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晚清國家類型學說的傳播與影響/新史學叢書 版權信息
- ISBN:9787220127953
- 條形碼:9787220127953 ; 978-7-220-12795-3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晚清國家類型學說的傳播與影響/新史學叢書 本書特色
1.本書是探討晚清以來“國家”這一概念形成的前沿著作; 2.本書是中國政治制度史的*新前沿著作。
晚清國家類型學說的傳播與影響/新史學叢書 內容簡介
國家類型學說,是系統區分和比較不同國家形式的學問。晚清時期譯介國家類型學說,1898年,是一個重要的分水嶺。1898年之前,進程緩慢,規模有限。1898年之后,明治日本借用漢字吸收西學而形成的國家分類理論在相當短的時間內潮涌而進,內容豐富,觀點紛歧,尤其表現為“國體”“政體”異同關系的辨析。“國體”“政體”是否有別、如何區分的爭議,雖導源于歐美關于“國家形體”與“政府形體”異同的爭論,本質上卻是明治立憲后遭遇君權與民權之爭的表征。清季朝野各方援引“國體”“政體”學說分析規劃改制,同樣因君權、民權立場的差異,衍生出各種言人人殊但又交織交貫的“國體”“政體”認識和主張,深刻地反映了不同政治力量的分化重組和近代政治轉型的曲折癥結。
晚清國家類型學說的傳播與影響/新史學叢書 目錄
**章 “國體”“政體”糾葛的緣起
**節 相互獨立的“國體”“政體”
第二節 東學籠罩與“國體”“政體”的勾連纏繞
第三節 “國體”“政體”的混用與多歧
第二章 “國體”“政體”的區分與異同的困惑
**節 “國體”“政體”區分說的源起
第二節 譯介與□異
第三節 異同難辨
第三章 中國的“國體”“政體”屬性和走向的爭議
**節 “國體”“政體”學說與立憲潮流
第二節 預備立憲與“國體”“政體”問題的肇端
第四章 多元的“國體”“政體”學說與革命論戰
**節 法政速成科與紛歧的“國體”“政體”理論
第二節 “國體”“政體”異同爭議的癥結
第三節 革命論戰與“國體”“政體”之爭
第五章 帝制到共和的遞嬗與“國體”“政體”的調適
**節 □動不居的“國體”“政體”觀念
第二節 師日立憲的尊皇取徑與困境
第三節 辛亥革命與立憲派的“國體”“政體”應對
結語
征引文獻
人名索引
后記
晚清國家類型學說的傳播與影響/新史學叢書 作者簡介
鄧華瑩,中山大學□□學博士,現任教于浙江大學□□學院,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近代政治思想與文化。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自卑與超越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二體千字文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