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法律的悖論(簽章版)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
>
私人財富保護、傳承與工具
-
>
再審洞穴奇案
-
>
法醫追兇:破譯犯罪現場的156個冷知識
-
>
法醫追兇:偵破罪案的214個冷知識
被害人自陷風險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2715650
- 條形碼:9787522715650 ; 978-7-5227-1565-0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被害人自陷風險研究 內容簡介
刑法理論中的被害人自陷風險(或稱被害人危險接受等),是指明知存在危險,被害人仍然允許或者參與行為人實施的危險行為而導致法益侵害結果發生。在被害人自陷風險案件中,被害人同意行為人實施危險行為,卻并未明確放棄法益,應當如何評價行為人的行為仍未達成共識。本書立足于我國立法和司法現實,構建具有本土特色的被害人自我答責理論,為被害人自陷風險案件的處理提供參考。
被害人自陷風險研究 目錄
緒論
一 被害人自陷風險研究的重要性
二 被害人自陷風險研究現狀概覽
三 研究方法、基本結構和創新點
**章 我國司法實務中的被害人自陷風險
**節 被害人過錯理論與被害人自陷風險
一 案例介紹
二 被害人自陷風險與責任分擔
三 被害人自陷風險與可譴責性降低
第二節 因果關系理論與被害人自陷風險
一 案例介紹
二 被害人自陷風險相關的因果關系理論
三 規范的因果關系理論面臨的疑問
第三節 被害人自陷風險的獨立意義
第二章 被害人自陷風險法理基礎的核心要素:被害人自我決定
**節 共犯理論與被害人自我決定
一 共犯理論:自然論標準必然走向規范論標準
二 以共犯理論為基礎的被害人自我答責理論
三 被害人自我決定:共犯理論的必然歸結
第二節 社會相當性理論與被害人自我決定
一 社會相當性理論的論證
二 社會相當性理論面臨的疑問
三 被害人自我決定:社會相當性理論的必然歸結
第三節 團結義務理論與被害人自我決定
一 團結義務理論的論證
二 團結義務理論面臨的疑問
三 被害人自我決定:團結義務理論的必然歸結
第四節 小結
第三章 被害人自我答責理論之一:內在自由論
**節 內在自由論之一:意志自由論
一 意志自由論的展開
二 意志自由論面臨的疑問
第二節 內在自由論之二:超理性個人論
一 超理性個人論的展開
二 超理性個人論面臨的疑問
第三節 小結
一 內在自由論的共通點
二 內在自由論的誤區:從自由到限制自由的
奇怪逆轉
第四章 被害人自我答責理論之二:外在自由論
**節 外在自由論的基礎:自我決定權
第二節 自我決定權的合理性根據
一 微觀層面
二 宏觀層面
第三節 自我決定權的合憲性根據
第四節 風險承擔理論
一 風險承擔理論的一般論證
二 行為危險性否定說的論證
第五節 風險承擔理論帶來的問題:割裂外在自由論
一 被害人同意理論被架空
二 對自我決定的限制不均衡
三 造成體系崩潰
第五章 統合外在自由論的兩種觀點:準同意說和行為說
**節 被害人同意的心理內容
一 意欲說、認識說和容忍說
二 準同意說的展開
三 準同意說存在的問題
第二節 被害人同意的對象
一 結果說的主張
二 行為說的主張
三 行為說面臨的批評
第六章 行為說的證立和展開
**節 結果說面臨的疑問
一 被害人自我決定與心理內容
二 同意與故意的平行評價
三 被害人同意與結果不法
第二節 行為說的基礎
一 法的保護放棄說
二 禁止矛盾原則
三 行為說與一元行為無價值論并無必然聯系
第三節 行為說的適用
一 涉及公共法益場合的被害人自陷風險
二 對結果的同意和對危險的同意
三 對故意行為的同意和對過失行為的同意
四 自我危險和他者危險
第四節 被害人自陷風險的生效要件
一 意思方向
二 自我決定能力
三 行為人不具有優勢認知
第五節 本章小結
第七章 刑法家長主義:被害人自陷風險的有效性限制
**節 被害人自陷風險有效性限制概說
一 法益公有說(國家、社會法益說)
二 利益衡量說
三 (刑法)家長主義
第二節 自由*大化理論
第三節 理性家長主義理論
第四節 人格保全理論
第五節 軟家長主義理論
第六節 本書觀點:規則家長主義
一 現有理論存在的問題
二 規則家長主義的提出
三 規則家長主義在被害人自陷風險案件中的適用
第八章 救援者案:被害人自陷風險的例外情況嗎
**節 案例
一 中國中央電視臺電視文化中心火災案
二 救弟案
三 燃氣爆炸案
第二節 肯定歸責的觀點
一 類比緊急避險的觀點
二 劃分客觀歸責領域的觀點
三 規范的因果關系理論
四 以共犯理論為基礎的被害人自我答責理論
第三節 否定歸責的觀點
一 基于刑事政策的觀點
二 法秩序的自我答責理論
三 風險未能實現的觀點
第四節 本書立場
一 有救助義務的場合不具有特殊性
二 類比緊急避險并不妥當
三 創造動機的情形難以成為例外
四 類比“原因違法行為”難以成立
五 解決方案:從被害人自我答責原則回歸對
行為的同意
結論
參考文獻
索引
后記
展開全部
被害人自陷風險研究 作者簡介
蔡穎,北京大學法學博士,武漢大學法學院講師,主要講授刑法總論、刑法鑒定式案例分析、成案研究等課程。在《法學評論》《法制與社會發展》《法學》等CLSCI以及《刑事法評論》等CSSCI刊物中發表論文數篇,文章曾被《人大復印報刊資料》等轉載。主持國家社科基金優秀博士論文出版項目一項,博士后特別資助項目一項,參與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一項。
書友推薦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二體千字文
- >
經典常談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山海經
- >
巴金-再思錄
- >
月亮虎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