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華陽國志(全二冊)精--中華經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譯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1161359
- 條形碼:9787101161359 ; 978-7-101-16135-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華陽國志(全二冊)精--中華經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譯 本書特色
1.方志之祖,創新方志寫作體例。 在方志編纂體例上,將歷史、地理、人物三者有機結合,比較完整地展示了古代西南地區的歷史風貌與文化全貌,在方志撰寫中具有開創之功和典范作用。 2.取材詳審,兼具史料與文學價值。 取材豐富詳盡,對于傳世文獻不迷信、不盲從。結合自身所見所聞所親歷,撰寫的兩晉蜀事,是極為珍貴的史料。語言典雅,具有很強的可讀性。 3.版本權威,注意吸收學界成果。 以廖寅題襟館本為底本,參校他本,版本權威。譯注中注意借鑒和吸收任乃強、劉琳等學者的校勘成果,以及學界*新的研究成果。 4.文獻考古,二重證據解讀巴蜀歷史。 秉承“三全”叢書體例,注釋疑難字詞、地域變遷、典章制度、人物生平。吸收*新的出土文獻和考古資料,用文獻與考古二重證據解讀巴蜀歷史文化。
華陽國志(全二冊)精--中華經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譯 內容簡介
《華陽國志》是我國現存較早且較完整的方志史書,比較完整地展示了古代西南地區的歷史風貌與文化全貌,為研究中國古代西南地方史和西南少數民族史以及巴蜀地區文明提供了重要史料,具有極高的史學價值。在體例上,將地理、歷史、人物三者有機結合,創新了方志的編纂體例。文字典雅,可讀性強。 本次推出的“三全本”《華陽國志》,以廖寅題襟館本為底本,充分吸收任乃強、劉琳等人的校勘成果,版本權威。在譯注時,特別注意吸收新資料、新成果,尤其是出土文獻和考古資料,用二重證據解讀巴蜀文明,以此拉近讀者與傳統古籍的距離。
華陽國志(全二冊)精--中華經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譯 目錄
上冊
前言
卷一 巴志
卷二 漢中志
卷三 蜀志
卷四 南中志
卷五 公孫述劉二牧志
卷六 劉先主志
卷七 劉后主志
下冊
卷八 大同志
卷九 李特雄期壽勢志
卷十上 先賢士女總贊上
蜀都士女
巴郡士女闕
卷十中 先賢士女總贊中
廣漢士女
犍為士女
卷十下 先賢士女總贊下
漢中士女
梓潼士女
卷十一 后賢志
卷十二 序志并士女目錄
序志
益梁寧三州先漢以來士女目錄
益梁寧三州三國兩晉以來人士目錄
附錄一 呂大防《華陽國志序》
附錄二 李???《重刊華陽國志序》
附錄三 題襟館本廖寅序
附錄四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華陽國志(全二冊)精--中華經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譯 節選
昔在唐堯,洪水滔天。鯀功無成,圣禹嗣興,導江疏河,百川蠲修,封殖天下,因古九囿,以置九州。仰稟參伐,俯壤華陽,黑水、江、漢為梁州。厥土青黎,厥田惟下上,厥賦惟下中,厥貢璆、鐵、銀、鏤、砮、磬、熊、羆、狐、貍、織皮。于是四隩既宅,九州攸同,六府孔修,庶土交正,厎慎財賦,成貢中國。蓋時雍之化,東被西漸矣。 會諸侯于會稽,執玉帛者萬國,巴、蜀往焉。周武王伐紂,實得巴、蜀之師,著乎《尚書》。巴師勇銳,歌舞以凌殷人,前徒倒戈,故世稱之曰“武王伐紂,前歌后舞”也。武王既克殷,以其宗姬封于巴,爵之以子。古者遠國雖大,爵不過子,故吳、楚及巴皆曰子。 其民質直好義,土風敦厚,有先民之流。故其詩曰:“川崖惟平,其稼多黍。旨酒嘉谷,可以養父。野惟阜丘,彼稷多有。嘉谷旨酒,可以養母。” 夫書契有五善:達道義,章法式,通古今,表功勛,而后旌賢能。恨璩才短,少無遠及,不早援翰執素,廣訪博咨,流離困瘵,方資腐帛于顛墻之下,求余光于灰塵之中,劘滅者多。故雖有所闕,猶愈于遺忘焉。 綜其理數,或以為西土險固,襟帶易守,世亂先違,道治后服,若吳、楚然。固逋逃必萃,奸雄窺覦。蓋帝王者統天理物,必居土中,德膺命運,非可資能恃險,以干常亂紀;雖饕竊名號,終于絕宗殄祀。何者?天命不可以詐詭而邀,神器不可以僥幸而取也。 夫恃險憑危,不階歷數,而能傳國垂世,所未有也。故公孫、劉氏以敗于前,而諸李踵之,覆亡于后。天人之際,存亡之術,可以為永鑒也;干運犯歷,破家喪國,可以為京觀也。 乾坤混始,樹君立王。天工人代,萬邦是望。明不二日,地不重皇。茍非其器,窮高必亢。濛濛后主,弗慮弗臧。負乘致寇,世業以喪。
華陽國志(全二冊)精--中華經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譯 作者簡介
著者常璩(約291—361),字道將,蜀郡江原縣小亭鄉(今四川崇州三江鎮)人。巴蜀名士,成漢末官至散騎常侍。桓溫伐蜀時,與中書監王嘏等勸李勢投降晉朝,被桓溫任為參軍。著有《華陽國志》、《漢之書》(又名《蜀李書》)等。 譯注者彭華,字印川,四川丹棱人,四川大學教授。出版《燕國八百年》《陰陽五行研究(先秦篇)》《民國巴蜀學術研究》《會通與建設:賀麟文化思想研究》《印川集:蜀學散論》等著作。
- >
經典常談
- >
莉莉和章魚
- >
自卑與超越
- >
隨園食單
- >
回憶愛瑪儂
- >
月亮虎
- >
推拿
- >
煙與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