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國藥膳良方
-
>
先思而后語
-
>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 科普版
-
>
痰濕一去百病消
-
>
當癌癥來敲門
-
>
男孩生長發育保健JD
-
>
貓和狗的生活哲學
輕松學歌賦 :百癥賦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9124760
- 條形碼:9787559124760 ; 978-7-5591-2476-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輕松學歌賦 :百癥賦 本書特色
《百癥賦》為中醫普及學堂曾培杰老師開講的“輕松學歌賦系列”之一。先究百癥病源,后攻穴道精微。此歌賦介紹近百種疾病辨證,治法精準,配穴至簡。出自《針灸聚英》,也是中醫歌賦名篇。經曾老師精彩的講解,可以讓讀者更輕松深入的理解人體經穴奧秘。本書不單講穴位知識,還涉及修學、用藥、養生、鍛煉等內壯身心的學問,可謂是妙趣橫生,言簡意賅。讀后令人拍案叫絕,中醫悟性大開。是難得的中醫類普及佳作,值得大家品閱收藏!
輕松學歌賦 :百癥賦 內容簡介
關于穴位的學問,乃中華醫藥的重要組成部分,憑身上一點一處可以緩解疾苦,它是人類的寶庫。自古以來,中華大地上的這種簡、驗、便、廉而又神秘的學問一直服務著代代炎黃子孫,并且逐漸走向世界。 推廣穴位,學習其功效,運用其原理,*好的方式是通過朗朗上口的歌賦。歌訣高度總結了穴位學問的精華,一經背會,終生受益。 《百癥賦》,乃針灸入門的重要一步,一旦背熟,臨證見癥施穴,得心應手。本賦共列舉近百癥(九十六癥),包括頭面五官癥、咽喉頸項癥、婦科病癥、兒科病癥、傷寒癥等,選穴多為特效穴,隨手見功,應針取效,一看即明,一學即懂,一用即靈。即便無任何中醫基礎,按照穴位功效,按摩、艾灸、推揉、敷貼,皆可生效,這是經過大量中醫針灸愛好者驗證過的,值得大家用心玩味,為人生健康長壽注入新的活力! 深圳有一房東,與客人吵架后發生耳閉,不聞聲,習《百癥賦》,用筆頭頂按聽會、翳風,居然三日即愈。所用歌訣:“耳聾氣閉,全憑聽會翳風。” 廣州有一機構員工,疫情休假期間目黃、口干苦,閑余玩味《百癥賦》。一句“目黃兮,陽綱膽俞”,他居然用撞背,打通膽俞后,口中干苦消失,目黃復清。 廣州有一小女孩,時常流鼻血,玩味《百癥賦》:“天府合谷,鼻中衄血宜 追。”結果只是按揉合谷,降胃腸之氣,而鼻血不再。 珠海有一男子,口渴且飲水不解,懷疑糖尿病,方四十歲,恐終生吃藥,速找中醫,細推《百癥賦》:“少商曲澤,血虛口渴同施。”人體血液少了,咽干口燥,宜戒熬夜,并在少商、曲澤敷貼風濕膏,隨即咽中生津,口中有潤,吞口水都更甜了。 疫情期間,有人喉嚨痛且難忍,細細玩味《百癥賦》:“喉痛兮,液門魚際去療。”一推揉液門、魚際,喉中腫痛感立即緩解,再服點醋水、蜜水,居然十愈七八。 有人疫后口不嘗香味,鼻不聞菜香,頗為苦惱,細推《百癥賦》:“通天去鼻內無聞之苦。”用手指頻頻拍打通天,拍到發紅發熱,頓時鼻塞重開,嗅覺恢復。 諸如此類,不勝枚舉…… 今吾輩得其歌賦精華之萬一,受祖輩先人大知余蔭,一睹穴道光明,稍加串講,以求中華穴位歌賦光芒長照我華,永耀世界人類,愿得此賦,合家平安,老少康樂,人人同登壽域,家家共獲富康!
輕松學歌賦 :百癥賦 目錄
第1講??開篇語 1
修身練己,而后才利他利眾。
心如工畫師,能造諸世間。
第2講??頭風 9
百癥腧穴,再三用心。
囟會連于玉枕,頭風療以金針。
第3講??頭痛、面腫虛浮、耳聾氣閉 13
懸顱頷厭之中,偏頭痛止。
強間豐隆之際,頭痛難禁。
原夫面腫虛浮,須仗水溝前頂。
耳聾氣閉,全憑聽會翳風。
第4講??面癢、耳鳴、目眩、目黃、攀睛、淚出 21
面上蟲行有驗,迎香可取。
耳中蟬躁有聲,聽會堪攻。
目眩兮支正飛揚,目黃兮陽綱膽俞。
攀睛攻少澤肝俞之所,淚出刺臨泣頭維之處。
第5講??目中漠漠、目覺慌慌、雀目肝氣、項強傷寒 29
目中漠漠,急尋攢竹三間。
目覺慌慌,急取養老天柱。
觀其雀目肝氣,睛明行間而細推。
審他項強傷寒,溫溜期門而主之。
第6講??舌頭腫痛、鼻衄、牙痛、口?? 39
廉泉中沖,舌下腫疼堪取。
天府合谷,鼻中衄血宜追。
耳門絲竹空,住牙疼于頃刻。
頰車地倉穴,正口??于片時。
第7講??喉痛、轉筋 45
喉痛兮液門魚際去療。
轉筋兮金門丘墟來醫。
第8講??頜腫口噤、血虛口渴 51
陽谷俠溪,頜腫口噤并治。
少商曲澤,血虛口渴同施。
第9講??鼻內無聞、口干舌燥 54
通天去鼻內無聞之苦。
復溜袪口干舌燥之悲。
第10講??舌緩不語、失音囁嚅 62
啞門關沖,舌緩不語而要緊。
天鼎間使,失音囁嚅而休遲。
第11講??唇??、牙痛、項強多惡風、熱病汗不出 66
太沖瀉唇??以速愈。
承漿瀉牙疼而即移。
項強多惡風,束骨相連于天柱。
熱病汗不出,大都更接于經渠。
第12講??兩臂頑麻、半身不遂 72
且如兩臂頑麻,少海就傍于三里。
半身不遂,陽陵遠達于曲池。
第13講??胸中苦悶、心下悲凄 78
建里內關,掃盡胸中之苦悶。
聽宮脾俞,祛殘心下之悲凄。
第14講??脅肋疼痛、腸鳴、胸脅支滿、膈疼飲蓄、噎塞、胸膈瘀血 81
久知脅肋疼痛,氣戶華蓋有靈。
腹內腸鳴,下脘陷谷能平。
胸肋支滿何療,章門不容細尋。
膈疼飲蓄難進,膻中巨闕便針。
胸滿更加噎塞,中府意舍所行。
胸膈停留瘀血,腎俞巨髎宜征。
第15講??胸滿項強、背連腰痛 90
胸滿項強,神藏璇璣已試。
背連腰痛,白環委中曾經。
第16講??脊強、目瞤 93
脊強兮,水道筋縮。
目瞤兮,顴髎大迎。
第17講??痙病、臍風 101
痙病非顱息而不愈。
臍風須然谷而易醒。
第18講??腋腫、腿疼 105
委陽天池,腋腫針而速散。
后溪環跳,腿疼刺而即輕。
第19講??夢魘、發狂 110
夢魘不寧,厲兌相諧于隱白。
發狂奔走,上脘同起于神門。
第20講??驚悸怔忡、反張悲哭 116
驚悸怔忡,取陽交解溪勿誤。
反張悲哭,仗天沖大橫須精。
第21講??癲癇、發熱 123
癲疾必身柱本神之令。
發熱仗少沖曲池之津。
第22講??歲熱時行、風癇常發 129
歲熱時行,陶道復求肺俞理。
風癇常發,神道須還心俞寧。
第23講??濕寒濕熱、厥寒厥熱 135
濕寒濕熱下髎定。
厥寒厥熱涌泉清。
第24講??寒栗惡寒、煩心嘔吐 139
寒栗惡寒,二間疏通陰郄暗。
煩心嘔吐,幽門開徹玉堂明。
第25講??消渴之腎竭、水腫之臍盈 145
行間涌泉,主消渴之腎竭。
陰陵水分,去水腫之臍盈。
第26講??癆瘵(結核)、中邪霍亂 151
癆瘵傳尸,趨魄戶膏肓之路。
中邪霍亂,尋陰谷三里之程。
第27講??黃疸、倦言嗜臥 156
治疸消黃,諧后溪勞宮而看。
倦言嗜臥,往通里大鐘而明。
第28講??咳嗽連聲、小便赤澀 161
咳嗽連聲,肺俞須迎天突穴。
小便赤澀,兌端獨瀉太陽經。
第29講??腸風下血、白濁遺精 166
刺長強于承山,善主腸風新下血。
針三陰于氣海,專司白濁久遺精。
第30講??五淋、盜汗 169
且如肓俞橫骨,瀉五淋之久積。
陰郄后溪,治盜汗之多出。
第31講??消化不良 172
脾虛谷以不消,脾俞膀胱俞覓。
胃冷食而難化,魂門胃俞堪責。
第32講??鼻痔、癭氣、寒疝、疬瘡 180
鼻痔必取齦交,癭氣須求浮白。
大敦照海,患寒疝而善蠲。
五里臂臑,生疬瘡而能治。
第33講??癢痛、癮風、月經不調、月經過多 188
至陰屋翳,療癢疾之疼多。
肩髃陽溪,消癮風之熱極。
抑又論婦人經事改常,自有地機血海。
女子少氣漏血,不無交信合陽。
第34講??帶下產崩、月潮違限、乳癰 194
帶下產崩,沖門氣沖宜審。
月潮違限,天樞水泉細詳。
肩井乳癰而極效。
第35講??痔瘤 200
商丘痔瘤而*良。
第36講??脫肛、無子 203
脫肛趨百會尾翳之所。
無子搜陰交石關之鄉。
第37講??積痢、脫肛 209
中脘主乎積痢,外丘收乎大腸。
第38講??寒瘧、痃癖 213
寒瘧兮,商陽太溪驗。
痃癖兮,沖門血海強。
后記 219
輕松學歌賦 :百癥賦 作者簡介
曾培杰,中醫普及學堂創辦人,著名中醫科普作家,傳統文化踐行者,任之堂名醫余浩高徒。出版有任之堂跟診日記系列,小郎中學醫記系列,名醫傳系列,中醫小說普及系列,輕松學中醫系列等幾十部中醫暢銷書。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莉莉和章魚
- >
煙與鏡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月亮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