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浮現(瑪格麗特·阿特伍德作品系列)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2791330
- 條形碼:9787532791330 ; 978-7-5327-9133-0
- 裝幀:精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浮現(瑪格麗特·阿特伍德作品系列) 本書特色
本書是阿特伍德早年的代表作,也是讓她在加拿大文壇開始受到矚目的作品,在其創作生涯中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小說以女性“我”的視角,在尋找失蹤的父親的過程中,逐漸意識到由男性主導的社會和話語體系施加在年輕女性身上的禁錮,并試圖在荒野中重建自我的個體認知。
浮現(瑪格麗特·阿特伍德作品系列)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浮現》是阿特伍德的早期代表作,講述“我”與戀人和兩個朋友一起返回魁北克北部的遙遠小島,去查訪父親神秘失蹤的真相。在通往荒野的旅途中,往昔的記憶不斷浮現,讓“我”逐漸意識到現代生活和男性主導的社會施加給女性的種種壓力,讓“我”變成了一個被客體化的、不自然的人。荒野呈現出的強烈的生命力,以及隨之而來的體悟,讓“我”意識到女性在家庭義務、兩性關系、就業環境、個體表達等方面遭遇的重重阻礙。小說的語言風格細膩又不乏詩意,且充滿了意象的流變。在尋找消失的父親的表象之下,是女主人公對自我覺醒與個體價值的渴求,也反映了阿特伍德一直關注的別國文化對加拿大無所不在的影響的憂慮,以及她對女性乃至整個人類社會與現實的關懷。 "
浮現(瑪格麗特·阿特伍德作品系列) 目錄
部1
章3
第二章15
第三章27
第四章38
第五章49
第六章62
第七章75
第八章85
第二部97
第九章99
第十章109
第十一章121
第十二章132
第十三章144
第十四章153
第十五章166
第十六章176
第十七章185
第十八章196
第十九章206
第三部213
第二十章215
第二十一章219
第二十二章228
第二十三章235
第二十四章241
第二十五章246
第二十六章253
第二十七章257
譯后記260
浮現(瑪格麗特·阿特伍德作品系列) 相關資料
“《浮現》是20世紀重要的小說之一。”——《紐約時報》 “阿特伍德承擔起一個嚴肅而復雜的任務……她讓讀者看到,如果想要過上一種審慎的生活,就必須追求深層的真相。”——《紐約時報書評》 “阿特伍德是我們這個時代才華橫溢的作家之一,她自覺承擔起了深入審視生活的重任。”——《時尚》 “《浮現》是一部引人入勝的作品。”——《星期天時報》 “一部震撼且感人的作品。”——《Time Out》 【讀者評論】: 從《浮現》到《使女的故事》明顯地反映了這樣的矛盾:現代工業文明危害著女性,回歸自然的政治實踐則更深重、更直觀地迫害了女性;早在生態女權主義者之前,作為權能者的父權制就已經為對自然的秩序化表述打上了自己的烙印,“自然”作為空間,也早就被男性經驗所標記。這也是為什么生態女權主義被質疑走入本質論的陷阱:在父權制的實踐中,對女性個體的選擇的限制,完全可以是通過以自然為名義的話語得以實現的。女性面對著進退維谷的困境:進是走入以父權制為基礎的文明,退是走回已經被父權話語污染了的自然。文明和自然,作為價值的載體,都被籠罩在父權制的話語陰影之下。 阿特伍德對這一現實做了反抗的嘗試。在《浮現》中,她通過安排女性主人公獲得直接的、緊湊的神性體驗,實現了對女性的再賦權,否定了男性對神性自然的體驗與闡釋的壟斷,將感知與言說的權力交還給女性。這一權力轉換是對被文明污染的自然的回歸,不僅是回到那個被現代科技破壞的生態的自然,而且是回到那個被邏各斯中心主義所壟斷的古典哲學生成之前的自然,是將女性重新放回自然之中、和自然相同一,徹底地瓦解父權制,由此賦予女性“原初狀態”中的自我權能。
浮現(瑪格麗特·阿特伍德作品系列) 作者簡介
被譽為“加拿大文學女王”的瑪格麗特•阿特伍德是一位勤奮多產的作家,也是二十世紀加拿大文壇為數不多享有國際聲譽的詩人。現居多倫多。
自上世紀六十年代中期起,阿特伍德便以持久旺盛的創作力不給評論界任何淡忘她的機會。她獲得過除諾貝爾文學獎之外的大多數重量級國際文學獎,并被多倫多大學等十多所院校授予榮譽博士學位。她的作品已被譯成三十多種文字。2017年,阿特伍德獲卡夫卡獎和德國書業和平獎。2019年,阿特伍德憑借《證言》再度問鼎布克獎。
- >
巴金-再思錄
- >
唐代進士錄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月亮虎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山海經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