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古典與中世紀研究(第四輯)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220491
- 條形碼:9787100220491 ; 978-7-100-22049-1
- 裝幀:7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古典與中世紀研究(第四輯) 本書特色
跟隨研究者們探索神秘中世紀,在思辨與沉思中找到心靈寄托1. 中世紀歐洲的文明一向被視為近現代歐洲文明的起源,然而,中世紀的重要性之一,卻恰恰體現在對于古希臘羅馬文明遺產的傳遞上。打通西方古典與中世紀的研究,推動橫跨歷史、哲學、法學、文學等學科的交叉研究,將關注的視野投射到狹義的古希臘羅馬文化之外,是本輯刊的努力方向。 2. 《古典與中世紀研究》第四輯刊發的主要是有關西方古典學和中世紀研究的原創論文,包括校勘學、文獻學、哲學、銘文學、文學等多個領域。其中,劉皓明有關中西校勘學的文章,尤其具有原創性和爭議性。 3. 對于專業的研究者來說,通過這本輯刊,能夠緊跟當前古典和中世紀研究的尖端成就,精進研究;對于對古典學感興趣的大眾讀者而言,通過本書,能夠跟隨研究者們探究神秘中世紀哲學,在思辨與沉思中找到心靈寄托。
古典與中世紀研究(第四輯) 內容簡介
本書是《古典與中世紀研究》的近期新一輯,刊發的主要是有關西方古典學和中世紀研究的原創論文,包括校勘學、文獻學、哲學、銘文學、文學等多個領域。其中,劉皓明有關中西校勘學的文章,尤其具有原創性和爭議性。本輯分為論文、經典文本譯注、書評三個部分,論文部分有吳天岳《亞里士多德論人之功能》,劉淳《奧維德詩歌的翻譯和注釋》,蘇杰《寫本書時代西方古典文獻傳播與校勘的歷史回顧》,邱羽《阿奎那論幸福》等,書評部分有倪云《新教改革與現代性:評詹姆斯?辛普森<永恒革命:新教改革與自由主義的反自由根源>》等,內容涉及豐富廣泛。
古典與中世紀研究(第四輯) 目錄
事實的真理,或然的科學
——中西方古典校勘學比較
寫本書時代西方古典文獻傳播與校勘的歷史回顧
——《抄工與學者:希臘、拉丁文獻傳播史》述論
亞里士多德論人之功能
官方銘刻與神廟建筑
——關于哥提納合約銘刻的案例研究
維吉爾《牧歌其五》中政治家與藝術家的神化
阿奎那論幸福
傳統的夢占抑或是現代心理學夢境的超前展現?
——對埃申巴赫的沃爾夫拉姆的《帕其伐爾》中赫爾策洛伊德的
龍之夢的敘述方式的分析
經典文本譯注
奧維德《擬情書》第十三封信譯注
——拉俄達彌亞致普羅忒西勞斯
書評
新教改革與現代性
——評詹姆斯·辛普森《永恒革命:新教改革與自由主義的
反自由根源》
寫給埃及人的羅馬埃及史
——羅杰·S.巴格諾爾《羅馬埃及:一部歷史》
獨眼巨人有幾只眼?
由經入史的文化溯源
——讀威爾豪森《以色列史緒論》
知識、意象與教育:《理想國》的主旨
古典與中世紀研究(第四輯) 作者簡介
高峰楓,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英語系教授。出版有《維吉爾史詩中的歷史與政治》《古典的回聲》,譯有《冊子本起源考》。 彭小瑜,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出版有《教會法研究:歷史與理論》《基督教與近代西方民族國家》《社會的惡與善》。 吳天岳,北京大學哲學系長聘副教授。出版有《意愿與自由》《古代中世紀哲學十五講》,譯有《羞恥與必然性》。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山海經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