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茅盾研究年鑒2020—2021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2717999
- 條形碼:9787522717999 ; 978-7-5227-1799-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茅盾研究年鑒2020—2021 內容簡介
《茅盾研究年鑒2020—2021》系浙江傳媒學院茅盾研究中心與浙江省桐鄉市文化和廣電旅游體育局聯袂主持的大型系列文獻之一。茅盾是新文化運動的先驅、中國革命文藝的奠基人,也是中國現代著名作家、學者、文化活動家以及社會活動家。本年鑒全面呈現了茅盾研究領域的*新成果,凸顯出*活躍的茅盾研究隊伍的弘毅身影,精心遴選出茅盾研究領域的重要論著、論文,以及期刊、報紙、學位論文的要目索引,梳理了2020—2021年茅盾研究大事記,為文史專家和文學愛好者提供了重要資料,以便更好地傳承茅盾精神。
茅盾研究年鑒2020—2021 目錄
一 年度學者
年度學者:陳思廣入選理由
《子夜》的版系、流變、印頻及印數
年度學者:呂周聚入選理由
人性視野中的《子夜》新論
年度學者:王衛平入選理由
茅盾長篇小說“未完成”原因新探
二 年度新銳學者
年度新銳學者:李延佳入選理由
現實、主義與藝術
——茅盾小說中的自我、創造性及其困境研究(摘要)
年度新銳學者:連正入選理由
茅盾小說在日本的譯介與研究(摘要)
年度新銳學者:翟月琴入選理由
格雷戈里夫人戲劇在中國的接受
——以茅盾的譯介為中心
三 著作推介
周嬌燕著:《英語世界的茅盾研究》
李友云著:《百年巨匠·茅盾》
中國茅盾研究會編,楊揚主編:《茅盾研究》第16輯
《經典作家的方方面面》
中國茅盾研究會編,楊揚主編:《茅盾研究》第17輯《經典形成的歷史》
桐鄉市檔案館編:《茅盾手跡——我走過的道路(1896—1926)》
北塔著:《“信”者“信史”也——茅盾書信研究》
趙思運、藺春華主編:《茅盾研究年鑒2018—2019》
李標晶主編:《茅盾年譜》
葉子銘、沈衛威著:《茅盾傳》
四 學術論衡
茅盾:闖出廣闊而深邃的現實主義道路
風景與茅盾的戰時中國形象建構
百年中國兒童文學演進史中的茅盾
茅盾早期創作與女性主義
“市民文學”的玄機
——茅盾延安之行的精神軌轍
“牯嶺時刻”與作家“茅盾”的誕生
20世紀30年代茅盾的“五四”新文化運動闡釋
茅盾的思想演進與俄蘇文學資源
(1919年—1949年)
論茅盾的傳統知識分子情結
——以《蝕》《子夜》為例
中國現代長篇工人運動小說的杰作
——重評《子夜》對工人運動的書寫
從實業與金融到民族資產階級與買辦階級
——《子夜》成書前的文獻譜系還原
個人主義者的悲劇
——重讀茅盾的《腐蝕》
由情至理:茅盾小說《腐蝕》的電影改編
經典化的游離
——從茅盾《霜葉紅似二月花》的經典化談起
革命的“斷裂”與茅盾的“矛盾”言說
——茅盾長篇小說《虹》之未完成探因
茅盾敘事視野的轉換之開端
——《大澤鄉》中的學術與政治
分歧與異質:茅盾視野下的戰國策派
茅盾的文學轉譯觀探究
五 域外視野
茅盾在日本的創作
昭和前期(1926—1945)日本對《蝕》的譯介與研究
普實克的茅盾研究
關聯理論視角下茅盾小說《報施》王際真英譯本探析
在認同與規避之間
—論茅盾《子夜》對左拉《盧貢·馬加爾家族》的借鑒與改寫
六 史料新考
“大眾化”實踐、《講話》南漸及文藝制度設想
——新見茅盾佚文《文藝工作的現實性,計劃性,和組織性》校讀
向外介紹中國現代小說進展
茅盾英文佚文考述
《譯文》停刊前后魯迅與茅盾的
交往關系考察
茅盾佚文《“自由主義者”之一例》述論
論茹志鵑《高高的白楊樹》的茅盾眉批本
——兼及“十七年”時期茅盾眉批實踐的價值及意義
茅盾1979年訪談視頻的鏡頭內外
七 茅盾研究事輯
2020—2021年茅盾研究事輯
八 論文索引
2020—2021年博士學位論文索引
2020—2021年碩士學位論文摘要
2020—2021年報刊茅盾研究論文要目索引
年度學者:陳思廣入選理由
《子夜》的版系、流變、印頻及印數
年度學者:呂周聚入選理由
人性視野中的《子夜》新論
年度學者:王衛平入選理由
茅盾長篇小說“未完成”原因新探
二 年度新銳學者
年度新銳學者:李延佳入選理由
現實、主義與藝術
——茅盾小說中的自我、創造性及其困境研究(摘要)
年度新銳學者:連正入選理由
茅盾小說在日本的譯介與研究(摘要)
年度新銳學者:翟月琴入選理由
格雷戈里夫人戲劇在中國的接受
——以茅盾的譯介為中心
三 著作推介
周嬌燕著:《英語世界的茅盾研究》
李友云著:《百年巨匠·茅盾》
中國茅盾研究會編,楊揚主編:《茅盾研究》第16輯
《經典作家的方方面面》
中國茅盾研究會編,楊揚主編:《茅盾研究》第17輯《經典形成的歷史》
桐鄉市檔案館編:《茅盾手跡——我走過的道路(1896—1926)》
北塔著:《“信”者“信史”也——茅盾書信研究》
趙思運、藺春華主編:《茅盾研究年鑒2018—2019》
李標晶主編:《茅盾年譜》
葉子銘、沈衛威著:《茅盾傳》
四 學術論衡
茅盾:闖出廣闊而深邃的現實主義道路
風景與茅盾的戰時中國形象建構
百年中國兒童文學演進史中的茅盾
茅盾早期創作與女性主義
“市民文學”的玄機
——茅盾延安之行的精神軌轍
“牯嶺時刻”與作家“茅盾”的誕生
20世紀30年代茅盾的“五四”新文化運動闡釋
茅盾的思想演進與俄蘇文學資源
(1919年—1949年)
論茅盾的傳統知識分子情結
——以《蝕》《子夜》為例
中國現代長篇工人運動小說的杰作
——重評《子夜》對工人運動的書寫
從實業與金融到民族資產階級與買辦階級
——《子夜》成書前的文獻譜系還原
個人主義者的悲劇
——重讀茅盾的《腐蝕》
由情至理:茅盾小說《腐蝕》的電影改編
經典化的游離
——從茅盾《霜葉紅似二月花》的經典化談起
革命的“斷裂”與茅盾的“矛盾”言說
——茅盾長篇小說《虹》之未完成探因
茅盾敘事視野的轉換之開端
——《大澤鄉》中的學術與政治
分歧與異質:茅盾視野下的戰國策派
茅盾的文學轉譯觀探究
五 域外視野
茅盾在日本的創作
昭和前期(1926—1945)日本對《蝕》的譯介與研究
普實克的茅盾研究
關聯理論視角下茅盾小說《報施》王際真英譯本探析
在認同與規避之間
—論茅盾《子夜》對左拉《盧貢·馬加爾家族》的借鑒與改寫
六 史料新考
“大眾化”實踐、《講話》南漸及文藝制度設想
——新見茅盾佚文《文藝工作的現實性,計劃性,和組織性》校讀
向外介紹中國現代小說進展
茅盾英文佚文考述
《譯文》停刊前后魯迅與茅盾的
交往關系考察
茅盾佚文《“自由主義者”之一例》述論
論茹志鵑《高高的白楊樹》的茅盾眉批本
——兼及“十七年”時期茅盾眉批實踐的價值及意義
茅盾1979年訪談視頻的鏡頭內外
七 茅盾研究事輯
2020—2021年茅盾研究事輯
八 論文索引
2020—2021年博士學位論文索引
2020—2021年碩士學位論文摘要
2020—2021年報刊茅盾研究論文要目索引
展開全部
茅盾研究年鑒2020—2021 作者簡介
藺春華(1965.1~):浙江傳媒學院文學院教授、文學博士。長期從事中國現當代文學的教學和研究,曾在《文藝研究》《求是》《人文雜志》《小說評論》《蘭州大學學報》等刊物發表學術論文多篇,出版《千年一嘆話秋雨——余秋雨散文創作述評》《王蒙文化人格論》等學術專著,參與主編《茅盾研究年鑒(2012~2013)》,編著《新世紀語境下茅盾的多維透視》等。
書友推薦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山海經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經典常談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