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侯爵夫人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0047730
- 條形碼:9787550047730 ; 978-7-5500-4773-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侯爵夫人 本書特色
女文豪喬治·桑被世人稱為“女性自由與愛的先驅”,也是巴爾扎克時代*具風情、*另類的小說家。她所敘述的故事表達了自己對當時女性的見解,以及對她們的感受與體驗,通過理想主義色彩的筆觸來對抗法蘭西封建專制社會的骯臟與沉淪,鼓勵女性通過自己的勞動獲得自由與安逸,也贏得愛情與美滿的婚姻。
侯爵夫人 內容簡介
《侯爵夫人》一書收錄了法國女文豪喬治·桑的三部短篇小說代表作,其中《波麗娜》講述了女演員羅朗斯與少年時代的閨蜜波麗娜意外重逢后,卻與富家子弟蒙特日內產生了三角戀情,波麗娜未聽好友的勸阻*終步入了愛情的陷阱;《露克列茲婭·佛羅利亞妮》則是一段綺麗而危險的夏日戀曲,傲慢而脆弱的王子意外接觸到了隱世的善良婦人,并認定對方是自己的真命天女,與之展開了令人疲憊的情感糾葛;《侯爵夫人》通過年邁的侯爵夫人向來訪者講述了一段自己的青春往事,意外揭露了她與劇場演員萊里奧一段不為世俗所接受的動人情感……這些故事極具浪漫主義色彩,讀罷意味悠長,是經得起時間一再檢驗的經典佳作。
侯爵夫人 目錄
目錄
001 波麗娜
077 露克列茲婭·佛羅利亞妮
309 侯爵夫人
侯爵夫人 節選
樣章 侯爵夫人 文學作品里描寫的老婦人,一般都是睿智詭譎、妙趣橫生的人物。而德·R侯爵夫人卻不是精明的女人。與她來往的人如果不向她透露消息,她對外面的事便一無所知。據說,閱盡歲月的婦人深諳人情世故,眼光敏銳,巧于酬酢,說話知輕識重,極有分寸。而她卻相反,冒失唐突,胸無城府,率直有余,有時甚至到了厚顏的地步。她完全摧毀了我心目中舊時代侯爵夫人的形象。但她確實是侯爵夫人,她見識過路易十五的宮廷。既然她的性格與傳統印象中的侯爵夫人大相徑庭,我請讀者們不要通過她的故事去探究一個時代的風尚。我認為,任何時代、任何社會都是很難深切地了解,準確地描繪的。我絕對不參與此事,我只限于向你們講述各個時代、各個社會中,一些較突出的人與人之間友好關系的事件。 侯爵夫人并不善于與人交往。但我發現她對青年時代的往事有著驚人的記憶力,講述得也清楚明白。她與其他老人一樣,記不住前一天發生的事,對那些與自己的命運毫無直接影響的事件也漠不關心。 有些姿容甚佳卻非傾國傾城的美人兒,有些甚至談不上端莊勻稱的女人,她們若要與比自己美的女子爭妍斗艷,便不得不依仗智慧。而侯爵夫人不是這類美人。相反,她天生麗質,美若天仙。我見過她年輕時的肖像。她與所有的老婦人一般,也有虛榮心,把她的肖像擺放在房間明顯的位置。肖像中的她宛若一個活生生的女獵神、仙女,身穿虎皮花紋的緞子短上衣,雙袖鑲了花邊,綴了假發卷的秀發別著檀香木制的弓形發簪和半月形珠飾。好一幅令人嘆為觀止的美人畫,好一位令人贊嘆不已的女子。她身段頎長、苗條,棕色秀發,目如點漆,五官端莊秀麗,櫻唇緊抿,不露一絲笑意。據說,她的一雙纖手曾令朗巴爾的公主玉容失色。假若去掉花邊、綢緞,洗掉脂粉等點綴裝飾,她就是人們在樹林深處、山野間遇到的飄逸、高貴、輕盈伶俐,令人生出癲狂的愛,愛而不得便扼腕悲嘆的仙女。 可是侯爵夫人并無風流艷史。她本人也不諱言,社交界一致認為她欠缺才智。當時那些感覺麻木的男人固然喜愛女人的美貌,但他們更在意女人妖嬈的媚態。美色遠遜于她的女人們奪走了她所有的追求者。令人大惑不解的是,對此她似乎毫不介意。從她對我斷斷續續的講述中,我覺得她的心缺乏青春氣息,性格孤僻冷漠。可是我見她周圍的親友對這位老人相當親熱尊重,兒孫們繞于膝下,依戀不舍。她樂助親友且無矜夸之意。她為人坦率,曾公開承認從未愛過她的情人德·拉利厄斯。她的矛盾性格令人難以理解。 一天晚上,我看見她比平日顯得激動,一副郁郁寡歡、憂思滿懷的神色。 “我親愛的孩子,”她對我說,“德·拉利厄斯子爵患痛風剛剛去世。我與他相伴六十年自然極為悲痛。目睹一個活人奄奄一息,著實觸目驚心。不過,他年老體衰,去世倒也不奇怪。” “他高壽?” “八十四歲,我八十。可我的身子骨比他結實,我也許會比他長壽吧。何苦說這些話呢?我的幾個好友今年一個個去了,我又何必老想著我比他們年輕,比他們強壯呢。看著老友離去,我不免不寒而栗。” 我對她說:“難道這就是您對這位可憐的拉利厄斯寄托的全部哀思了?他可是愛了您六十年,雖抱怨您心腸硬,卻從不氣餒,一如既往地愛著您呀!他老人家真是情人的典范!如今可找不到這樣的人啦!” “得了吧,”侯爵夫人冷冷一笑,“這個男人動輒悲天憫人,愛發牢騷。其實他絕非不幸者,這是大家都了解的。” 看見侯爵夫人嘮嘮叨叨,我便提出一個又一個問題,打聽子爵與她的關系。以下就是我從她那兒聽到的頗為奇特的答話。 我親愛的孩子,我很清楚,你把我看成是個性情孤僻古怪、變化無常、寡情薄義的女人了。也許我就是這樣的人吧。我把我的故事說給你聽,把我從未向旁人披露的往事向你和盤托出,讓你作個判斷吧。你生活在沒有偏見的時代,也許你不會像我那樣,認為我的行為該受譴責。但不管你對我持什么樣的看法,我死之前總得有個人了解我。也許你會表示些許的同情憐憫,那將沖淡我因回憶引起的哀傷。 我是在圣西爾修道院長大的,修道院的教育內容偏狹,學不到什么有用的知識。我十六歲離開修道院,嫁給五十歲的德·R侯爵。我不敢抱怨,因為大家都祝賀我結了這門親。沒有財產的姑娘都羨慕我的命運。 我一向缺少心眼兒,那時的我更是個十足的笨蛋。修道院的教育使我原本麻木的頭腦變得更加遲鈍。離開修道院的時候,我愚蠢幼稚、單純無知——人們錯在不該把這些缺點視作我們的長處,因為它們常常毀了我們一生的幸福。 應付六個月的婚姻生活所需要的才智十分有限、偏狹。我沒有獲得對我有用的生活經驗。我沒有學會了解生活,卻學會了懷疑自己。整整一生我都帶著完全錯誤的想法,冥頑不化地進入社交圈子。 十六歲半時,我就成了寡婦。我的婆婆喜歡我的單純,待我還好,并勸我改嫁。當時我已懷孕,如果我給遺產的繼承人另找繼父,亡夫留給我的遺產就要轉給亡夫的父母兄弟。服喪期剛過,他們就把我引進社交界,讓一群追求者包圍我。當時我艷光照人,所有女人都夸贊我的相貌與身材,認為這是她們無法與我匹敵的。可我的丈夫,那個年老的、玩世不恭的登徒子卻始終蔑視我,諷刺我。他娶我的目的是為了有個名正言順的妻子。他留給我的是對婚姻的厭惡,我不打算再嫁。由于我對生活的無知,我以為天下的男人都是一路貨,全像我的亡夫一樣冷酷無情,慣會嘲弄人。他對我的冷漠甚至于愛撫都令我感到羞辱。我雖不聰明,但我很清楚,我的丈夫只是把偶發的肉欲發泄在一個美婦人身上,精神上卻毫無愛意。欲情消退后,我在他眼里依然是一個笨蛋,一個令他在公眾面前丟臉,他本想拋棄的女人。 初涉人世的痛苦體驗令我徹底地失望。也許我的心原不像現在這般冷漠的。如今它卻收緊了,滿盛著懷疑。我厭惡一切男人,他們向我致禮,我卻把好意看作歹意。我以為他們全都是騙子,為了做主宰女人命運的暴君不惜奴顏婢膝,我對他們長期懷有怨恨不滿的情緒。 一個不注重道德修養的人,道德必成問題。以*嚴格的道德要求來看,我并不貞潔。啊!為此我十分遺憾!我多么希望我擁有精神力量、信仰力量,去與欲情斗爭,賦予生活美麗的色彩!我缺少精神力量,它是如此蒼白!若能抑制激情,能斗爭,能像我目睹過的一些婦人那樣,從修道院出來后,憑著對宗教的虔誠,憑著抵抗外界誘惑的力量,數年如一日地保持祈禱,在世俗中保持理智與冷靜,我有什么東西是不肯付出的呢!我這個不幸的人哪,在這世上我能做些什么?我只能打扮打扮,在社交界露露面,只有厭倦。我毫無感情生活,沒有令我內疚悔恨的人與事,連恐懼也沒有。守護我的天使在酣睡,她并沒有保護我。圣母瑪麗亞與她的貞潔教義沒能安慰我,它們也毫無詩意可言。我也無須天神的保護:我不會遇到危險,我蔑視自己本該引以為榮的東西。 我要告訴你,當我發現我這個性冷淡的身心衰退者不愿去愛異性的時候,我責怪自己,也責怪別人。我把因男人的負情、自私、粗暴引起的反感訴之于女人們——敦促我挑個丈夫或情人的女人們,她們便譏笑我,說并非所有的男人都像我的老丈夫。他們也有難言之隱,應原諒他們的缺陷和不足。她們的勸說激起我的憤慨。聽到別的女人表達她們粗鄙的感情,我為自己是個女人而羞恥。我怒形于色,像瘋子般狂笑,這一刻我覺得我比她們要高貴得多。 然后,我痛苦地想到自己,厭倦嚙噬著我的心。別人的生活充實,我的生活空虛,無所事事,于是我自責,自責我那些不切實際的野心、荒唐的念頭。我開始相信這些嘻嘻哈哈的、識時務的女人對我說的話。她們懂得及時行樂,善于把握自己的命運。我發現是無知誤了我,我在制造空想。我夢想得到的世界根本不存在。忠實正直的男人、完美的男人是沒有的。總之,我自責自己犯的一切過失。而這些過失別人也對我犯過。 有些婦人希望我不久能聽從她們的箴言,也就是她們稱之為明智的勸告,于是她們暫且容忍我。甚至不止一個婦人對我寄予很大的期望,期望我的行為能替她們辯護。還有不止一個婦人,從原來的乖戾孤僻走入另一個極端,變得佻輕浮。這些人指望我同流合污,為千夫所指來抵銷她們的過失。 她們看到我已經二十歲依然不甘墮落,她們的指望終于落了空,于是便把我視作攻擊的活靶子,與她們的情人一道嘲笑我、捉弄我。他們擬定侮辱我的計劃,企圖征服我,誘惑我,以此作為他們*不道德的行動目標。上流社會的貴婦人一面浪笑著一面不知羞恥地策劃捉弄我的陰謀。鄉間自由不受約束的環境放任了這些惡行,我受到形形色色的猛烈攻擊。男人們向自己的情人許諾,一定要馴服我;女人們也支持她們的情人作誘惑我的嘗試。有些家庭主婦還自告奮勇,要借助酒宴麻醉我的理智。我的一些親戚朋友為了誘惑我,竟把我推薦給只配做我馬車夫的英俊男人。由于我胸無城府,向她們敞開過心扉,她們知道,我之所以能守身如玉,不是因為愛惜名聲,放不下舊情人,而是由于我對男人的不信任,對他們深惡痛絕。她們故意公開我的秘密,不顧我的內心飄忽不定,憂慮重重。她們肆無忌憚地四處宣揚我蔑視一切男人。沒有什么東西比這種感情更能傷害他們了。男人們寧可原諒女性的放蕩,不能容忍女人的蔑視。因此他們和這些女人一起厭惡我。他們尋上門來,目的只是為了滿足自己的報復心理,然后再來嘲弄我。在這群男男女女的臉上我看到的只有諷刺與偽善。我陰郁孤僻、憤世嫉俗的性情便與日俱增。 聰明的女人面對這一切,本應抱定主意,不屈不撓,堅決地與他們對抗,哪怕激起對手的狂怒,或者虔誠地投入宗教的懷抱,與貞節婦人的團體聯結起來——即使在那個時代這些團體中也不乏正派的人,可是我的性格不夠堅強,不能面對向我襲來得越來越猛烈的暴風雨。我孤軍奮戰,孤立無援,被人仇視,被人看輕。我的名譽淹沒在*可怕、*怪誕的事非之中。有這么一些淫蕩成性的女人,在故意接近我的時候,竟做出大驚小怪的樣子來,好像我是什么可怕的怪物。
侯爵夫人 作者簡介
喬治·桑(1804—1876),十九世紀法國小說家、劇作家、文學評論家,代表作有《安蒂亞娜》《康素愛蘿》《魔沼》等。雨果曾評價:“她在我們這個時代具有獨一無二的地位。特別是,其他偉人都是男子,唯獨她是女性。” 譯者:林珍妮,翻譯家,從事法語文學翻譯四十多年,譯有《巴黎圣母院》《高老頭》《小王子》《紅與黑》《格蘭特船長的兒女》《名人傳》等多部作品,曾被中國翻譯協會授予“資深翻譯家”榮譽稱號。
- >
隨園食單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山海經
- >
唐代進士錄
- >
月亮虎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