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銀行境外內部審計指南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1929259
- 條形碼:9787511929259 ; 978-7-5119-2925-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銀行境外內部審計指南 內容簡介
《銀行內部審計叢書》既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要加強對內部審計工作的指導和監督”指示的重要舉措,也是向新中國七十華誕的獻禮。該套叢書對于規范和代領銀行內部審計工作開展、創新審計方法手段、防范銀行業金融風險、加強內部控制體系建設、發揮好內部審計“第三道防線”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第四冊《銀行境外內部審計指南》主要是從銀行監管、內部審計流程、內部審計實務和管理四個模塊,介紹銀行境外內部審計工作開展經驗。
銀行境外內部審計指南 目錄
**章 概述
**節 境外銀行監管環境
第二節 全球銀行監管發展和趨勢
第二章 國際監管組織
**節 巴塞爾銀行監管委員會
第二節 金融行動特別工作組
第三節 歐洲聯盟
第四節 聯合國
第三章 美國監管要求
**節 主要監管機構介紹
第二節 對內部審計的監管要求
第三節 對主要業務的特別監管要求
第四節 監管處罰案例
第四章 新加坡監管要求
**節 主要監管機構介紹
第二節 對內部審計的監管要求
第三節 對主要業務的特別監管要求
第四節 監管處罰案例
第五章 英國監管要求
**節 主要監管機構介紹
第二節 對內部審計的監管要求
第三節 對主要業務的特別監管要求
第四節 監管處罰案例
第六章 德國監管要求
**節 主要監管機構介紹
第二節 對內部審計的監管要求
第三節 對主要業務的特別監管要求
第四節 監管處罰案例
第七章 中國香港地區監管要求
**節 主要監管機構介紹
第二節 對內部審計的監管要求
第三節 對主要業務的特別監管要求
第四節 監管處罰案例
第八章 我國對銀行跨境監管要求
**節 主要監管機構介紹
第二節 對境外機構管理的監管要求
第三節 對主要業務的特別監管要求
第四節 監管處罰案例
第二篇 流程篇
第九章 審計準備
**節 組建審計組
第二節 資料的收集
第三節 審前調查
第四節 編制審計方案
第五節 審前培訓
第六節 發送審計通知書
第十章 非現場審計
**節 開展銀行境外非現場審計的必要性
第二節 開展銀行境外非現場審計的環境
第三節 開展銀行境外非現場審計中的問題與對策
第十一章 現場審計
**節 現場審計工作流程
第二節 現場審計的方法和工具
第三節 現場審計的主要檢查內容
第四節 現場審計工作注意事項
第十二章 審計報告
**節 審計報告類型和內容
第二節 審計報告生成流程
第三節 審計報告對象和運用
第十三章 整改跟進
**節 整改跟進的主要內容和存在的主要問題
第二節 整改跟進的工作體系
第三篇 實務篇
第十四章 境外商業貸款審計
**節 商業貸款業務內部審計整體情況
第二節 結構融資產品
第三節 銀團貸款
第四節 雙邊貸款
第五節 擔保及承諾(表外)
第六節 個人貸款
第十五章 政策性銀行國際業務貸款的內部審計
**節 境外金融機構類國際業務貸款審計
第二節 主權類國際業務貸款審計
第三節 并購類國際業務貸款審計
第四節 項目融資類國際業務貸款審計
第五節 物品融資類國際業務貸款審計
第六節 流動資金類國際業務貸款審計
第十六章 貿易金融業務的內部審計
**節 貿易金融業務流程
第二節 貿易結算產品
第三節 貿易融資產品
第四節 保函產品
第五節 保理產品
第十七章 金融市場業務的內部審計
**節 貨幣市場業務
第二節 債券市場業務
第三節 外匯市場業務
第四節 衍生品及其他業務
第十八章 財務管理的內部審計
**節 預算管理審計
第二節 財務收支審計
第三節 固定資產審計
第四節 采購審計
第五節 會計核算審計
第六節 并表管理審計
第十九章 反洗錢合規的內部審計
**節 反洗錢內部控制體系建設
第二節 客戶身份識別與盡職調查
第三節 交易監控與報告
第四節 洗錢高風險領域風險管理
第五節 制裁合規風險管理
第二十章 信息科技內部審計
**節 信息科技治理
第二節 信息科技風險管理
第三節 信息安全管理審計
第四節 信息系統開發測試管理審計
第五節 信息科技運行管理審計
第六節 業務連續性管理審計
第七節 信息科技外包管理審計
第二十一章 境外代表處的內部審計
**節 境外代表處內部審計概要
第二節 境外代表處內部審計方式
第三節 境外代表處內部審計流程
第四節 審計內容及審計重點
第五節 境外代表處內部審計報告
第六節 典型案例
第四篇 管理篇
第二十二章 審計計劃管理
**節 審計計劃的制訂
第二節 審計計劃報批與執行
第三節 審計計劃的結果反饋
第二十三章 審計機構和人員管理
**節 審計機構管理
第二節 審計人員管理
第二十四章 審計項目質量控制
**節 審計項目質量控制概述
第二節 審計項目質量控制與改進
第二十五章 審計信息管理
**節 審計信息管理工作概述
第二節 審計信息的收集、報送與存儲
第三節 審計信息的加工
第四節 審計信息的利用與共享
后記
銀行境外內部審計指南 節選
《銀行境外內部審計指南/銀行內部審計叢書》: (三)整改監督協調機制不健全,整改不徹底 審計整改是被審計部門對審計意見予以落實的工作過程,需要各層級單位、各相關部門相互配合才能高效運作,需要管理層、職能部門以及業務部門通力合作才能實現。部門職責不清晰,缺乏明確的組織角色界定,部門間互相溝通、協調配合力度不夠,相互推諉,*終造成整改工作不順暢。督促審計整改遠比審計發現問題復雜得多,內部審計部門如果缺乏統籌思維,審計整改的合作機制不健全,審計整改工作由被審計部門或內部審計部門唱“獨角戲”,整改的實效將大打折扣,難以達到整改的力度和深度。 (四)內部審計質量存在瑕疵,審計建議缺乏可操作性 審計任務從審計目的開始,到實施審計工作、出具審計報告,再到整改形成一個循環機制,審計報告的質量無疑對提高審計成果的利用至關重要。如果審計報告只提出問題,沒有揭示出問題的實質要害,沒有從彌補漏洞等方面提出可操作性的意見,不根據客觀情況研究分析并提出建設性的審計建議,審計的更高層次就沒有體現出來,*終會加大審計整改的難度。 (五)缺乏對整改結果的客觀評價,監督問責處罰力度不到位,整改長效監督機制不健全 目前,雖然大多數單位內部審計部門建立了審計回訪、審計約談制度,對督促被審計部門落實審計整改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并未形成規范的審計整改質量評價標準,也缺乏對被審計單位的指導,甚至僅通過被審計部門報送書面整改報告后了解審計整改情況,對審計發現問題是否真正整改沒有確認核實。這導致有些內部審計難以對被審計部門的整改質量分出優劣,多用“較好”“基本完成”等模糊語言進行評價,缺乏定量數據和明確的評價標準來支撐。如果缺乏整改質量評價標準,很容易導致審計評價表面化、膚淺化;審計整改沒有得到客觀評價,被審計部門容易形成“改好改壞一個樣”的慣性思維,逐漸消極對待整改。 實踐中,多數單位通常沒有建立審計整改問責制度,或是建立的制度關于問責的規定過于原則,缺乏可操作性,內部審計很難依據審計發現的問題、審計整改措施及其落實情況,對被審計部門的相關責任人作出有說服力的追究問責,同時沒有通報監察、人力和財務等相關部門督促整改,無法形成監督合力,造成內部審計“監”而不“督”,跟蹤問效乏力,問責力度不夠,監督檢查不到位,造成整改的執行難以取得明顯效果。 對被審計部門落實審計整改情況考核力度不夠,引不起被審計部門的重視;審計整改追究問責力度不夠,責任機制沒有建立或不夠健全,對形成的損失和造成的影響沒有進行責任追究,削弱了審計查出問題的嚴肅性。審計發現問題一改了之,被審計部門違反規則的行為沒有受到懲戒,以致付出代價,形成“破窗效應”。執行力的不足和硬約束力的缺乏,給被審計部門提供了逃避整改的空間。 三、境外業務審計整改的難點 銀行境外機構要同時接受東道國和母國的共同監管,在全球監管日益加碼的環境下,我國銀行境外業務面臨的監管合規壓力也日漸突出。全球金融監管越來越審慎和嚴格,全球性、區域性監管新規不斷出臺,各國監管執法都在持續加碼,而且全球金融監管機構也日益形成了協同聯動機制。我國銀行境外機構的一些合規風險案件違反的往往是*基礎的合規事項,但所受到的處罰對中資機構的沖擊和影響卻是深遠的。2016年發布《中國銀監會關于進一步加強銀行業金融機構境外運營風險管理的通知》(銀監發[2016]5號),要求“銀行業金融機構應加強對境外業務發現問題的整改、問責和懲處力度;建立境外業務重大損失責任追究制度,制定責任認定標準,責任落實到人,強化責任約束”,要“進一步加強對銀行業金融機構境外業務的監督檢查,督促存在問題的機構加強整改,對違規的機構依法進行處罰”。做好對境外業務的監督檢查,及時督促其對存在的問題加強整改至關重要。境外業務的審計整改,除監管日漸趨緊以及前述整改跟進過程存在的主要問題外,鑒于境外業務的特殊性,還存在以下難點。 ……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煙與鏡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唐代進士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