- >
煙與鏡
- >
月亮與六便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