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遺產保護新理念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2718170
- 條形碼:9787522718170 ; 978-7-5227-1817-0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遺產保護新理念 內容簡介
通過深入闡發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三大綱領性文件(《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與《保護和促進文化表現形式多樣性公約》)的新理念及其與中國實踐民俗學的內在關聯和價值同構,本書認為文化遺產保護的必要前提和根本旨歸在于以現代價值觀為公識來重估文化遺產的普遍價值,并以此作為衡量一切文化實踐與制度實踐的底線倫理。遺產保護新理念,一指遺產保護的新理念,二指遺產保護著新理念,即遺產保護的間接對象和終極目的是新理念。所謂新理念,就是以維護每個人的自由和權利為主旨的現代文明理念。
遺產保護新理念 目錄
引言 遺產時代
章 在世界遺產背后
節 人類共同遺產與突出的普遍價值
第二節 《操作指南》的核心概念及其修訂
第三節 從正統遺產到非正統遺產
第四節 以人權為中心的世界遺產可持續發展
第五節 北京中軸線的價值重構與功能轉變
第二章 非物質文化遺產新在何處
節 《非遺公約》新術語概觀
第二節 保護的終極目的是非遺還是文化權利
第三節 《非遺公約》的新框架、新倫理、新思維和新舉措
第四節 非遺保護的新倫理:以“人”為本
第三章 文化多樣性與人權孰輕孰重
節 文化多樣性為何重要
第二節 文化多樣性不等于文化相對主義
第三節 全球新文化或新文明:作為生活方式的人權文化
第四章 民問文藝表達的私法保護問題
節 新領域與新權利
第二節 立法保護的外在反對意見
第三節 立法保護的限定條件
第四節 集體文化權是集體人權嗎
第五節 特別知識產權的特別之處
第六節 立法前景展望
第五章 遺產時代的中國民俗學
節 非遺保護:民俗學的實踐理性
第二節 返回民俗學的實踐理性起點
第三節 實踐民俗學也是“公共”民俗學
第四節 陜北年俗文化的現代價值內涵
第六章 民俗博物館實踐愿景
節 從舊博物館學到新博物館學
第二節 審美啟蒙的公共領域
第三節 對話式民俗博物館
結語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定度玉門關
參考文獻
后記
展開全部
遺產保護新理念 作者簡介
戶曉輝,男,漢族,1966年2月生,文學博士。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國際民俗學者組織通訊會員。
書友推薦
- >
回憶愛瑪儂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詩經-先民的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