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魯迅全傳:苦魂三部曲-增訂版(全三冊)
-
>
大家精要- 克爾凱郭爾
-
>
尼 采
-
>
弗洛姆
-
>
大家精要- 羅素
-
>
大家精要- 錢穆
-
>
白居易:相逢何必曾相識
歐洲政壇女性領導力個案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5730832
- 條形碼:9787565730832 ; 978-7-5657-3083-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歐洲政壇女性領導力個案研究 內容簡介
女性是占整個社會一半的人口,媒體傳播既需要女性力量的參與,也需要滿足廣大女性人群的信息需求。在媒體領域,女性的力量日益彰顯。女性越來越多被矚目,已經成為媒體發展的中堅力量。本書立足自媒體時代,著重分析了大時代選擇下涌現出的一批媒體女性精英的事業發展,探討了職業女性應如何應對職場天花板,如何面對職場壓力,如何平衡工作與生活,如何培養開發自身領導潛能,如何利用自媒體的優勢宣傳自己,如何培養媒介素養等議題,通過重點介紹李子柒、papi醬等網絡紅人的成功,對媒體女性的職業發展,既有了更多的資源和平臺,也面臨很多束縛
歐洲政壇女性領導力個案研究 目錄
**章 跨越千年的歷程——歐洲女性參政之路回顧
**節 作為男人的附屬品:中世紀之前歐洲女性的政治地位
第二節 “女性沒有什么文藝復興”:近代以來歐洲女性的政治地位
第三節 打破“他者”的枷鎖:十九世紀以來歐洲女性的政治地位
第二章 信仰、權力、魅力與公共形象——英國**位女首相撒切爾夫人
**節 打破預言:從雜貨店柜臺到唐寧街10號
第二節 重拾榮光:“鐵娘子”絕不妥協
第三節 雙面魅力:強硬首相的迷人之處
第四節 體面退場:英國人民不會忘記撒切爾
第三章 可持續發展與女性領導群落——為什么是北歐
**節 世界**位女總統:維格迪絲·芬博阿多蒂爾
第二節 “可持續發展”理念倡導者:布倫特蘭夫人
第三節 “我行我素”總統塔里婭·哈洛寧
第四節 為什么是北歐?北歐女性參政狀況簡析
第四章 種族、偏見及親和力——拉脫維亞前總統弗賴貝加
**節 動蕩前生:戰火中求生,異鄉求學
第二節 文脈根深:我從來不曾忘記我是一個拉脫維亞人
第三節 力破偏見:做一個女人是我的優勢
第四節 永不停歇:拉脫維亞會永遠記得弗賴貝加
第五章 女性、理性與公共職責——德國母親默克爾
**節 逆風成長:出身東德的牧師之女
第二節 價值尋求:物理學家顛覆德國政壇
第三節 峰頂挑戰:帶領歐洲走出危機的“施瓦本主婦”
第四節 屹立不倒:“我會在某天帶著尊嚴離開”
……
第六章 私人生活、合作力及玻璃天花板——烏克蘭前總理季莫申科
第七章 企圖心、責任心與意志力——爭議旋渦中的英國前首相特蕾莎·梅
結語
參考文獻
歐洲政壇女性領導力個案研究 節選
《歐洲政壇女性領導力個案研究》: 從1995年起擔任芬蘭外交部部長的塔里婭·哈洛寧決心改變這種現狀,她積極地參與到國際熱點事務的解決中去。為維護俄羅斯聯邦內車臣難民的人權,哈洛寧曾致電聯合國秘書長安南,呼吁盡快解決該問題,她甚至還親自去車臣難民營慰問難民。面對中東復雜的局勢,哈洛寧親自出訪埃及、以色列、巴勒斯坦和敘利亞等國,與各國領導人舉行會談,積極地為推動敘以和談而努力。 1999年下半年,芬蘭擔任歐盟輪值主席國,身為外長的哈洛寧獲得了大顯身手的機會。當時以美國為首的北約以維護人權為理由發動科索沃戰爭,對南聯盟實施轟炸。對此哈洛寧表示堅決反對,她反對使用武力解決問題,并發聲對北約干涉南聯盟內部問題、實施軍事打擊持懷疑態度。在此次事件中她所展示出的有主見不盲從的態度不僅吸引了芬蘭國內民眾的注意,而且贏得了世界反戰人民的關注。 哈洛寧卓越的外交能力,不僅使得芬蘭的國際地位得到提升,也為芬蘭贏得“小國辦大事”的美譽。哈洛寧在外交部部長任上積累了豐富的國際外交經驗,贏得了國內民眾的極大認可,工人們親切地稱她為“我們的姑娘”。 塔里婭·哈洛寧能在這場選舉中取得勝利,也與其女性身份不無關系。在首輪投票選舉中,塔里婭·哈洛寧并不是唯一的女性參選者,與她一起參選的還有3名女性,而此次總統候選人一共只有7位。女性在其中占到了一半以上,這在各國的總統選舉中都不多見。7名候選人中,哈洛寧和另一名男性候選人沖到了第二輪,而在*后的第二輪投票中,為了能選出一位女性總統,一些保守黨的女性也拋棄了黨派成見,將票投給了塔里婭·哈洛寧。 這也從側面印證了芬蘭女性的參政程度之高,以及芬蘭社會對于女性執政的接受度之高。 其實,早在1906年,芬蘭婦女便獲得了全國普選權,這也使得芬蘭成為歐洲**個、世界上第二個立法確立婦女選舉權的國家。1911年,芬蘭建立了全國婦女聯合會。“二戰”結束后不久,芬蘭土地黨、新芬蘭人民民主聯盟就已經成立婦女小組,開始為婦女爭取更多權利而努力。在這些小組的積極活動下,1946年芬蘭女議員的比例升至12%。 在芬蘭,有71%的婦女參加工作且幾乎與男工同酬,國內社會對于女性的尊重是出了名的。尊重婦女、重視婦女權利時時刻刻體現在民眾生活的每一個細節里。比如,男女二人共同上街,男士要主動幫女士拎物品,否則將被視為不禮貌的行為。芬蘭婦女的社會地位如此之高,與民眾受教育程度、法律保護以及完善的社會福利制度緊密相關。 芬蘭有著非常發達的教育體系,早在1921年,芬蘭就開始實行免費義務教育制度;到1980年,全國九年制免費教育開始實行。截至21世紀初,在所有歐洲國家中,芬蘭婦女受教育程度居首位。在25歲至64歲婦女中,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高達36%,遠高于歐洲21%的平均水平。在芬蘭的大學里,女性教授、講師占到了63%;碩士、博士研究生中近70%為女性。芬蘭發達的教育體系也為女性參政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女性的參政素質主要從兩方面衡量,其中之一就是女性是否受過良好的社會教育。” 塔里婭·哈洛寧能在選舉中取得勝利,也與其所在政黨社會民主黨在芬蘭國內的優勢地位有很大關系。芬蘭社會民主黨成立于1899年7月,原名芬蘭工人黨。自1916年以來,芬蘭社會民主黨一直保持著議會**大黨地位,獲得議席*多,長期單獨或者聯合執政。進入20世紀90年代,由于芬蘭經濟下滑嚴重,社會民主黨在芬蘭民眾中的影響力逐漸下降。在經歷社會民主黨政府被迫下野之后,在1995年3月的大選中,社會民主黨重新贏得63個席位,再次成為議會**大黨。 在社會民主黨的黨綱中,社會民主黨強調將致力于建立以自由、平等和團結一致為基礎的社會,并為實現一個合作與和平的世界而努力。社會民主黨在政治上主張實行民主自治管理,反對中央集權;在經濟上主張擴大經濟民主,限制資本利潤,實現充分就業和公平分配,保障社會福利;在社會問題上主張社會成員平等;在軍隊上贊同擁有一支適應芬蘭戰略形勢的必要防務力量,反對任何軍事集團結盟;在外交上主張芬蘭實行獨立自主、積極的和平中立政策,外交目標是鞏固睦鄰友好關系和發展國際合作,要求建立北歐無核區。 在正式步入政壇前,哈洛寧的政治觀點在部分西方人看來有些激進。她曾參加過一些支持第三世界國家實行共產主義制度的組織,如芬蘭-尼加拉瓜社團組織。而在蘇聯解體之后,她的政治觀點開始發生轉變,她成為一名溫和的社會民主黨人。哈洛寧認可并支持社會民主黨的政策,并在之后的政治生涯中也一直踐行著社會民主黨的政治綱領:在國內發展經濟確保充分就業,重點保證財富合理分配,防止出現貧富兩極化;在對外政策上則堅持軍事不結盟政策,支持歐洲一體化進程。 哈洛寧對社會民主黨政策綱領的堅持,也吸引了與社會民主黨持相近或相似立場的左翼聯盟政黨的支持。左翼聯盟成立于1990年4月,可謂是一個年輕的黨派,它*早由芬蘭共產黨和人民民主聯盟合并而成,后芬蘭婦女組織——芬蘭婦女民主聯盟加入該聯盟。 ……
歐洲政壇女性領導力個案研究 作者簡介
朱冰,中國傳媒大學實踐教學中心高級編輯。研究方向:媒體策劃與創意寫作。 曹彥語,中國傳媒大學新聞學本科,外交學院國際關系專業碩士。曾在人民網等中央媒體工作,著有《李鴻章西行記》一書。 曹萬茹,畢業于中國傳媒大學漢語言文學系,現為中央電視臺社會與法頻道欄目編導。 鞏婧妤,中國傳媒大學傳播學專業(媒介與女性方向)在讀碩士生。2019年9月至今,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媒介與女性”教席官方公眾號“UNESCO媒介與女性教席”編譯多篇文章。
- >
推拿
- >
自卑與超越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史學評論
- >
朝聞道
- >
姑媽的寶刀
- >
有舍有得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