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經典與闡釋:多維視野下的《新青年》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4954031
- 條形碼:9787564954031 ; 978-7-5649-5403-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經典與闡釋:多維視野下的《新青年》 內容簡介
本書通過對《新青年》文本及其相關資料廣泛、細致地閱讀和解讀,立足于歷史學的縱向發展過程進行考察,借助于社會學等多門學科的理論進行橫向剖析,力求從多維視野出發爬梳《新青年》林林總總的思想譜系。
經典與闡釋:多維視野下的《新青年》 目錄
**章 從知識經濟學的視角看《新青年》啟蒙情懷的生成
一、緣起:對《新青年》研究者的“事后”質疑
二、名刊:在現代性焦慮中生成
三、“金字招牌”:在文化品牌與商業品牌之間
第二章 “主撰”對《新青年》文化方向的
一、創刊期:從《青年雜志》到《新青年》
二、轉折期:從上海到北京
三、發展期:北京、上海與廣州的三角關系
第三章 “文白不爭”的歷史悲情:傳統母語的非正常死亡與現代漢語的失調——從文化社會學的視角看《新青年》現代性焦慮的殘酷
一、“文化”社會學:《新青年》導引的“文白不爭”
二、現代性焦慮:《新青年》“歷史”敘事的發生
三、歷史悲情的擴張:世界語的吊詭
四、現代性與傳統:歷史的循環
第四章 啟蒙的偏執(上):“內圣外王”與新文化元典思維模式的確立
一、中華文化元典精神與士人情懷
二、近代文化啟蒙與中國古典傳統
三、《新青年》:在《新民叢報》與《甲寅》雜志之間
四、在“政治的覺悟”與“倫理的覺悟”之間
五、倫理的政治化與政治的倫理化
第五章 啟蒙的偏執(中):陳獨秀領銜的新文化元典與“內圣外王”之生成
一、 與回歸:“新青年”時代的思想癥候
二、現代與傳統:陳獨秀領銜的啟蒙潮流
三、求同與存異:同人之間的思想互助
第六章 啟蒙的偏執(下):新文化元典與“內圣外王”的演繹
一、“內圣外王”的意義及其局限性
二、陳獨秀與尼采:個人化時代的精神個案
三、“人生真義”:“自利利他”平衡機制的再度傾斜
四、從人倫倫理到政黨倫理
第七章 “問題”與“主義”:兩種思想譜系的歷史演繹——從知識社會學的視角看《新青年》與《每周評論》的銜接
一、研究之研究:“問題與主義”之爭的學術之爭
二、“問題與主義”:思想文本的隱形格局
三、“導師”與“學生”:兩種知識體系的相對凸起
四、從學理型政治到政治型學理:“問題與主義”的歷史演繹
第八章 《新青年》:個人、社會與 關系的歷史考察
一、《新青年》之前個人與 關系的基本考察
二、《新青年》 的個人與社會關系的歷史考察
三、《新青年》同人思想譜系的哲學透視
四、《新青年》個人與 關系思想的集束與輻射
五、《新青年》思想譜系在中國思想 的閃斷與整合
第九章 現代性空間的開拓——從社會心理學視角看《新青年》對中國馬克思主義的追隨
一、“三反”:一個“超人”時代的到來
二、“超人”的渺茫:個人主義的困境
三、“人力車夫”:來自弱勢群體的心理感應
四、強權與公理:人道主義的變奏(Ⅰ)
五、強權與公理:人道主義的變奏(Ⅱ)
六、強權與公理:人道主義的變奏(Ⅲ)
七、“新理想主義”:強權的終結與公理的落定(Ⅰ)
八、“新理想主義”:強權的終結與公理的落定(Ⅱ)
九、“新理想主義”:強權的終結與公理的落定(Ⅲ)
第十章 《新青年》別論三題
一、“她”自何處來——現代女性指稱的源流考釋
二、“她”字之反對:對新文化運動的另一種觀察
三、標點符號:《新青年》 制的文化副產品
四、《新青年》為何坐失“左行橫迤”的良機
參考文獻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月亮虎
- >
經典常談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回憶愛瑪儂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月亮與六便士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