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鋼鐵蝴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2518053
- 條形碼:9787522518053 ; 978-7-5225-1805-3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鋼鐵蝴蝶 本書特色
臺灣當代文學史的傳奇人物 林燿德在短短十年內撰寫三十多本作品,編著四十余種選集,奪得三十余項文學獎,在詩、散文、小說、評論等領域均有不凡造詣。他試圖擺脫各種僵化思維、形式的包袱,高舉 “新世代、世代交替” 的旗幟,竭力消弭通俗文學和嚴肅文學的界限,追求科幻、武俠等亞文化要素在文學上的實驗。說林燿德留下的文學軌跡對華語文學的未來發展具有啟示性的意義,應不為過。 林燿德散文的集大成罕品 散文是林燿德*鐘情的文類,他在類型廣泛、產量三十多本的文學生涯中,只慎重出過三本散文集,《鋼鐵蝴蝶》便是第三本。既重編**本《一座城市的身世》于其中,又增收二十多篇與獲獎作品《舞》;收錄作品跨度十二年,從一九八二年林燿德以都市散文拿下**個文學獎,到一九九四年心境轉為開豁,完整呈現其創作軌跡。 迷宮式的都市與博物學式的書寫 在《鋼鐵蝴蝶》中,自動販賣機化身 “碑石”,只會換句話說的公眾人物被視作自食其糞的 “鐘表蟲”,群眾中的多數與少數如同 “太陽與復仇女神涅墨西斯”,歷史、生物、神話,林燿德橫跨多重想象,讓都市成為真幻交織、無限增殖的迷宮。 銀卡逆向上亮光,炫冷封面 “銀色血液” 臺灣設計師張巚操刀,以特種紙 “膜銀卡” 將蝴蝶翅膀的氣管、血管轉為銀色,周圍肌理加入現代、冷冽的色彩,用工藝 “逆向上光、超亮膜” 強化。象征人類的血液在都市進步中漸漸被科技取代,*終與文明一同失去溫度。 獲獎記錄 篇章《舞》獲一九九三年梁實秋文學獎散文類佳作。
鋼鐵蝴蝶 內容簡介
自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林燿德便致力挖掘都市的生活形態與其中的人文辯證。他視都市為一個主題,而非背景;是一種精神,而非地點。費時十多年,將日常切面轉換成一連串的都市速寫,集結為《鋼鐵蝴蝶》。 來到二十一世紀,這部作品仍顯得敏銳超前。題材延伸至科學、生物;文類跨越,融入詩、小說;壓制抒情,只顯精煉冷冽。各種顛覆,讓本書不僅是面向都市的全方位探索,也是一次臺灣傳統散文的瓦解與新生。
鋼鐵蝴蝶 目錄
鋼鐵蝴蝶 相關資料
操控場域的流動與深入性是近代華文作家的風潮之一,但要在文字跟思想的獨特性都 具如此冷灰氣味的現代作家,我想非林燿德莫屬。單句物件的擬人化、豐沛的文學閱讀經驗、專業術語的跳躍嵌入,在在都于這位情感隱蔽的都市人的冷僻語句上,提供了一種新穎、時尚的文字熱潮,更遑論其背后的澎湃與思考性,當然是反擊了文字操弄的虛浮和飽滿了文章體氣的厚實度。 ——林裕盛(接案設計師) 林燿德散文的素材,在人生哲學、生活點滴之外,已延伸到社會、自然學科的領域。最重要的是,他是自覺的,要以文學的語言來處理知性的素材,把許多概念及名詞與文學本身做有機的整合。林燿德突破五四以來,自第一代至第四代創作者舊有的道路。 ——鄭明娳(東吳大學中文系教授) 在林燿德的都市散文中,充滿了詩意又能帶給人思考的奇詭意象。很多人認為詩意一定是田園的、描寫的、優美的或抒情的,事實上,這都是誤解。詩意是一種發現、一種昇華,它更強調智性,而且很多時候可以取消抒情。林燿德正是發現了這種藝術秘密,才會在散文變革的路上比同時代人走得更遠。 ——袁勇麟(福建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
鋼鐵蝴蝶 作者簡介
林燿德,一九六二年生于臺北市城中區。臺灣師大附中、輔仁大學法律系畢業。一九七七年開始文學創作,出版作品包括但不限于詩集《銀碗盛雪》《你不了解我的哀愁是怎樣一回事》《一九九〇》、散文集《一座城市的身世》《迷宮零件》《鋼鐵蝴蝶》、小說《一九四七·高砂百合》《大日如來》《時間龍》、評論集《世紀末現代詩論集》《敏感地帶——探索小說的意識真象》等三十余種,編著選集四十余種,獲聯合報文學獎、時報文學獎、梁實秋文學獎等三十余項文學獎。 曾大力引介后現代主義、標舉“新世代”論述、宣揚“都市文學”,被譽為“帶著光速飛竄的神童”“后現代和都市文學的旗手”。于一九九六年一月八日辭世,享年三十四歲。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唐代進士錄
- >
回憶愛瑪儂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姑媽的寶刀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