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炎黃學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0450933
- 條形碼:9787560450933 ; 978-7-5604-5093-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炎黃學 內容簡介
《炎黃學》炎黃文化是中華民族的遠古文化傳說,炎黃文化對于凝聚中華民族的向心力,有著巨大的號召性,她是團結海內外華夏兒女的旗幟。炎黃文化,存在中華民族的精神記憶中和血液里,存在華夏兒女的生命基因里,任何人都不能抹殺她。因此,經過多年研究和探索,作者提出“炎黃學”概念,認為十分有必要將其上升為一門學科建設。在書稿中,作者從“炎黃學”學科定義、研究基礎、研究成果、研究領域、研究特點、研究價值、學科建設、未來發展等八個方面對“炎黃學”學科建設予以論述 。書稿觀點新穎,史料翔實,論據充實,敘述邏輯性強,學術觀點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炎黃學 目錄
導言
一、“炎黃學”學科概念的提出與思考
二、“炎黃學”學科的界定和特點
三、開展“炎黃學”學科研究的思路、內容與方法
四、開展“炎黃學”學科研究的意義
五、開展“炎黃學”學科研究的初步設想
六、本書框架設計
**章 炎黃與炎黃族的起源、時代和生態環境
**節 炎黃與炎黃族的起源地
第二節 炎黃時代的斷限與社會基本特征
第三節 炎黃與炎黃族起源地的生態環境
第二章 炎黃二帝的生葬傳說
**節 炎黃二帝的降生
第二節 炎黃二帝的葬地
第三章 炎黃二帝的稱謂、族姓和形象諸問題
**節 炎黃二帝的稱謂與尊號
第二節 炎黃二帝的族姓與圖騰
第三節 炎黃二帝的人神多元形象與成因
第四章 炎黃二帝的世系傳說
**節 炎黃二帝的父族與母族
第二節 炎黃二帝的妻妃族與子女族
第三節 炎黃二帝的裔孫裔族
第五章 炎黃與“三皇五帝”暨司馬遷“五帝觀”
**節 炎黃與“三皇五帝”諸說
第二節 司馬遷“五帝觀”與其歷史現實意義
第六章 炎黃與炎黃族的遷徙
**節 炎帝與炎帝族的遷徙
第二節 黃帝與黃帝族的遷徙
第七章 炎黃時代與中華文明之起源(上)
**節 炎帝與炎帝時代的物質文明創造
第二節 黃帝與黃帝時代的物質文明創造
第八章 炎黃時代與中華文明之起源(下)
**節 炎帝與炎帝時代的精神文明創造
第二節 黃帝與黃帝時代的精神文明創造
第九章 炎黃文化與中國傳統文化之肇端
**節 炎黃文化與儒家思想
第二節 炎黃文化與墨家思想
第三節 炎黃文化與道家思想
第四節 炎黃文化與法家思想
第五節 炎黃文化與兵家思想
第十章 炎黃二帝與中華民族共同體之形成
**節 炎黃二帝與華夏族
第二節 炎黃二帝與“四夷”族
第三節 炎黃二帝與中華姓氏
第四節 炎黃二帝與中華龍文化
第五節 炎黃二帝與中華民族凝聚力
第十一章 炎黃精神及其當代價值
**節 炎黃精神的深厚內涵
第二節 炎黃精神的當代價值
第十二章 炎黃祭祀與歷史現實意義
**節 古代炎黃祭祀
第二節 現代炎黃祭祀
第三節 炎黃祭祀的歷史現實意義
第四節 升格炎黃“國祭”與申請“世遺”
第十三章 炎黃與炎黃文化研究概述
**節 古代炎黃與炎黃文化研究
第二節 現代炎黃與炎黃文化研究
主要參考文獻
后記
炎黃學 作者簡介
霍彥儒,男,生于1947年9月,陜西扶風人。研究員。原供職于教育、社科單位,F任寶雞炎帝與周秦文化研究會會長、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理事及史前文化專委會副會長,中國先秦史學會會員,信陽師范學院炎黃學研究院特聘研究員等。主要從事炎黃文化研究。編、著出版《陜西省志·炎帝志》等著作20余部,在《光明日報》等報刊發表學術論文百余篇,主持參與國家及省市社科課題8項,籌備主持大型學術研討會多次。榮獲國家及省市社科優秀成果獎、圖書獎10余次。先后被授予寶雞市“有突出貢獻拔尖人才”、“**影響力文化人物”和省、全國“優秀科普工作者”等稱號。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我與地壇
- >
史學評論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推拿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