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上海花園動植物指南
-
>
世界鳥類百科圖鑒:亞洲鳥類/歐洲鳥類/非洲鳥類/澳洲鳥類(全五冊)
-
>
科壇趣話:科學、科學家與科學家精神
-
>
愛因斯坦在路上:科學偶像的旅行日記
-
>
不可思議的科學史
-
>
動物生活史
-
>
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全新修訂版)
征血:推動人類遺傳學的血液輸送史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9667755
- 條形碼:9787559667755 ; 978-7-5596-6775-5
- 裝幀:精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征血:推動人類遺傳學的血液輸送史 本書特色
1. 獲《伊西斯》《柳葉刀-血液學》《選擇》等國際權威期刊、雜志推薦,榮獲2022年美國科學史學會頒發的蘇珊娜·J. 萊文森獎。該獎項表彰自然史、生命科學史領域的杰出出版物。作者為遺傳學學者和科學記者、大學講師,以敏銳、廣闊的目光書寫20世紀發生在英國的圍繞輸血與人類遺傳學的滾滾往事。
2. 激蕩年代下振奮人心的科學史,展現豐富廣闊的社會景觀。20年代中葉,以兩次世界大戰為契機,英國科學界的血液學研究突飛猛進,也揭開了研究一個國家、一個種族和世界人口遺傳信息的序幕。在全社會的共同努力下,數十萬份血液信息被登記在冊,隨時等候征調;血液學與新興的¬¬¬人類遺傳學建立起成熟的學科架構,帶動國際交流與合作;傳媒業的興起以及國際機構的建立讓知識從學術界進入廣闊的大眾視野,向世界傳遞平等、包容與科學。
3. 全書引用一手資料,反映鮮少提及的卓越科學工作者,記錄他們曾這樣為全社會奮斗。作者為資深科學記者,通過查閱書信、檔案、臺本以及對當事人采訪,還原費希爾、穆蘭特等英國專家為科學進步奔走、爭取的場景。在沒有計算機、算法和快遞的時代,他們是那樣收集、統計并快速¬¬¬協調材料與資源,保障民眾生命的;借助遙遠的人際往來,他們是那樣收集到世界各地血液樣本的。
4. 一個科學領域的進步引發全社會眾多領域的變革。輸血技術的進步、血液學的研究突破,讓輸血從危險的外科手術變為常規即可檢測又能高效挽救生命的必需:血型用于司法鑒定中解決了眾多案件;報紙、電影等媒介一度將稀有血型作為熱點議題;BBC推出專題談話節目、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制作科普手冊;在大規模采血基礎上建立并迭代的完善建檔制度;封存的數萬血樣時至今日依然有無限的再利用潛力。
5. 你未曾見過的世人矚目:當人類血液成為社會熱點。大批騎著自行車前往獻血點的民眾、為尋找匹配血型刊發的報紙頭條、引發跨洋爭論的“熊貓血”Rh血型的遺傳機制與表述方法……當戰爭讓血液輸送突破了時間與空間的局限,“神秘、危險又生死攸關”的血液一度成為全社會亟待探索、突破的熱點領域。
6. 海量血液推開人類遺傳學的大門:來自群體、改變群體。全民征血正式開啟人類遺傳學的序章,不同地域民眾血液中攜帶的信息差異讓歐洲學界認知到群體身份的不同,它引發了一些人對種族、優生學的關注,也讓一些人拿起科學的武器為種族平等奔走。我們的祖輩來自哪兒?我們的族群如何融合?大肆宣揚的種族優劣論是否有科學支持……血液攜帶的遺傳啟示引發持久深刻的探討。
征血:推動人類遺傳學的血液輸送史 內容簡介
1939年7月,歐洲陷入戰火。英國建立起一個龐大的行政機構支援戰時用血,血液以靠前的速度與體量流通在城市、民族與國家之間。采血、化驗、運輸和文件登記,龐大的數據讓一些研究機構注意到血液中攜帶著眾多亟待認知的遺傳信息。短短幾十年間,人類遺傳學在遍布全球的血液研究影響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革新,逐漸成為認知人類身份與健康的重要學科領域,血液揭示出的科學的人類世代與種族關系也逐漸走進大眾視野。 本書聚焦20世紀中葉的英國,梳理血液輸送推動下的人類遺傳學發展史。從危險的外科手術轉變為常規化驗,對血型的認識使個體間的血液輸送與用血安全成為可能;龐大的采血數據揭示人類遺傳共性,為破除偏見、國際團結奠定了科學基礎。回看一眾功勛科學家的突破之余,本書也整理收錄文員、媒體、獻受血者、國際機構等多元視角,向讀者全面、生動地重現由科學界主導構建理性、包容、完善社會的時代。
征血:推動人類遺傳學的血液輸送史 目錄
第四章 Rh 血型引發的不休爭議 第五章 戰后的血型鑒定(上):血型研究小組 第六章 受到矚目的珍貴身體和稀有血液
第七章 戰后的血型鑒定(下):亞瑟·穆蘭特的國內與國際網絡 第八章 整理全球血型數據與繪制全球血型分布圖 第九章 20 世紀50 年代:血型與種族科學的大眾普及
第十章 輸血與遺傳學相互脫鉤:新興人類生物學中的血液 結 論 血液與展望 鳴 謝 詞匯表 資料來源 注 釋 參考文獻
征血:推動人類遺傳學的血液輸送史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珍妮·班厄姆(Jenny Bangham),倫敦瑪麗女王大學歷史學院的惠康信托大學獎講師,是期刊《自然綜述-遺傳學》《自然綜述-癌癥》和《發展》的編輯,其文章曾發表于《人文科學史》和《英國科學史雜志》上,著有《現代科學中的隱形勞動》。
譯者簡介
依然,美國哈弗福德學院歷史系,曾為倫敦發展促進署(隸屬倫敦市長辦公室)、北京電視臺等機構擔當文字翻譯。持有全國翻譯專業資格(水平)考試二級筆譯(英語)證書。
審校簡介
劉翰卿,畢業于倫敦大學國王學院公共衛生專業,就職于倫敦衛生與熱帶醫學院,致力于研究臨床診療數據中體現的社會經濟差異,以及醫療衛生資源調配。希望在公共衛生的科學技術史中尋找到新的靈感。
- >
我與地壇
- >
隨園食單
- >
煙與鏡
- >
莉莉和章魚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經典常談
- >
推拿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