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宇宙、量子和人類心靈
-
>
氣候文明史
-
>
南極100天
-
>
考研數學專題練1200題
-
>
希格斯:“上帝粒子”的發明與發現
-
>
神農架疊層石:10多億年前遠古海洋微生物建造的大堡礁
-
>
聲音簡史
黃河口灘涂底棲微藻斑圖格局演化機制及系統韌性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1010831
- 條形碼:9787521010831 ; 978-7-5210-1083-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黃河口灘涂底棲微藻斑圖格局演化機制及系統韌性研究 內容簡介
灘涂生態系統結構的穩定和服務功能發揮受到水位、水沙過程作用下底棲生物響應和適應過程的影響。近些年來的研究發現,灘涂底棲微藻與泥沙分布及水動力之間存在不同程度和尺度的反饋作用,形成規則底棲微藻斑圖格局并對灘涂系統沉積環境穩定以及初級生產力維持具有重要作用。 《黃河口灘涂底棲微藻斑圖格局演化機制及系統韌性研究》以黃河三角洲河口口門北側灘涂濕地為研究區,綜合運用野外調查采樣及受控試驗、室內模擬試驗,動力模型構建及系統理論分析等方法開展多重擾動下灘涂底棲微藻斑圖格局演化機制、過程模擬及系統韌性研究,重點探究了底棲微藻-物理環境自組織過程與泥螺攝食移動過程間的交互作用關系,耦合底棲微藻-物理環境自組織模型與泥螺空間動力學模型,構建了黃河口灘涂底棲微藻斑圖格局演化模型,從空間尺度上明確環境條件變化下底棲微藻斑圖的變化規律,從系統響應層面分析了外界擾動下灘涂底棲微藻斑圖的動態變化及韌性適應范圍,提出了灘涂底棲微藻斑圖系統的失穩閾值及恢復閾值。
黃河口灘涂底棲微藻斑圖格局演化機制及系統韌性研究 目錄
1 緒論
1.1 研究背景
1.2 國內外研究進展
1.2.1 生物-物理環境自組織影響下的灘涂地貌過程及系統穩態效應
1.2.2 植食性動物下行控制影響下的系統穩態響應機制
1.2.3 新科學問題和假想的提出
1.3 研究目標
1.4 研究內容
1.4.1 黃河口灘涂底棲微藻斑圖自組織與底棲動物移動過程相互作用機制
1.4.2 黃河口灘涂底棲微藻斑圖演化模型
1.4.3 外界干擾下灘涂生態系統穩定性分析
1.5 關鍵科學問題
2 黃河口灘涂濕地格局及主要影響因素
2.1 研究區概況
2.1.1 地理位置及氣候特征
2.1.2 水文及地貌特征
2.1.3 濕地典型生物分布特征
2.2 灘涂生物斑圖中底棲生物及關鍵環境要素時空變化特征
3 黃河口灘涂底棲微藻-物理環境自組織模型
3.1 灘涂底棲微藻-物理環境自組織模型結構
3.1.1 模型結構
3.1.2 邊界條件與初始條件
3.1.3 關鍵參數
3.1.4 模型求解
3.2 灘涂底棲微藻斑圖模擬
3.2.1 模型模擬
3.2.2 敏感性分析
3.3 底棲微藻斑圖對灘涂生態系統初級生產力的影響
4 黃河口灘涂底棲微藻斑圖與底棲動物移動過程相互作用機制
4.1 灘涂底棲動物對底棲微藻斑圖的作用機制
4.2 灘涂非均質環境條件下底棲動物的移動規律
4.2.1 灘涂關鍵環境要素對泥螺個體移動的影響
4.2.2 泥螺種群密度對個體移動的影響
5 黃河口灘涂底棲微藻斑圖格局演化模型
5.1 泥螺空間動力學模型
5.1.1 泥螺空間動力學模型結構
5.1.2 底棲微藻斑圖中的泥螺空間分布模擬
5.2 底棲微藻斑圖格局演化模型
5.2.1 底棲微藻斑圖格局演化模型結構
5.2.2 底棲微藻斑圖格局演化模擬
5.3 泥螺空間分布對泥螺種群動態的影響分析
……
6 外界擾動下黃河口灘涂生物斑圖系統韌性分析
7 結論與展望
參考文獻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我與地壇
- >
推拿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山海經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