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華文文學評論(第十輯)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9057942
- 條形碼:9787569057942 ; 978-7-5690-5794-2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華文文學評論(第十輯) 內容簡介
本書為中國文學研究與評論論文集,由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985工程文化遺產與文化互動創新基地組織編纂。書中共收錄論文三十五篇,作者包括國內知名文學研究者、高校教授,以及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研究生。所收論文的原則,堅持雙百方針,堅持馬列主義,旨在反映文學創作與研究的前沿成果。各篇論文中,有的從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民間傳說出發,研究古代敘事文本在文學作品中的傳承和演變;有的圍繞中國新詩的發展與流變,對新的文學現象、動態進行評論和研究。書稿寫作質量較高,具有較好的社會效益。
華文文學評論(第十輯) 目錄
華文新世代研究
絕后尋蹤:朱嘉漢《里面的里面》與當代臺灣革命歷史書寫
在故鄉與文字的廢墟之上
——從鄧觀杰小說看華文年輕作家的自我定位
楚影詩歌的古典元素
彭邦楨詩歌研究
主持人語
《載著歌的船》中的生命意識及其形態
論彭邦楨早期組詩的藝術特征及其得失
《花叫》中的時間與空間建構
海外華文文學研究
“非虛構”視野中的白求恩
——論李彥《不遠萬里》兼及海外華文寫作的非虛構傾向
哲理的深致與意象的變異
——鄭南川小詩的美學特質
東南亞潮人文學中潮汕地理空間的變異式書寫
臺港文學研究
香港《文學評論》與香港文學史的編撰研究
臺灣報導文學的麻風病敘事研究
——以樂生療養院為中心
重構“精神鄉土”與超克本土意識
——試論陳映真小說中的南部意識
論20世紀二三十年代臺灣無政府主義對克魯泡特金的接受
林語堂與閩南文化
文學來自社會
——論黃春明小說的現實主義敘事
文情并茂,理趣相生
——論余光中文藝批評觀及其創作實踐
回歸與回眸
——論流沙河與洛夫對“傳統”的異質選擇
落霞與白鯨:趙天儀海洋故事詩探析
白先勇小說研究
聽覺的延宕
——再讀白先勇《臺北人》《紐約客》
活在“現在”的普通人
——《一把青》朱青形象的情感解析與價值
藝術觀察
從身份焦慮到主體重建
——以《喜福會》《摘金奇緣》《瞬息全宇宙》為例看好萊塢華裔故事的變化
性別·語言·家庭
——陳哲藝電影《熱帶雨》解讀
鐘肇政《魯冰花》小說與改編電影版本比較
論張愛玲《封鎖》的電影感
文史稽考
六十載文壇流火,四十年海外漂泊
——流散作家李望如(列躬射)
展開全部
華文文學評論(第十輯) 作者簡介
曹順慶,男,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文藝理論,比較文學研究。張放,男,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文藝理論研究,詩歌與散文的研究及創作。
書友推薦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我與地壇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