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生生美學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2968503
- 條形碼:9787532968503 ; 978-7-5329-6850-3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生生美學 本書特色
生生美學是生態美學與中國傳統文化有機結合的成果,應該走進生態美學話語的建設之中,與歐陸之生態美學、英美之環境美學并肩而立。 “生生”意為“生命的創生”。“生生美學”是中華民族自己的美學形態,是一種生命創生之美,具有無窮的生命力。
生生美學 內容簡介
本書根據對中國文化傳統的研究,對“生生美學”的提出與內涵進行發掘與闡釋,立足于生生美學視野提煉并闡述中國傳統美學范疇的生生美學意蘊。同時,結合音樂、詩歌、書法、國畫、戲劇、園林等中國傳統藝術門類,對生生美學精神的藝術呈現進行梳理和概括。全書共9章,力圖在學界流行的歐陸之生態美學、英美之環境美學之外,構建具有中國形態與中國元素的中國自己的生態美學。
生生美學 目錄
**章
生生美學概說 005
一、中國傳統美學的精髓:生生美學 007
(一)“生生美學”的提出 007
(二)“生生美學”之內涵 012
二、生生美學的文化成因 017
(一)“天人合一”的文化傳統 017
(二)“陰陽相生”的生命律動 021
(三)“太極圖式”的文化模式 026
(四)“線性藝術”的藝術特征 029
第二章
中國古代音樂:樂以中和
——生生美學的源頭 033
一、中國古代音樂思想的歷史文化背景:“禮樂教化”與“歷律合一” 035
002 生生美學
二、中國古代音樂“生生美學”思想的具體體現 039
三、中國古代音樂“生生美學”的價值意義與內在矛盾 050
四、琴品:清微淡遠、中和自然的審美崇尚 058
(一)古琴藝術疏淡平靜,符合中和有度的乾坤易簡之道 063
(二)古琴藝術悠遠希夷,符合周行不殆的自然之道 065
(三)古琴藝術心通造化,符合境入太和的審美超越之道 067
第三章
《詩經》的美學解讀:風以動之,教以化之
——先民的生命之歌 073
一、“天人合一”之“情志” 075
二、從“詩體”到“詩意”的生態存在論審美意味 080
(一)包含生態人文內涵的“風體詩” 080
(二)反映初民本真愛情的“桑間濮上”詩 087
(三)建立在古典生態平等之上的“比興”藝術表現手法 089
(四)對于“生于斯,養于斯”之家園之懷念的“懷歸”詩 091
(五)反映先民營造宜居環境的“筑室”之詩 094
(六)反映古代農業生產規律的“農事”之詩 095
(七)敬畏上天的“天保”之詩 097
(八)秉天立國之“史詩” 098
(九)表現古代巫樂詩舞相統一的“樂詩” 100
三、《詩經》作為“源始”的生態美學意蘊 102
003
第四章
唐詩的意境之美:盛唐氣象,生命頓悟
——生生美學之典型呈現 105
一、“意境論詩學”的出現標志著“生生論詩學”走向成熟 108
二、“盛唐氣象”是“生生論詩學”的集中呈現 113
三、飄逸與沉郁——唐代“生生論詩學”藝術表現的兩種基本形態 118
四、沖淡與勁健——“生生論詩學”的補充形態 127
五、“悲慨”——唐代“生生論詩學”*后的余韻 130
第五章
宋詞的微情之美:詞之為體,要眇宜修;興于微言,幽約怨悱 135
一、“要眇宜修”之美的歷程 137
二、“要眇宜修”之美的誕生 143
三、“要眇宜修”之美的闡釋 147
四、“要眇宜修”之美的藝術呈現 153
第六章
書法的生命之舞:中國特有的生命抽象藝術 161
一、書法的生命藝術本質 163
二、“筆勢”的生命之美 167
三、“筋血骨肉”的古典形態身體美學 172
目 錄
004 生生美學
四、“波勢”的形態之美 175
五、“神彩為上”的神韻之美 178
第七章
國畫的生態審美意蘊:氣韻生動,意在景外 187
一、中國特有的“自然生態藝術” 189
二、國畫特有的“多點透視法” 191
三、“氣韻生動”美學原則的生態審美意蘊 193
四、“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的創作原則與“天人合一”思想 196
五、“可行可望可游可居”藝術目標中人與自然和諧的精神 197
六、“意在筆先,寄興于景”:呈現人與自然的友好關系 198
第八章
戲曲的庶民之美:古中國大眾的生命之歌 203
一、美學追求:“樂”的生命情感抒發 206
二、戲曲表演:虛擬性的表演與觀眾的生命介入 213
三、戲劇結構:線性的生命情感的自然流露 217
四、演員表演:特有的“評述性”態度 220
五、戲曲收場:“中和”審美與大團圓結局 223
第九章
園林的宜居之美:雖由人作,宛自天開;巧于因借,精在體宜 229
一、暢神寫意,天人合一——造園之文化根源 231
二、境仿瀛壺,意境創造——造園之藝術目標 234
三、巧于因借,以動觀靜——造園之自然觀 237
四、精在體宜,宜居有方——造園之宜居觀 243
五、虛實蜿蜒,充滿生意——造園之生命藝術觀 246
六、山水寫意園林的當代價值 251
結 語 255
生生美學 作者簡介
曾繁仁,安徽涇縣人。著名美學家,當代中國生態美學的奠基人之一,山東大學終身教授。現任jiao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山東大學文藝美學研究中心”名譽主任,國家重點學科山東大學文藝學學科學術帶頭人,jiao育部“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西方文學理論》項目shou席專家。兼任jiao育部社科委委員及語言文學、新聞傳播學和藝術學學部召集人、山東省比較文學學會會長等職。曾任國家社科項目中文學科組成員、jiao育部藝jiao委常委、中華美學學會副會長、中國中外文論學會副會長。曾獲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指導教師獎、山東省第五次社會科學突出貢獻獎,以及jiao育部和山東省社科優秀成果獎多項。
- >
回憶愛瑪儂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朝聞道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自卑與超越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