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醫入門必背歌訣
-
>
醫驗集要
-
>
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人體解剖學常用詞圖解(精裝)
-
>
神醫華佗(奇方妙治)
-
>
(精)河南古代醫家經驗輯
新安歙北程氏內科學術思想與臨證經驗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7343589
- 條形碼:9787117343589 ; 978-7-117-34358-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新安歙北程氏內科學術思想與臨證經驗 本書特色
中醫世家——新安歙北程氏內科學術思想與臨證治驗本書主要是新安歙北程氏內科多年來形成的學術思想以及對于內科雜病的認識與臨證經驗。本書內容精選,文字精練,評析精辟,取材具有廣、真、精、實的特點,融科學性與實用性為一爐。書中附有大量真實醫案,力爭做到重點突出、源流清晰和特色鮮明。
新安歙北程氏內科學術思想與臨證經驗 內容簡介
新安醫學是中國傳統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根植于徽文化沃土上的一朵中醫奇葩。新安醫學專科齊全,世代相傳,形成很多“家族鏈”,至今不息。其中新安歙北程氏內科歷史悠久,獨樹一幟,傳至今日,斯已十世。本書為新安歙北程氏內科醫家學術思想和內科雜病臨證經驗的總結,共分三部分。**部分為學術思想篇,主要介紹新安歙北程氏內科的概況和特點,包括歷代醫家的主要事跡,源遠流長的家族鏈、師承鏈;列舉程氏“顧護脾胃”“用藥輕靈”“以通為補”“從肝論治”“從瘀論治”等學術思想及其在臨床中的應用。第二部分為臨證治驗篇,分為九章,系統論述了多種內科及其他病證,并分別從病證認識、論治特色及驗案舉隅進行闡述。第三部分為衷中參西篇,介紹程氏治療現代常見病、多發病特色,對臨床用藥具有一定指導意義。
新安歙北程氏內科學術思想與臨證經驗 目錄
**章 新安醫學內科概要
**節 概述
第二節 學術思想
第三節 臨證特色
第二章 新安歙北程氏內科概要
**節 概述
第二節 學術思想
第三節 臨證特色
第四節 學術貢獻
第二部分 臨證治驗篇
**章 肺系病證
**節 感冒
第二節 咳嗽
第三節 哮病
第四節 喘證
第五節 肺癰
第六節 肺癆
第七節 肺脹
第二章 心系病證
**節 心悸
第二節 胸痹
第三節 不寐
第四節 心衰
第三章 脾胃病證
**節 胃脘痛
第二節 痞滿
第三節 噎膈
第四節 呃逆
第五節 腹痛
第六節 泄瀉
第七節 痢疾
第八節 便秘
第四章 肝膽病證
**節 脅痛
第二節 黃疸
第三節 積聚
第四節 鼓脹
第五節 頭痛
第六節 眩暈
第七節 中風
第五章 腎系病證
**節 水腫
第二節 淋證
第六章 氣血津液病證
**節 郁證
第二節 血證
第三節 痰飲
第四節 消渴
第五節 汗證
第六節 內傷發熱
第七節 虛勞
第七章 肢體經絡病證
**節 痹證
第二節 腰痛
……
第三部分 衷中參西篇
結語
主要參考文獻
新安歙北程氏內科學術思想與臨證經驗 節選
一、病因 本病確切的病因尚不明確,可能與患者身體狀態、心理應激、情緒問題、性格特質有關。 1.身體狀態工作過于繁忙、過度勞累等,容易誘發本病。 2.心理應激常常有過度擔心、緊張、害怕等心理,容易誘發本病。 3.情緒問題存在較為激烈的矛盾或沖突,比如與人吵架或慪氣等。 4.性格特質性格多疑,總對自身某些類似心臟病癥狀疑神疑鬼、過度憂慮,易患本病。 二、癥狀 常表現為各種心臟不適,例如心悸、呼吸困難、心前區痛,同時伴有自主神經功能紊亂的表現。 1.心悸是*常見的癥狀,患者可主觀感到心跳加快,并表示可聽見自己的心跳。 2.呼吸困難患者常感到空氣不足、呼吸不暢,會出現張口呼吸的表現,有時還會要求打開窗戶呼吸或要求吸氧。患者因長時間張口做深呼吸可并發頭暈、四肢發麻等呼吸性堿中毒表現。 3.心前區痛患者自覺胸悶胸痛,常常為針刺樣、刀割樣疼痛。 4.自主神經功能紊亂患者可出現失眠、多夢、焦慮、食欲減退、耳鳴多汗、尿頻、尿急等。 第二節中醫對本病的認識 中醫古籍中無“心臟神經癥”病名,結合本病的臨床表現,可將其歸于“心悸”“怔忡”“胸痹”等范疇。 第三節西醫治療 醫生在充分了解病史和病因之后,對患者解釋具體病情,樹立治療信心,采用以心理治療為主,輔以藥物治療的治療方法。 1.心理治療如向患者解答關于本病的性質以解除其顧慮,使其相信并無器質性心血管病,耐心詢問、了解患者生活、工作情況,并給予正確引導,鼓勵患者適當戶外運動,增加娛樂活動以調整心態等。 2.藥物治療可根據患者癥狀對癥選擇,如患者心率偏快,可予以β受體阻滯劑,如美托洛爾;若患者焦慮、睡眠障礙,可予以鎮靜劑口服,如艾司唑侖片、氯硝西泮等。 第四節中醫藥治療 一、證治體會 1.從五臟論治,以心、肝為主本病發病與五臟有關,主要責之于心、肝。心主神明,具有主宰五臟六腑、形體官竅等生命活動和意識、思維等精神活動的功能。該功能失調會引起失眠、多夢、神志不寧,甚至譫狂,或反應遲鈍、精神萎靡,甚則昏迷、不省人事等,還可影響其他臟腑的功能活動。肝主疏泄,喜條達惡抑郁,其功能正常,全身氣機疏通暢達,表現為心情舒暢,精神愉快,理智清朗,氣和志達,思維靈敏,血氣和平。如果肝失于疏泄,氣機不得條達舒暢,就會引起情志不暢,甚至抑郁、胸脅、乳房脹痛不適、胸悶、心悸、噯氣、吞酸、脘腹脹悶、失眠多夢、月經不調等。長期緊張或者情志過極,導致氣機失調,肝郁失于疏泄則耗傷肝血,血氣不行則瘀血停滯,心脈閉阻,氣血津液不能輸布,心失所養,則發為胸悶、頭暈目眩、煩躁焦慮、失眠多夢等癥狀。 程氏臨床治療本病倡導心肝同治。心主火,現代人生活工作壓力大,常以心火旺盛伴肝氣郁結為主,故選擇清心瀉火之中藥如穿心蓮、梔子、黃芩、黃連、竹葉等,配以疏肝解郁之品,如合歡皮、綠梅花、佛手、川楝子、香附、郁金等。 2.重視“雙心”治療雙心醫學又稱為行為心臟病學或心理心臟病學,主要研究和處理與情緒、社會環境及行為問題相關的心臟疾病。雙心疾病發病病理與中醫“心主血脈”“心主神明”理論相符。《景岳全書·郁證》言:“至若情志之郁則總由乎心,此因郁而病也。”心臟神經癥患者常伴有緊張、焦慮、抑郁、失眠、神經衰弱等癥狀,傳統治療更關注患者身體恢復,在情緒改善上的治療效果有限。程曉昱教授在看診時除傳統的醫療手段外,還考慮患者身心狀態,給予其必要的健康宣教,提供心理干預及冥想療法,以幫助患者減輕身體及心理壓力,有效緩解患者的不良情緒及心理負擔,提高治療效果及生存質量。 ……
新安歙北程氏內科學術思想與臨證經驗 作者簡介
程曉昱,主任醫師,醫學碩士,博士研究生導師,中醫世家。現任安徽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老年病中心心內科主任,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第二批優秀中醫臨床人才,安徽省名中醫。從事內科醫、教、研工作30余年,在中醫、中西醫結合診治心血管系統疾病方面積累了豐富經驗。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山海經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自卑與超越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