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古代埃及文獻萃編 (上、下)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2202778
- 條形碼:9787522202778 ; 978-7-5222-0277-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古代埃及文獻萃編 (上、下) 本書特色
新時代“一帶一路”古文明文獻萃編叢書不僅可以在學術上填補國內相關領域的空白,更為中國學者破解西方文化密碼提供了一把鑰匙,是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動力。 本書為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西方古代學術名著譯注》(19JJD770002)的階段性成果
古代埃及文獻萃編 (上、下) 內容簡介
本書為新時代“一帶一路”古文明文獻萃編叢書中的一本,分為上下兩冊。文獻是歷史研究的基礎。大量文獻為復原歷史悠久的古埃及文明提供了一手信息。本書精選翻譯的160多篇文獻,涉及神話傳說、王權制度、個人傳記、往來書信、司法訴訟、經濟活動、宗教儀式、教諭文學、故事文學、頌與詩歌等方面,表現出古埃及多種文獻的基本特征,展現出古埃及社會生活的豐富多彩,呈現出古埃及燦爛文明的很好貢獻。
古代埃及文獻萃編 (上、下) 目錄
序言
一 神話傳說
1.阿圖姆的創世
2.原始秩序的建立
3.人類的毀滅
4.孟菲斯神學
5.伊西斯和奈夫提斯的哀悼
6.荷魯斯與塞特之爭
二 王室文獻
1.帕勒摩石碑
2.斯尼弗魯的西奈銘文
3.胡夫的捐獻石碑
4.維西爾韋舍普塔墓銘文
5.珀辟二世塞德節銘文
6.阿西尤特三墓銘文
7.塞索斯特里斯三世的邊界石碑
8.奈菲爾霍特普國王的大阿拜多斯石碑
9.卡莫斯石碑
10.圖特摩斯一世的方尖碑銘文
11.哈特舍普蘇特女王的誕生與加冕浮雕和銘文
12.哈特舍普蘇特方尖碑銘文
13.關于運送哈特舍普蘇特方尖碑的浮雕和銘文
14.圖特摩斯三世的加冕銘文
15.圖特摩斯三世年鑒
16.圖特摩斯三世戰爭宴會和獻祭銘文
17.圖特摩斯四世夢碑
18.阿蒙霍特普三世圣甲蟲銘文
19.埃赫那吞的阿瑪爾那界碑
20.拉美西斯二世卡疊什戰役銘文和浮雕
21.卡爾納克神廟美楞普塔的利比亞戰爭銘文
22.美楞普塔利比亞戰爭以色列石碑
23.拉美西斯三世葬祭廟銘文與浮雕
24.哈里斯大紙草
25.國王庇伊的勝利石碑
26.國王普薩美提克二世的勝利石碑
27.國王涅克塔尼布一世的諾克拉提斯石碑
28.托勒密一世的總督碑
29.托勒密王朝在昔蘭尼的統治
30.羅塞達石碑
31.托勒密王朝晚期的村書吏任命文件
32.托勒密八世的遺囑
33.托勒密王朝時期的祭司任命文件
三 傳記銘文
1.梅藤傳記銘文
2.普塔舍普塞斯傳記銘文
3.諾姆長亨庫墓銘文
4.大臣烏尼傳
5.哈爾胡夫傳
6.塞梯傳記
……
四 往來書信
五 司法文獻
下冊
六 經濟文獻
1.王子內庫拉的遺囑
2.匿名官員的捐贈令
3.神廟獻祭物品名單
4.海普塞菲十份契約
5.奴隸與農業勞動
6.神廟獻祭與農業事件
7.遠征蓬特的浮雕和銘文
8.托勒密王朝的饑饉碑
9.托勒密王朝六一稅敕令
10.托勒密王朝稅收案件
11.托勒密王朝稅收紙草
12.神廟祭司什一稅收據
七 喪葬文獻
1.金字塔文選譯
2.木棺銘文選譯
3.私人石碑祭文(Ⅰ)
4.亡靈書選譯
5.私人石碑祭文(Ⅱ)
八 教諭文學
1.哈爾杰德夫教諭
2.對卡蓋姆尼的教諭
3.普塔霍特普教諭
4.對美里卡拉王的教諭
5.涅菲爾提預言
6.阿蒙尼姆赫特一世教諭
7.一個埃及賢人的訓誡
8.一個人與其靈魂的對話
9.對各種職業的諷刺
10.哈赫普拉-塞奈布的哀悼
11.效忠教諭
12.阿蒙納赫特的教諭
13.安尼教諭
14.阿蒙尼姆普教諭
九 故事文學
1.國王胡夫與魔法師的故事
2.船舶遇難水手的故事
3.牧羊人的傳說
4.辛努亥的故事
5.兩兄弟的傳說
6.遭遇厄運王子的傳說
7.溫阿蒙的報告
8.魔法師希霍爾
……
十 頌與詩歌
附錄一 古埃及年表
附錄二 古埃及度量衡
附錄三 古埃及歷法
主要參考文獻
古代埃及文獻萃編 (上、下) 節選
《古代埃及文明文獻萃編(套裝上下冊)》: 古埃及文明的文獻,以文字載體為標準,分為銘文文獻和紙草文獻。銘文文獻一般是指銘刻在神廟、墳墓、石碑、采石場礦井等石頭表面和象牙、木板、陶器碎片等上面的文獻。紙草文獻顧名思義就是書寫在紙莎草紙上的文獻。從內容上來看,古埃及文獻基本可以劃分為宗教文獻和世俗文獻兩大類。宗教文獻又可以劃分出很多類別,魔法文獻、金字塔文獻、棺木文獻、亡靈書等;世俗文獻也可以劃分出很多,例如傳記、書信、故事、詩歌等。 本書希望提供的文獻能夠盡可能地從整體上體現古埃及文明文獻的特征,因而沒有完全按照上述文獻劃分的類別安排文獻,而是按照文獻本身對于反應古埃及文明特征的重要性和特殊性進行分類,把160多篇文獻安排在十個欄目里。它們分別是神話傳說、王室文獻、傳記銘文、往來書信、司法文獻、經濟文獻、宗教文獻、教諭文學、故事文學、頌與詩歌。本書將在相應文獻的開篇部分做簡短說明,以闡明每類文獻本身的含義和其對于古埃及文明的意義以及該類文獻的基本特征等內容。由于篇幅和時間有限,本書沒有把科技文獻和節日歷法文獻包括進來,引以為憾,留待日后補充。 古埃及很多文獻存在殘缺,甚至有些重要文獻破損嚴重,這造成很多文本缺乏連貫性,甚至導致學者們關于相同文本的闡釋存在較大分歧。本書在翻譯文獻時,盡量展現文獻的本來面貌,對文獻中缺失的內容用“——”表示,對文獻中存在文字但意義不清的用“[—]”表示,對文獻中原本存在文字但后來被消除的文字用“[哈特舍普蘇特]”這樣的方式表示,對文本中破壞嚴重的、翻譯出來意義不大的內容用“……”表示,圓括號“()”里面的文字包括埃及學家在翻譯原文的過程中根據語法需要或為了行文完整而加上的文字,也包括譯者對前文做解釋的文字。 本書*初計劃全部根據象形文字原文進行翻譯,但由于時間緊促,大多文獻都從權威英文譯本轉譯成漢語。當然,本書少數文獻是直接從象形文字原文翻譯而來,為了展現古埃及文獻翻譯過程,也將象形文字原文、拉丁轉寫和漢語翻譯放在譯文中。和善行;穆特、孔蘇和底比斯的眾神。 拉美西斯三世的祈禱 大神即國王拉美西斯三世贊美這個神、他的偉大父親、眾神之王阿蒙一拉。阿蒙一拉是原初之神,是**個神,是自我生出者;阿蒙一拉支撐胳膊,舉起埃泰夫王冠,是萬物的創造者,使自己不被人民和神看見。國王說: 他的死亡 請聽我祈禱,哦,眾神之王;請聽我對你祈禱。哦,我來到你這里,我來到底比斯,你的神秘城市。你是眾神當中的神,你想象出眾神。你已經到“生命的領主”(即底比斯西岸)中休息,那是你榮耀的歸宿,在你的庭院面前(即面對卡爾納克神廟);因此我已經與眾神、來世的眾神結合起來,就像我的父親奧西里斯一樣。讓我的靈魂與眾神的靈魂相像,眾神在你那邊的永恒地平線上休息。把呼吸給予我的鼻子,把水給予我的靈魂。讓我吃貢品即你的神圣祭品。使我成為高貴的人,在你面前停留,就像偉大眾神、來世的眾神。祝愿我可以像他們那樣在你面前自由進出;把我的祭品呈現給我的卡,停留在永恒狀態。 回顧 我是大地上的國王,是活人的統治者;你把王冠戴在我的頭上;我被和平地帶到大宮殿;我懷著歡快的心情坐在你的御座上。正是你使我登上我父親的御座,正如你使荷魯斯登上奧西里斯的御座。我沒有壓制和剝奪其他地方的人們。我沒有違背你的命令,你把命令放在我的眼前。你把和平和心的滿意給予我的人們,每塊土地都在我面前崇拜我。我知道你作為國王做的極好的事情,我為你做了很多善事和偉大事跡。 美迪奈特·哈布神廟 我為你建筑了一座龐大的百萬年之屋,位于你面前的“生命之神”(底比斯西岸)的山上,用砂石、粗砂巖和黑色大理石建筑而成;大門用琥珀金和銅捶打而成。它的塔是用石頭建筑的,高聳入云,雕刻師用工具裝飾和銘刻,以陛下的偉大名字。我圍繞著它建筑了一道墻,用勞動力建筑起來,建筑了砂石坡道和塔。我在它前面挖了一個湖,充滿努恩之水(原始瀛水),像三角洲一樣種上樹木和植物。 神廟捐贈和設備 我用埃及各地的產品填充它的財寶:成千上萬的金子、銀子、各種昂貴的石頭。它的倉庫裝滿了大麥和小麥;它的土地、它的畜群,它們的數量就像海濱的沙子一樣多。我為它從南方之地和北方之地收稅。努比亞和扎伊來到它這里,帶來他們的關稅。它充滿了俘虜,你在九弓之地給予我的;它充滿了各個階層的人們,我是從數萬人中訓練出來的。我塑造了你的大雕像,把它放在中間;“阿蒙擁有永恒”是它的偉大名字;它裝飾著真正昂貴的石頭,就像地平線。當它出現的時候,人們在看到它時,非常高興。我用優質金子為它制作了餐桌容器;用銀子和銅制作了其他器皿,不計其數。我在你面前奉獻了大量神圣祭品,包括面包、葡萄酒、啤酒和肥鵝;大量牛、小公牛、小牛、母牛、白色羚羊和瞪羚在屠宰庭院里奉獻。 ……
古代埃及文獻萃編 (上、下) 作者簡介
郭子林,歷史學博士,畢業于北京師范大學。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歷史研究院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國歷史研究院科研規劃處處長,《歷史研究》副主編,兼任中國世界古代中世紀史研究會副秘書長等職。主要從事古代埃及史研究和世界古代史教學工作,在《歷史研究》《世界歷史》《史學理論研究》《史學集刊》《史學月刊》《世界宗教研究》等期刊發表學術論文近40篇,出版《古埃及托勒密王朝專制王權研究》等各類學術著作10多部。獲國家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劃(“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2015年)、2021年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2021年“萬人計劃”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中國社會科學院領軍人才等稱號。 楊共樂,北京師范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北京師范大學史學理論與史學史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高等學校歷史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北京市歷史學會會長,為國家“萬人計劃”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中國歷史研究院學術咨詢委員會委員。主要從事古代羅馬史、中外古史比較等領域的教學和研究工作。主編《“一帶一路”古文明書系》(六卷七冊)等;主要著作有:《早期絲綢之路探微》《羅馬社會經濟研究》《羅馬史綱要》。
- >
史學評論
- >
唐代進士錄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我與地壇
- >
回憶愛瑪儂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