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分寸 跨越社交圈層的底層邏輯
-
>
生命唯愿愛與自由
-
>
中國式人情世故
-
>
看心理·第2輯(全5冊)
-
>
心靈四書(全4冊)
-
>
非暴力溝通
-
>
往里走,安頓自己
做一只逃離孤島的蛙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1743244
- 條形碼:9787511743244 ; 978-7-5117-4324-4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做一只逃離孤島的蛙 本書特色
1. 一本席卷全韓、影響無數青年的現象級圖書。一經出版,緊急加印,深受讀者熱捧,位居韓國各大圖書排行榜榜首。 韓國 TVN《You?Quiz》人氣圖書 ,空降韓國圖書門戶網站 Aladin 及 YES 24 周暢銷排行榜前十。 2. 一次關于自救的逃離計劃,改變了原有的人生軌跡。聚焦當代年輕人的家庭、事業、生活等社會熱點議題,揭露其所面臨的現狀以及社會問題,幫助他們重新審視生活,找到人生的意義。 3. 500強世界企業的生存指南 +25年推心置腹的職場經驗分享+10個給當代年輕人的錦囊妙計。 谷歌首席設計師金恩住以質樸真誠的敘事風格,毫不藏私地講述自己豐富精彩的人生經歷。這本書是對她過往經歷的一次梳理,分享了自己25年來與世界頂級人才共事學到的經驗與教訓,為處于30歲彷徨不安的后輩們提供了一些可行的建議,能夠幫助正處于人生的十字路口、焦慮不安的年輕人找準自己的定位,朝著目標,勇敢前行。
做一只逃離孤島的蛙 內容簡介
27歲時,金恩住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離開從小成長的韓國,跟隨考上研究生的丈夫去往陌生的美國。作為“英語盲”,她會說的英語只有簡單的日常交際用語。雖然考入研究生院所需的英語成績遠遠不足,但她*終考入了設計名牌大學伊利諾斯理工大學設計學院。在經歷無數次挑戰和失敗后,她成功進入了三星、微軟、高通、摩托羅拉等所有人都夢寐以求的大公司,直到成為谷歌的首席設計師,用了整整25年時間。這本書是對她過往經歷的一次梳理,分享了自己25年來與世界頂級人才共事學到的經驗,為處于30歲彷徨不安的后輩們提供了一些可行的建議。
做一只逃離孤島的蛙 目錄
如何讓自己遠離消極情緒
待辦事情一大堆,偏偏進入瓶頸期
這個世界誰不累,誰不難?
別氣餒!沒什么大不了!
如何練就強大的心臟?
增強精神肌力的 3 個運動
如何讓自己擺脫毒雞湯?
新生命的到來
初為人母的感受
丈夫勾勒的母親形象和我勾勒的父親形象
擺脫負面情緒的 7 種方法
不想失敗等于不肯挑戰
及時止損是一種勇氣
哭改變不了任何事,盡管如此……
第二章 計劃制訂得華麗麗,行動落實得慘兮兮
改變人生的一句咒語:“行就行,不行也沒什么。”
顧慮宜少,行動宜快
克服恐懼心理的 7 個方法
如果還不確定究竟要做什么……
一次成功不如百次失敗
我是如何找到喜歡的工作的
一旦開了頭,總會有辦法可以好好收尾
機會總在尚未準備好時突然來訪
英語成績一團糟卻敢申請美國名牌研究生院
30 歲,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
第三章 想做得更好但又覺得一籌莫展的時候
與世界頂級天才們共事學會的工作智慧
企業員工需要的*高能力是什么?
相比大數據,去培養更為強大的直覺能力
想要獲得認可應具備的條件
如何在 330 萬封履歷中脫穎而出?
如果你問我是否打過本壘打
我在三星電子提議開發智能手機的原因
初來乍到,谷歌給我的 5 個文化沖擊
谷歌天才的工作方法
一個好領隊的**素質
《美食總動員》教你發現新技能
第四章 如何度過無怨無悔的 30 歲
慢一點沒關系,始終做自己
不屬于我的不去勉強
每天記錄 3 個教訓
目標不是**,而是堅持跑完
由衷祝福他人的成功
數字是生硬的,人是溫情的
不要隨意判斷他人
無畏無懼,由心而行
第五章 英語放棄者如何“起死回生”
當我醒悟有些東西遠比英語能力更重要時
英語差?沒必要沮喪
克服英語恐懼癥的特殊學習法
誰都可以嘗試的英語學習方法
說英語就是靠自信和內容
越深入學習英語,越能感受到母語的博大精深
第六章 5 年后的我
為了過理想的生活,現在需要做哪些準備?
一張圖表改變人生
比理財更重要的職場原則
我對“找工作是否需要讀研究生”這個問題的回答
為什么企業更愿意聘用工作態度好的人,
而非工作能力強的人?
贏得面試官青睞的面試技巧
如何獲得消費者的青睞?
打造只屬于自己的故事
附錄 | 30 歲*常見的 10 個問題
做一只逃離孤島的蛙 節選
序言
30 歲的年紀,有著太多紛雜的思緒,
生命的意義在于發現自我才能,
而生命的目的在于
用這些才能去讓他人的生活更加美好。
—(西)巴勃羅·畢加索
人們常說不要做井底之蛙,于是開始憧憬外面的世界,同時又為自己不能脫離這個“井底世界”而感到郁悶、難受和不安。我也是如此。我從小到大一直都有強迫癥,告訴自己千萬不要做井底之蛙。于是在27歲那年,我辭去了還算不錯的工作,離開韓國到了美國。是的,我要去更廣闊的世界看看。
人到了27歲這個年紀,大多已經有了能給自己貼金的籌碼,比如從哪所大學畢業,在哪個公司上班……甚至所住的小區都會成為標榜自己身份的工具。而我的人生在27歲那年被清零:曾經包裝我的那些履歷,在美國分文不值。而且,我的英語也沒有流利到能華麗地向別人炫耀自己資歷的程度。所以在美國迎來的30歲,純粹是一段憑著一股早已殆盡的自信心死撐的時期。
“英語盲”在美國的生活,遠比想象的艱難、殘酷。每天緊張、焦慮10多個小時后回到家,我就像沙袋一樣癱軟下來,日復一日。那時,唯一的發泄方法就是拖著疲憊的軀體,去追韓劇、去見韓國朋友,向他們發牢騷,尋找內心的安定。隨著時間的流逝,我就職新公司,逐漸穩定下來,也有了點小積蓄,不再為生存如履薄冰。但我的生活圈相比在韓國時卻小了許多。我離開韓國是為了不做井底之蛙,卻把自己困在了浩瀚大海中某個小島上的一口井里,活動范圍比以前更為狹窄。我為自己感到失望和無語,恨自己為什么不能成為一只適應大海洶涌浪花的海蛙。
后來,我發現周圍的其他“小井中的蛙”,他們都因和我差不多的理由來到這片海域,有的甚至有著與我相似的煩惱和思維模式。我好像突然明白了,可能問題并不在于井底之蛙,而是青蛙在井底選擇了不開心的生活。其實無論是水井還是大海,只要自己過得開心就可以,也不必丟失自我,一定要成為海蛙,或者佯裝過著海蛙一樣的生活,就按照自己原本的樣子,幸福活著就好。如果做到了這一點,那么無論我在哪里,都不會因為環境覺得不幸。
2018年進入谷歌后,我深陷“冒名頂替綜合征”(Impostor Syndrome)折磨,我的狀態一落千丈。全球**精英云集在這里,和他們相比,我太過于渺小。這種想法每天如同蠕蟲一樣啃噬著我。我這半壺水肯定很快會被大家識破,到時候就糗大了,會被狼狽地攆走……這種心理負擔和恐懼讓我每晚輾轉反側。硬撐了年之后,我開始接受心理咨詢師的治療,也把之前擱置了一段時間的寫作與英語重拾起來,漸漸恢復了信心。
2020年谷歌即將進入下半年業績評估時,我寫了一封郵件群發至公司全員信箱,主要講的是我們每個人都彌足珍貴且不可替代,還附加了一篇關于井底之蛙的小文章,想以此強調,業務能力或評估不能成為衡量一個人價值的籌碼。我想將這些故事和感悟,分享給那些與我有著相似痛苦經歷、獨自在折磨中度過艱難時刻的人,盡我的全力去幫助他們。
其實我們扔出一顆石子時,是不會想到它可能產生多大漣漪的。郵件帶來了意想不到的反響,被迅速轉發給其他集團,并且有更多的人紛紛出面表示,自己也是這樣的青蛙。這讓我深切地感悟到,大家看著無比聰穎、睿智和光鮮,而事實上都在揣著和我一樣的痛苦,悄無聲息地痛著、隱忍著和治愈著,默默地和世界對抗。
有人說這篇文章讓人淚目,有人說帶給了他前所未有的慰藉。
我們相互分享著自己的傷疤,彼此傳遞著勇氣和力量。當我小心翼翼地敞開心扉時,身邊的同事一個個也開始打開自己的心窗。大家就這樣以真心照應著真心,互相安慰、互為力量。
沒想到這微不足道的文字卻能給別人帶來慰藉和幫助,這次的經驗給了我莫大的勇氣。我通過演講、社交網絡服務(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NS)等方式與他人交流,并且分享了過去25年來我的失敗和成功經歷。我一邊梳理著內心的思緒,一邊開始寫作。在這本書中,我羅列了10次跳槽經歷,在跨國公司工作收獲的人生經驗,以及在講座中聽眾發來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提問。
做一只逃離孤島的蛙 作者簡介
[韓]金恩住,曾先后入職微軟、摩托羅拉、高通、三星電子等知名公司,在美國待了數年后,于2018年經由朋友引介成功入職谷歌,現任谷歌美國總部人工智能小組組長兼工程師。曾在過去的25年里成功跳槽10次,擁有豐富人生故事的金恩住,除工程師本業外,也曾在韓國開設不少課程講座,與后輩分享自己在跨國企業工作的經驗,影響頗深。
- >
唐代進士錄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二體千字文
- >
回憶愛瑪儂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推拿
- >
月亮虎
- >
中國歷史的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