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梁實秋讀書隨筆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8088053
- 條形碼:9787568088053 ; 978-7-5680-8805-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梁實秋讀書隨筆 本書特色
◆文學泰斗梁實秋,讀書筆記精華。其作品被譽為“三代國人的人生讀本”,改變了讀者的生活觀。 ◆一眾名家推薦的文壇大師,開卷必有益。季羨林眼中的文學功勛,余光中的恩師,周國平的人生偶像,冰心筆下花一般的才子,韓寒的寫作模范。 ◆梁實秋,與周作人、林語堂并稱為現代閑散小品文的三大代表作家,是**代以古文與白話文結合的形式言志派的先驅者之一。他一生給中國文壇留下了兩千多萬字的著作,其作品創造了中國現代散文隨筆著作出版的紀錄,并呈現了一時“凡是有華人的地方,就有人讀梁實秋”的奇跡。 ◆央視、人民日報反復紀念,極力推崇。 ◆37篇梁實秋精選讀書隨筆,管仲、陶淵明、竹林七賢、杜甫、陳子昂、白居易、曾孟樸、顧炎武、莎士比亞、龐德、奧杜邦、謝立敦、斯威夫特、拜倫、古柏、布勞德斯基……中外名家皆有談及,從中可看出作者嚴謹治學的態度。25篇梁式書信,充分顯示其人格精神及與友人間的真摯友誼。19篇經典小品文,則顯現出大師的修養與睿智。 ◆本書對梁實秋先生個人的情感和思想呈現較多,有助于讀者更深入地了解一個真性情的文人梁實秋。 ◆梁實秋談讀書:“于一般人而言,*簡便的修養方法還是讀書。” ◆16開精致開本,潘通色印刷,柔和象牙白內文用紙,以松木紙漿為原料,擁有植物纖維,環保護眼,紙張輕便柔順,方便翻閱。
梁實秋讀書隨筆 內容簡介
本書精選梁實秋先生讀書筆記、書信、經典小品文等內容,展現了梁先生對文學、交友、生活、人生的深層體悟,為讀者呈現其視角下的人生切片,希望能反映一代大師才、情、趣之一端。其中讀書部分占比尤多,分為談外國文學與中國文學兩個部分,從中可見出梁先生的讀書經歷及東西方文化之精髓,讀者亦可從中體悟到學習外國語言、閱讀外國文學的心得;書信部分對梁先生個人思想和經歷呈現較多,烙印著他生活的痕跡,比正式的文學作品更能流露出作者的人格精神和價值取向;經典小品文則顯現出大師的修養與睿智,作者對品行、友誼、時間等都有自身的獨到見解,謙和之下暗藏幽默。
梁實秋讀書隨筆 目錄
輯一 讀書札記
莎士比亞與時代錯誤
莎士比亞與性
莎翁夫人
瑪麗·蘭姆
略談莎士比亞作品里的鬼林肯告別春田
約翰遜的字典
沉默的龐德
奧杜邦
亞瑟王的故事
造謠學校
桑福德與墨頓
大街
斯威夫特自挽詩
塵勞
拜倫
沙發
納什
布勞德斯基的悲劇
輯二 文簡意深
陶淵明“室無萊婦” 竹林七賢
讀杜記疑
劍外
飲中八仙歌
登幽州臺歌
金縷衣
唐云麾將軍碑
詞林摘艷
傳法偈
懸記
曾孟樸的文學旅程管仲之器小哉
萬取千焉,千取百焉復詞偏義
生而曰諱
孝
海晏河清圖
輯三 尺牘寸心
……
輯四 閑話漫談
……
梁實秋讀書隨筆 節選
利用零碎時間 我常常聽人說,他想讀一點書,苦于沒有時間。我不太同情這種說法。不管他是多么忙,他總不至于忙得一點時間都抽不出來。一天當中如果抽出一小時來讀書,一年就有三百六十五小時,十年就有三千六百五十小時,積少成多,無論研究什么都會有驚人的成就。零碎的時間*可寶貴,但是也*容易丟棄。我記得陸放翁有兩句詩:“呼僮不應自升火,待飯未來還讀書。”這兩句詩給我的印象很深。待飯未來的時候是頗難熬的,用以讀書豈不甚妙?我們的時間往往于不知不覺中被荒廢掉,例如現在距開會還有五十分鐘,于是什么事都不做了,磨磨蹭蹭,五十分鐘便打發掉了。如果用這時間讀幾頁書,豈不較為受用?至于在“度周末”的美名下把時間大量消耗的人,那就更不必論了。他是在“殺時間”,實在也是在殺他自己。 一個人在學校讀書的時間是*可羨慕的一段時間,因為他沒有生活的負擔,時間完全是他自己的。但是很少人充分地把握住這個機會,多多少少地把時間浪費掉了。學校的教育應該是啟發學生好奇求知的心理,鼓勵他自動地往圖書館里去鉆研。假如一個人在學校讀書,從來沒有翻過圖書館的書目卡片,沒有借過書,無論他的功課成績多么好,我想他將來多半不能有什么成就。 英國的一個政治家兼作者 Willam Cobbett (一七六二至一八三五年)寫過一本書《對青年人的勸告》,其中有一段“利用零碎時間”。我覺得很感動人,譯抄如下: 文法的學習并不需要減少辦事的時間,也不需要占去必須的運動時間。平常在茶館、咖啡館用掉的時間以及附帶著閑談所用掉的時間——一年中所浪費掉的時間——如果用在文法的學習上,便會使你在余生中成為一個精確的說話者、寫作者。你們不需要進學校,用不著課室,無須費用,沒有任何麻煩的情形。我學習文法是在每日賺六便士當兵卒的時候,床的邊沿或崗哨鋪位的邊沿就是我研習的座位,我的背包便是我的書架子,一小塊木板放在腿上便是我的寫字臺,而這工作并未用掉一整年的工夫。我沒錢去買蠟燭油;在冬天,除了火光以外我很難得在夜晚有任何光,而那也只好等到我輪值時才有。 如果我在這種情形之下,既無父母又無朋友給我以幫助與鼓勵,居然能完成這工作,那么任何年輕人,無論多窮苦,無論多忙,無論多缺乏房間或方便,還有什么可借口的呢?為了買一支筆或一張紙,我被迫放棄一部分糧食,雖然是在半饑餓的狀態中。在時間上沒有一刻鐘可以說是屬于自己的,我必須在十來個*放肆而又隨便的人們之高談闊論、歌唱嬉笑、吹哨吵鬧當中閱讀寫作,而且是在他們毫無顧忌的時間里。莫要輕視我偶爾花掉的買紙、筆、墨水的那幾文錢。那幾文錢對于我可是一筆大款!除了為我們上市購買食物所費之外,我們每人每星期所得不過是兩便士。我再說一遍,如果我能在此種情形下完成這項工作,世界上可能有一個青年能找到借口說辦不到嗎?哪一位青年讀了我這篇文字,若是還能說沒有時間、沒有機會研習這學問中*重要的一項,他能不羞慚嗎? 以我而論,我可以老實講,我之所以成功,得力于嚴格遵守我在此講給你們聽的教條者,過于我的天賦的能力;因為天賦能力,無論多少,比較起來用處較少,縱然以嚴肅和克己來相輔,如果我在早年沒有養成那愛惜光陰之良好習慣。我在軍隊獲得非常的擢升,有賴于此者勝過其他任何事物。我是“永遠有備”:如果我在十點要站崗,我在九點就準備好了。從來沒有任何人或任何事在等候我片刻時光。年過二十歲,從上等兵立刻升到軍士長,越過了三十名中士,應該成為大家嫉恨的對象;但是這早起的習慣以及嚴格遵守我講給你們聽的教條,確曾消滅了那些嫉恨的情緒,因為每個人都覺得我所做的乃是他們所沒有做的而且是他們所永不會做的。 Cobbett 這個人是工人之子,出身寒苦,早年在美洲從軍,但是他終于因苦讀、自修而成功。他寫了不少的書,其中有一部是《英文文法》。這是一個很感動的人的例子。
梁實秋讀書隨筆 作者簡介
梁實秋(1903—1987) 原名梁治華,字實秋,浙江杭州人,華語散文一代宗師,翻譯家、學者、文學批評家,國內研究莎士比亞的權威人物。 他學貫中西,著作無數,一生給中國文壇留下了兩千多萬字的著作。以擅長寫幽默風趣的“閑適小品”而聞名于世,其散文幽默風趣、真實自然,瑣碎的日常中透露著幽默與灑脫的智慧。代表作有《雅舍小品》《槐園夢憶》《英國文學史》,以及譯作《莎士比亞全集》等。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月亮虎
- >
隨園食單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有舍有得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