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精)“口耳”之學:燕京札記(簽名鈐印本)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0877667
- 條形碼:9787510877667 ; 978-7-5108-7766-7
- 裝幀:精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精)“口耳”之學:燕京札記(簽名鈐印本) 本書特色
歷史之眼,是詩情,更是寫真。一個歷史的切片、剖面,實乃“歷史的厚瞬間(thick moment)”。它匯聚、顯現著全部的歷史,并賦予歷史以清晰紋理和蓬勃生機。這即“歷史的掌紋”本意。不以英雄為軸,而以常人抑或說“英雄性”為軸的學科史,也即搜索遺忘在故紙堆里無名呼聲的學科史,必然是復數、多聲部而飽含張力和五彩斑斕的。以此觀之,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李安宅的語言民俗學和文化社會學、黃石的社會學的民俗學都擲地有聲。不僅如此,在燕京大學名不見經傳、常年在圖書館一角蒙塵的諸多質優的畢業論文中,李素英的歌謠學、薛誠之的諺語學、楊文松的故事學、虞權的空間民俗學、邢炳南的民具學等,都使得現代中國民俗學與人文社會科學有著豐富、飽滿的位相和品位。
(精)“口耳”之學:燕京札記(簽名鈐印本) 內容簡介
本書是《“土著”之學:輔仁札記》的姊妹篇。作者選取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燕京大學關于民俗學研究的數篇本科和碩士畢業論文,包括李素英的歌謠學、薛誠之的諺語學、楊文松的故事學、虞權的空間民俗學、邢炳南的民具學等,這些并非出之于名家巨匠的優質論文,勾勒出了當時我國民俗學學科發展的斷代史,也為民俗學學科發展的歷史留下了清晰的掌紋。
(精)“口耳”之學:燕京札記(簽名鈐印本) 目錄
(精)“口耳”之學:燕京札記(簽名鈐印本) 作者簡介
岳永逸,四川劍閣人,民俗學者,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教授,兼任北京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著有《“土著”之學:輔仁札記》《以無形入有間:民俗學跨界行腳》《朝山》《都市中國的鄉土音聲:民俗、曲藝與心性》《行好:鄉土的邏輯與廟會》《老北京雜吧地:天橋的記憶與詮釋》和《憂郁的民俗學》等。主編有《非物質文化遺產學術精粹·表演藝術卷》《中國節日志·蒼巖山廟會》《中國節日志·妙峰山廟會》等。榮獲“騰訊·商報華文好書” 2015年度社科類好書獎、北京市第十四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等。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經典常談
- >
莉莉和章魚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山海經
- >
朝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