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區域國別學(第二期)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225724
- 條形碼:9787100225724 ; 978-7-100-22572-4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區域國別學(第二期) 本書特色
本輯選文,在配合欄目設置的基礎上,極具話題性與現實參照意義,所選研究主題和區域,正與當下的熱點緊密結合,充分體現了本刊的前沿性和學術研究價值。同時,各篇文章論證詳實,文字相對規范。在編輯加工過程中,參照編輯已經制訂的《聯合編輯部體例規范》對書稿體例進行了規范統一,詳情請見發稿文件,茲不贅述。同時,對本輯“專題”欄目重點進行了敏感性審讀。“專題”內的三篇文章集中討論了先發國家在全球化“南北關系”中享有的不平等優勢,并對其歷史成因作了深入探究,也指出了廣大發展中國家在這種不平衡中所面對的深刻困境。這種對“南北關系”的理解,恰切地體現了第三世界國家當下面臨的困境,也是當下對冷戰后新全球關系的重新理解。
區域國別學(第二期) 內容簡介
《區域國別學》(Area Studies)是由清華大學國際與地區研究院主辦、商務印書館出版的綜合性學術研究集刊,每年出版兩卷。本刊服務于國家區域國別學一級學科建設,旨在為區域國別研究學者提供一個高水平的學術交流平臺,探討區域國別學的研究對象、研究主題、研究理論以及研究方法,同時以議題為導向增進區域國別研究的新知。《區域國別學》常設“專題”“歷史與地理”“田野調查”和“評論與爭鳴”四個欄目。“專題”欄目深度挖掘區域國別研究中的共享議題,圍繞特定議題發表跨國別、跨學科的原創性研究論文。“歷史與地理”欄目重點關注區域國別研究中的時間與空間要素,兼具歷史縱深與地理廣延。“田野調查”欄目聚焦區域國別研究中的經驗要素,涉及田野調查之方法、理論、反思、實踐四個緯度。“評論與爭鳴”欄目則為區域國別學者提供一個論辯的平臺,學者可就特定學術觀點、方法或理論展開討論和批評,文章包括但不限于評論、書評等形式。
區域國別學(第二期) 目錄
區域國別學(第二期) 作者簡介
姜景奎,清華大學國際與地區研究院和外國語言文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先后獲得北京大學學士、碩士、博士學位。兼任教y部高校外指委副主任委員、非通用語分指委主任委員,印度國家文學院阿南德•古馬爾斯瓦米院士(Anand Coomaraswamy Fellow),中國南亞學會副會長、南亞語種學會會長,《南亞東南亞研究》“姜景奎專欄”主持人、《南亞學》主編、《區域國別學》主編等。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唐代進士錄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