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跨文化視域下的昆曲文化身份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2715254
- 條形碼:9787522715254 ; 978-7-5227-1525-4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跨文化視域下的昆曲文化身份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立足跨文化的理論視野,以跨文化傳播的歷史語境中昆曲文化身份回歸為背景,從國家形象建構的角度重新解讀與定位昆曲的文化身份,探討昆曲文化身份的跨學科、跨文體特征與表現形態,從古典韻文學、雅樂文化、聲樂美學、戲曲文學、表演體系、活態遺產等方面歸納闡釋昆曲的多維美學內涵與文化特征,對學界舊有的昆曲觀念進行剖析與反思,對昆曲在建構國家文化形象中的象征意義作了較為系統、嚴密的論證。提出對昆曲文化身份的界定需要一種“大文化意識”“跨文體意識”與“大美學意識”。認為昆曲本質的文化身份,不只是一個狹義的“劇種”,而是憑藉雅文化的審美品質成為國家文化形象的象征與杰出代表。此書旨在為昆曲正名,還昆曲以應有的文化身份與美學地位,從而在全球化背景下建構昆曲符號體系所隱喻、象征的國家文化形象的地位。
跨文化視域下的昆曲文化身份研究 目錄
跨文化視域下的昆曲文化身份研究 作者簡介
安裴智,1966年生,山西平遙人。1991年畢業于山西大學中文系,文學碩士。現為深圳職業技術大學副教授,深圳市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兼任中國紅樓夢學會理事、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會員、中華美學學會會員、廣東省教育廳美育專家庫專家、深圳市宣傳文化事業發展專項資金項目評審專家、深圳市哲學社科規劃課題評審專家。主要研究領域為戲劇戲曲學、昆曲學、紅學,兼事文藝評論。主持完成廣東省哲學社科規劃項目、深圳市重點題材創作扶持項目等多項課題。出版專著《跨文化視域下的昆曲文化身份研究》,入選《深圳學派建設叢書》(第10 輯),論文集《守望與突進》《跨界審美與文化叩問》《多面折射的文化光影》等共5 部。在《戲曲研究》《紅樓夢學刊》《中華戲曲》《中國電視》《南方文壇》《深圳大學學報》等發表論文、評論90余篇。榮獲全國職業院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微課教學比賽三等獎,中國金鷹電視藝術節電視藝術論文評選理論類三等獎,中國新聞獎報紙副刊作品復評銀獎、銅獎,全國報紙副刊專欄年賽一等獎,廣東省高校美育優秀案例一等獎,山西省文聯文藝評論獎二等獎,山西省電視藝術論文評獎一等獎,第六屆深圳青年文學獎等40多項。
- >
史學評論
- >
莉莉和章魚
- >
自卑與超越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二體千字文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