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四千年農夫 中國、朝鮮和日本的永續農業
-
>
(精)中華古樹名木(全2冊)
-
>
線辣椒優質高產栽培
-
>
生命的藝術:動物解剖學的神秘歷史之旅
-
>
正確使用農藥知識問答
-
>
龍眼譜:外二種
-
>
迷你花園:打造你的玻璃生態瓶
入侵粉蚧生物學及其防控 版權信息
- ISBN:9787030740199
- 條形碼:9787030740199 ; 978-7-03-074019-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入侵粉蚧生物學及其防控 內容簡介
粉蚧是一類具有重要國際檢疫意義的危險性害蟲,極易隨國際貿易活動攜帶入境并傳播擴散,已成為外來入侵昆蟲的強勢類群和口岸檢疫的防范重點。粉蚧類害蟲具有體形微小、隱蔽性強、形態特征相似、寄主范圍廣、繁殖速度快、適應性強等顯著入侵特征,口岸截獲量和截獲批次較多,易于入侵、定殖、擴張、暴發成災,檢疫處理及防控難度較大,對我國農林業生產、進出口貿易及生態環境構成巨大威脅。本書針對當前入侵粉蚧嚴重入侵危害的現狀,結合近期新研究進展,由我國從事入侵粉蚧研究優勢單位的眾多科技工作者一起編寫此書。
入侵粉蚧生物學及其防控 目錄
一、分類地位
二、起源與分布
(一)起源地
(二)分布
第二章 種類鑒別
一、形態鑒定
(一)粉蚧科模式圖及術語
(二)主要入侵粉蚧的形態特征
(三)入侵/潛在入侵粉蚧重要種及近似種檢索表
二、DNA條形碼鑒定
(一)粉蚧DNA條形碼鑒定基本要求
(二)粉蚧DNA條形碼鑒定方法
(三)DNA條形碼鑒定應用
第三章 生物學特性
一、扶桑綿粉蚧
(一)寄主范圍與危害
(二)生活史
(三)環境適應性
二、木瓜秀粉蚧
(一)寄主范圍與危害
(二)生活史
(三)環境適應性
三、新菠蘿灰粉蚧
(一)寄主范圍與危害
(二)生活史
(三)環境適應性
四、濕地松粉蚧
(一)寄主范圍與危害
(二)生活史
(三)環境適應性
五、大洋臀紋粉蚧
(一)寄主范圍與危害
(二)生活史
(三)環境適應性
六、南洋臀紋粉蚧
(一)寄主范圍與危害
(二)生活史
(三)環境適應性
七、石蒜綿粉蚧
(一)寄主范圍與危害
(二)生活史
(三)環境適應性
八、美地綿粉蚧
(一)寄主范圍與危害
(二)生活史
(三)環境適應性
九、杰克貝爾氏粉蚧
(一)寄主范圍與危害
(二)生活史
(三)環境適應性
十、馬纓丹綿粉蚧
(一)寄主范圍與危害
(二)生活史
(三)環境適應性
十一、日本臀紋粉蚧
(一)寄主范圍與危害
(二)生活史
(三)環境適應性
十二、榕樹粉蚧
(一)寄主范圍與危害
(二)生活史
(三)環境適應性
十三、真葡萄粉蚧
(一)寄主范圍與危害
(二)生活史
……
第四章 入侵機制與災變過程
第五章 預防與治理
參考文獻
附錄
入侵粉蚧生物學及其防控 作者簡介
周忠實,男,1976年11月出生,廣西宜州人,博士,研究員,博士研究生導師,現任國家農業生物安全科學中心副主任,國家“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十三五”和“十四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科技部人才推進計劃“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科英才計劃B類領軍人才,南繁生物安全與風險評估創新團隊首席科學家,中國農業科學院-廣西農業科學院科技創新工程協同創新任務技術總師。兼任中國昆蟲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昆蟲學會外來物種及檢疫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林學會森林昆蟲分會常務委員、中國植物保護學會生物入侵分會委員、中國植物保護學會生物防治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昆蟲學會生物防治專業委員會委員。擔任《生物安全學報》副主編,以及Frontiers in Physiology、Jacobs Journal of Agriculture、《植物保護學報》、《中國生物防治學報》和《環境昆蟲學報》等學術期刊編委。 1999年、2004年在廣西大學分別獲得植物保護專業學士學位、農業昆蟲與害蟲防治專業碩士學位,2007年在華南農業大學獲得農業昆蟲與害蟲防治專業博士學位,2007年7月進入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從事博士后研究,2009年6月博士后出站留所工作。長期從事外來入侵物種適應性與防控研究。先后主持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等20余項。發表論文120余篇,其中以首作者和通訊作者發表SCI論文50余篇;擔任《中國植物保護百科全書:生物安全卷》和《植物害蟲檢疫學》(教材)副主編,參編其他生物入侵領域著作5部;獲得國家發明專利授權20余件、國家實用新型專利授權7件;獲得省部級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1項(排名首位)、三等獎1項(排名第四),中國植物保護學會科學技術獎一等獎(排名第四)和中國農業科學院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排名第五);2013年榮獲中國昆蟲學會第六屆青年科學技術獎,2015年榮獲中國農業科學院金龍魚杰出青年獎,2017年榮獲中國植物保護學會第五屆青年科技獎和中國昆蟲學會第四屆優秀學會工作者獎。 齊國君,男,1985年1月出生,山東濰坊人,副研究員,碩士研究生導師,現任廣東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農業生物安全研究室主任、紅火蟻防控科技創新中心副主任,廣州市珠江科技新星獲得者。兼任廣東省紅火蟻防控技術指導專家組成員,中國植物保護學會青年工作委員會委員,中國昆蟲學會外來物種及檢疫專業委員會委員,廣東省外來入侵物種風險評估和監測預警創新團隊崗位專家,廣東省昆蟲學會理事,廣州市鄉村振興百團千人科技下鄉專家,廣州市青年鄉村振興促進會理事。 2006年在山東農業大學獲得植物保護專業學士學位,2009年在南京農業大學獲得農業昆蟲與害蟲防治專業碩士學位,2009年7月到廣東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工作。主要從事外來入侵物種風險評估、擴散機制及遷飛昆蟲災變預警研究。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子課題、國家公益性行業(農業)科研專項子課題、廣東省科技計劃項目、廣東省現代農業產業共性關鍵技術研發創新團隊建設項目、廣州市珠江科技新星專項等科研項目10余項。發表科技論文70余篇,其中以首作者和通訊作者發表論文40余篇;作為主編、副主編分別撰寫著作各1部,參與撰寫著作2部;獲得國家發明專利、國家實用新型專利授權及計算機軟件著作權30余件;獲得廣東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1項(排名第六),廣西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1項(排名第四),廣東省農業技術推廣獎二等獎3項(分別排名首位、第二、第三),中國植物保護學會科學技術獎二等獎1項(排名第二)。 呂要斌,男,1971年2月出生,山西沁水人,博士,研究員,現任浙江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與微生物研究所所長,浙江省“新世紀151人才工程”培養人員。兼任農業農村部植保生物技術重點實驗室主任、農業農村部外來生物入侵突發事件預警與風險評估咨詢委員會成員、中國植物保護學會理事、浙江省植物保護學會副理事長、浙江省應對氣候變化專家委員會委員。擔任《農藥學學報》、《浙江農業學報》和《環境昆蟲學報》編委。被聘為南京農業大學、浙江師范大學、中國計量大學、浙江農林大學等大學的研究生導師。 1992年在山西農業大學獲得森林保護專業學士學位,1995年在山西農業大學獲得昆蟲學專業碩士學位,2000年在華南農業大學獲得農業昆蟲與害蟲防治專業博士學位,2001-2002年在浙江大學植物保護博士后流動站進行博士后研究工作,2003年1月到浙江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與微生物研究所工作,2005-2006年參加中央組織部“博士服務團”赴四川省巴中市掛職市長助理。 長期從事入侵害蟲、經濟作物害蟲災變機制及綠色防控研究,在西花薊馬、扶桑綿粉蚧、紅火蟻、番茄潛葉蛾、草地貪夜蛾等重大入侵害蟲,以及花薊馬、棕櫚薊馬、小菜蛾、甜菜夜蛾等重要蔬菜害蟲的成災機制及防控技術研究領域取得了一批重要的科研成果。近10年,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浙江省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等各類項目10余項,在Ecology Letters等雜志發表論文130多篇(其中以首作者或通訊作者發表SCI論文45篇);獲得國家發明專利授權10件,薊馬高效引誘劑、小菜蛾區域性引誘劑、紅火蟻專用誘餌等多項害蟲綠色防控技術成功進行轉讓實現產業化;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1項(排名第六)、浙江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2項(排名首位)、浙江省自然科學學術獎一等獎1項(排名首位)。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朝聞道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唐代進士錄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