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趙慶元學術文存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7626980
- 條形碼:9787567626980 ; 978-7-5676-2698-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趙慶元學術文存 內容簡介
《趙慶元學術文存》為趙慶元教授所撰論文的選集,內容涉及對《三國演義》、《西游記》、《金瓶梅》、《紅樓夢》、《聊齋志異》等古典小說名著和《牡丹亭》、《竇娥冤》等古典戲曲名著的研究、分析和評價,對李贄、錢澄之、蒲松齡、張問陶、馮夢龍等明清時期文學大家思想藝術成就的探討和評價。
趙慶元學術文存 目錄
封建賢才的熱情頌歌——論《三國演義》的主題
試談諸葛亮形象的意義
論《三國演義》的浪漫主義
論《三國演義》的審美意象
讀《三國演義》札記三則
談《三國演義》的生態觀
談《三國演義》與領導心理學——從諸葛亮的領導活動談起
諸葛亮娶妻現象評說
簡論曹操的教育藝術
讀《西游記》新議
論《西游記》的人才觀
現實的,更是批判的:論《金瓶梅》
論《金瓶梅》寫性的特點與價值
論尤三姐
從“不說混帳話”到“沏碗龍井茶”
——論《紅樓夢》中的“黛玉之變”
山野劍臣蒲松齡
古代小說中的管理思想及其應用價值
李贄與安徽
簡論李贄對晚明皖南戲曲家的影響
錢澄之《田間詩集》評析
情真·詞達·氣暢·自然——錢澄之《田間文集》探析
從張問陶的愛情詩窺其對“性靈說”的繼承與發展
下編 作品賞析篇
古代悲劇的典范——關漢卿《竇娥冤》
意境深遠的喜劇片斷——王實甫《西廂記·長亭送別》
膾炙人口的散曲精品——馬致遠《天凈沙·秋思》
極不尋常的酒會——讀《青梅煮酒論英雄》
曲終始有雙星會——《劉玄德三顧革廬》簡析
描寫戰爭的千古絕唱——羅貫中《三國演義·赤壁之戰》
英雄智慧的頌歌——施耐庵《水滸全傳·智取生辰綱》
發人深思的精彩篇章——吳承恩《西游記·三打白骨精》
一致性與豐富性的統一——吳承恩《西游記·黑風山》
巧用激將意趣無窮——吳承恩《西游記·義激美猴王》
一出熱鬧有趣的活劇——論吳承恩《西游記·烏雞國》
情節曲折幻中寓真——吳承恩《西游記·真假猴王》
令人震撼的愛情悲歌——馮夢龍《杜十娘怒沉百寶箱》
春景與春情的互喚——湯顯祖《牡丹亭·游園》
刺世疾邪寓意深刻——蒲松齡《促織》
附一:說“咸淡”
附二:書是他心中的愛神——蔡元培與圖書館
編后記
趙慶元學術文存 節選
在封建社會里,妓女是貴人玩弄的對象、享樂的工具,也是妓院老鴇的“搖錢樹”。她們被侮辱、受損害,遭遇悲慘,卻往往被一般人看不起。小說中的杜十娘,有著和一般妓女相同的遭遇:她破瓜七年,接待過不少王孫公子,不斷送舊迎新,長期置身火坑。但是,作者并沒停留在對其遭遇的同情和憐憫上,而是以細致的描寫,突出展示其內在的美。 杜十娘是個誤落風塵花柳中的女子,她所受的精神上和肉體上的殘害,她在十余年歲月中所取得的相當豐富的人生經驗,她的“人”的心靈,使她厭惡與仇恨賣淫的“非人”生活,使她有著追求純潔、自由、幸福的生活的強烈要求。這不但使她愛憎分明,堅強不屈,也使她老練謹慎,機智聰明。她發現“李公子忠厚老實,甚有心向他”,與李公子“朝歡暮樂,終日相守,如夫婦一般,海誓山盟,各無他志。”當鴇母見李公子囊篋漸虛,手不應心,有打發他出院之心時,杜十娘卻“見他手頭愈短,心頭愈熱”,寧愿每日受鴇母叱責。鴇母曉得李甲囊無一文,采取了“逐客之計”,限李甲在十天內籌足三百兩銀子為杜十娘贖身,若到期不交,便“一頓孤拐”打出去。杜十娘將計就計,當晚便主動與李甲“議及贖身之事”。李甲說身無分文的實情,十娘讓他想法去借。他一連幾日沒借到,羞回院中,十娘便讓人把他找回來,自己拿出一半銀子來贖身。 經過兩人共同努力,如數湊齊銀子三百兩時,杜十娘歡天喜地,她對李甲說:“此銀一交,便當隨郎君去矣。”她一想到自己馬上可以過那自由幸福的“人”的生活了,心中是多么的喜悅,多么的得意!她高興時又擔心老鴇翻悔,堅定地對鴇母說道:“倘若媽媽失信不許,郎君持銀去,兒即刻自盡,恐那時人財兩失,悔之無及矣。”對于幸福的生活,純真的愛情,又表現得極為執著、堅決和大膽。 杜十娘為了未來,費盡了苦心,歷盡了艱難。然而,懦弱無能、封建倫理道德的俘虜李公子出賣了她,這對她是個毀滅性的打擊。她堅強地承受了,她不肯和卑污的社會勢力妥協,她不惜以死來反抗。以前她對李甲是關懷體貼,無微不至,極重情和義。如李甲被孫富說得心動,回船不快而睡,這時,十娘抱持公子于懷間,軟言撫慰道:“妾與郎君情好,已及二載,千辛萬苦,歷盡艱難,得有今日。然相從數千里,未曾哀戚。今將渡江,方圖百年歡笑,如何反起悲傷,必有其故。夫婦之間,死生相共,有事盡可商量,萬勿諱也。”可是,到李甲將出賣十娘的消息告訴她本人時,十娘即“放開兩手,冷笑一聲”,并譏諷地說:“為郎君畫此計者,此人乃大英雄也!郎君千金之資既得恢復,而妾歸他姓,又不致為行李之累……誠兩便之策也。”次日,天還未亮,即起身挑燈梳洗,她說:“今日之妝乃迎新送舊,非比尋常。”當于此時“微窺公子,欣欣似有喜色”,沒有悲傷無奈之意,十娘就準備毅然結束一切。她打開百寶箱,將箱中珠寶投入江中。她在痛罵孫富之后,沉痛地責備李甲說:“自遇郎君,山盟海誓,白骨不渝……誰知郎君相信不深,惑于浮議,中道見棄,負妾一片真心……妾守身如玉,恨郎眼內無珠……妾不負郎君,郎君自負妾耳!”說完,“抱持寶篋,向江心一跳”,將光輝的生命隨著純潔的愛情一同毀滅。 作品在全面揭示杜十娘外在美和內在美的過程中,極力渲染她的“情”。她對李甲的恩愛由“情”生,對李甲的怨恨因“情”起。為情,她歡樂愉快過,反抗斗爭過;*后,還是為了情而葬身江魚之腹。處在封建社會黑暗深淵中的青年女子,能有這樣的情操、毅力和氣概,是極為突出,極為可貴的。只要稍有人性者,誰都會愿意杜十娘得到勝利。可是,杜十娘置身于險惡的環境中,面對著滅絕人性的封建制度,她死了,她體現出來的美被毀滅了。 ……
趙慶元學術文存 作者簡介
趙慶元(1947-2005),安徽宿縣人。1972年至1974年在安徽師范大學中文系讀書,1978年至1980年在北京大學中文系進修。安徽師范大學文學院研究員,教授,碩士生導師。曾任安徽師范大學中文系主任、文學院院長、校圖書館館長、校黨委委員等職務,兼任《三國演義》學會理事。論著有《中國戲曲史論》、《演義成敗說三國》、《諸葛亮》、《中華藝術文化辭典》(合著)、《蔡元培傳》等10余部。
- >
唐代進士錄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莉莉和章魚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推拿
- >
李白與唐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