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四千年農夫 中國、朝鮮和日本的永續農業
-
>
(精)中華古樹名木(全2冊)
-
>
線辣椒優質高產栽培
-
>
生命的藝術:動物解剖學的神秘歷史之旅
-
>
正確使用農藥知識問答
-
>
龍眼譜:外二種
-
>
迷你花園:打造你的玻璃生態瓶
農業灌溉用水效率測度及節水路徑研究:“回彈效應”視角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1841411
- 條形碼:9787521841411 ; 978-7-5218-4141-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農業灌溉用水效率測度及節水路徑研究:“回彈效應”視角 內容簡介
農業節水是建設節水型社會的關鍵所在,隨著工業化發展、全球氣候影響,實現農業節水的目標日趨嚴峻,提高農業灌溉技術是節約農業用水、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的主要手段。那么如何結合地區間技術異質性特征,在全要素生產框架下,合理測度農業灌溉技術水平;在灌溉技術提高的過程中,是否會出現“回彈效應”?灌溉技術進步是通過什么路徑影響農業用水,各條影響路徑下能否實現預期節水效果?是否存在合適的農業政策能對灌溉技術進步的節水效果起到調節作用?這些都需要我們進行嚴密的論證和分析。 基于此,本研究在“回彈效應”視角下測度農業灌溉用水效率,對農業節水路徑及調節對策進行理論剖析和實證研究。首先基于技術異質性視角,構建共同前沿SBM模型測度農業灌溉用水效率,以此表征灌溉技術水平,剖析其靜態和動態發展態勢;其次,基于擴展的IPAT面板數據模型,借助中介效應方法檢驗灌溉技術進步對農業節水的“直接效應”和“間接效應”影響路徑;再次,基于SBM-Malmquist指數和LMDI模型測算農業水回彈效應的大小及地區差異性,并從水資源稟賦和灌溉土地面積視角下挖掘回彈效應異質性的背后根源;*后,分別從技術和管理兩個層面檢驗不同類型農業政策在節水路徑中所起的調節作用。
農業灌溉用水效率測度及節水路徑研究:“回彈效應”視角 目錄
1.1 研究背景
1.2 問題的提出
1.3 研究意義
1.4 國內外相關研究進展
1.5 研究內容、方法與技術路線
1.6 主要創新點
第2章 核心概念界定和相關理論基礎
2.1 核心概念界定
2.2 相關理論基礎
第3章 灌溉技術進步對農業節水的作用機理分析
3.1 直接和間接效應節水路徑的作用機理分析
3.2 “回彈效應”視角下農業節水路徑的作用機理分析
3.3 調節對策的作用機理分析
3.4 本章小結
第4章 農業灌溉用水效率指標測度
4.1 測度方法
4.2 指標設定與樣本選取
4.3 組別劃分
4.4 實證分析
4.5 本章小結
第5章 直接和間接效應的節水路徑分析
5.1 模型設置與估計方法
5.2 指標設定與樣本選取
5.3 實證分析
5.4 本章小結
第6章 農業水“回彈效應”測度
6.1 測算方法
6.2 指標設定與數據來源
6.3 實證分析
6.4 本章小結
第7章 “回彈效應”視角下農業節水的調節對策分析
7.1 模型設置與估計方法
7.2 指標設定與樣本選取
7.3 實證分析
7.4 本章小結
……
第8章 水權交易機制對地區和農業節水效應的實證檢驗
第9章 結論與展望
附錄
參考文獻
農業灌溉用水效率測度及節水路徑研究:“回彈效應”視角 作者簡介
方琳,女,漢族,浙江淳安人,1981年9月生,研究生學歷,管理學博士學位,在職博士后,碩士研究生導師,雙師雙能型教師,江蘇省雙創計劃“科技副總”,副教授,淮陰工學院數理學院教師。香港城市大學訪問學者。主要研究領域為資源環境管理和區域綠色創新。主持國家博士后基金項目1項,主持江蘇省產學研合作項目1項,主持江蘇省高校研究生科研創新計劃項目1項,主持淮安市統計科研項目1項。在《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Agricultural Water Management》、《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logy》等國內和國際知名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數篇,其中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論文8篇,SCI收錄2篇(中科院1區top 期刊1篇,中科院2區期刊1篇),SCI/SSCI收錄1篇,CSSCI收錄3篇,核心期刊收錄2篇。
- >
史學評論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隨園食單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回憶愛瑪儂
- >
山海經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朝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