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吳讓之節(jié)臨西狹頌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0840171
- 條形碼:9787550840171 ; 978-7-5508-4017-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吳讓之節(jié)臨西狹頌 內容簡介
《西狹頌》是著名的摩崖刻石,在“碑刻”大家族中,“碑”(狹義上的碑)與“摩崖刻石”雖同屬一類,但審美特色卻大不相同,這主要是因為它們的形制和制作方式不同。“摩崖刻石”即在表面不平整的山體表層鐫刻文字,山體復雜的構造和質地增加了鐫刻的難度。為避開堅硬的石質而脫離漢字應有的理性造型的情況時有發(fā)生,由此產(chǎn)生了一些客觀上用筆的誤差。所以,摩崖刻石除了要遵循漢字的構成原理之外,還要考慮到大自然的情況,這是“碑”類刻石所不需顧慮的。當然,也正是因為這一點,才使“摩崖”碑刻往往更有絢爛迷人的風采,給人們帶來一種意外之趣。再加上自然界的風化剝蝕,千余年前先人鑿刻痕跡已無蹤跡,只剩下一道道渾拙蒼茫、古樸奇詭的線條在交叉飛舞。所有這些實際上是作為客觀主體的“人”的創(chuàng)造性價值的深沉的外化。與之相比,在碑刻中,“人”的這種創(chuàng)造性價值的外化則更為鮮明,因為“碑”的制作條件比較優(yōu)越,相比于摩崖的高低不平,碑的表面是光滑平整的,線條的細微之處也可深入刻畫,另外其規(guī)整的形式也造就了均勻穩(wěn)妥的章法。 《西狹頌》全稱《漢武都太守漢陽河陽李翕西狹頌》,亦稱《李翕頌》《惠安西表》,位于甘肅成縣天井山棧道中。東漢靈帝建寧四年(一七一)六月十三日刻。《西狹頌》是為表彰李翕修治西狹險路之功績所刻。二十行,行二十字。清代書家、學者對《西狹頌》有著極高的評價。
- >
莉莉和章魚
- >
羅庸西南聯(lián)大授課錄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名家?guī)阕x魯迅:故事新編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回憶愛瑪儂
- >
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