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上海花園動植物指南
-
>
世界鳥類百科圖鑒:亞洲鳥類/歐洲鳥類/非洲鳥類/澳洲鳥類(全五冊)
-
>
科壇趣話:科學、科學家與科學家精神
-
>
愛因斯坦在路上:科學偶像的旅行日記
-
>
不可思議的科學史
-
>
動物生活史
-
>
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全新修訂版)
被遺忘祖先的影子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8937061
- 條形碼:9787568937061 ; 978-7-5689-3706-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被遺忘祖先的影子 本書特色
享譽全球的科普大師、影響人類世界觀的科學家卡爾·薩根的代表作 探尋人類是誰、來自何方、緣何行至于此三大終極哲學問題 一部描繪人類在宇宙中坐標和如何長久與宇宙共存的巨著 暢銷30年的科普經典,《宇宙》的姊妹篇
被遺忘祖先的影子 內容簡介
本書基于生物學、遺傳學、進化論等方面的科學研究,用大量的小故事講述了人類的近親魚類、鳥類、爬行動物類、哺乳動物類如獼猴、黑猩猩、大猩猩、狒狒、猿等在爭奪社會等級地位、繁殖、道德發展、語言發展時的特征,讓我們看到人類起源的真相,找到人類存在的意義。對人類從微生物起源的探討,以及把人和野獸進行一番痛苦的比較,研究生命歷史、進化過程以及同住一個星球的其他生物的本質,才能知道擺在人類面前的幾條路中哪些走得通、哪些是不現實的冒進,才能為道德淪喪、環境惡化等世界難題找到出路。
被遺忘祖先的影子 目錄
**章 天上地下一個樣 …………………………………… 1
第二章 雪花落在了壁爐上………………………………… 9
第三章 “你是誰創造的?” …………………………… 21
第四章 泥土的福音………………………………………… 37
第五章 生命只是一個三個字母的單詞 ……………… 57
第六章 我們和他們………………………………………… 79
第七章 火光初現 …………………………………………… 99
第八章 性與死亡 ………………………………………… 117
第九章 多么薄的隔板 …………………………………… 131
第十章 倒數第二種補救方法——戰爭 ……………… 153
第十一章 統治與臣服 ……………………………………………………………… 169
第十二章 凱妮斯的故事…………………………………………………………… 185
第十三章 變化中的海洋…………………………………………………………… 203
第十四章 虛構的故事——黑幫 ………………………………………………… 219
第十五章 令人難堪的映像 ……………………………………………………… 227
第十六章 猿的生活 ………………………………………………………………… 251
第十七章 格正君心 ………………………………………………………………… 267
第十八章 獼猴里的阿基米德 …………………………………………………… 281
第十九章 何謂人 …………………………………………………………………… 299
第二十章 心中的野獸 ……………………………………………………………… 321
第二十一章 被遺忘祖先的影子 ………………………………………………… 343
后記 ……………………………………………………………………………………… 349
參考文獻 ………………………………………………………………………………… 351
被遺忘祖先的影子 節選
人類的近親繁殖 迄今為止,我們討論的每一個獨立的亞種群都很大,可能包括數千甚至 更多個體。 但賴特假想的關鍵步驟是:考慮一個不超過幾十個人的小群體。 它們傾向于近親繁殖。 幾代之后,除了親戚,還有誰可以與之交配? 所以在 考慮小種群的進化前景之前,先看看近親繁殖。 人類文化十分多樣。 在某些文化里,性行為須私密,吃喝很公開,而在 某些文化里則正好相反;有的文化中,晚輩和長輩住在一起,另一些地方則 出現晚輩遺棄甚至吃掉長輩的現象;有些學校制定了連蹣跚學步的孩子都必須遵守的嚴格規則,有些學校讓孩子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對待死者,有些 地方會選擇埋葬,有些地方會選擇焚燒,有些地方則選擇將其放在野外任鳥吃;有些地方用貝殼做貨幣,有些地方用金屬,有些地方則用紙,還有些地方 根本不用貨幣;有些人不信神,有些人只信一個神,有些人信很多神。 但所 有文化都憎惡亂倫。 避免亂倫是人類文化驚人的多樣性中少數不變的共同特征之一。 不 過,有時統治階級(還能是誰?)也有例外。 因為國王是神(至少也接近了), 因此只有其姊妹才足夠高貴,才配做配偶。 瑪雅和埃及的皇室,一代又一代 都是近親結婚,兄弟娶姐妹———據說,與外人發生性關系(當然不會被認可, 也不會留下記錄)減輕了這一行為的害處。 活下來的后代似乎并不明顯的 比普通的國王或者女王蠢笨。 埃及女王克里奧帕特拉———從官方記錄來 看,是祖先連續許多代亂倫交配的結果———無論用什么標準來看都才能出 眾。 歷史學家普盧塔克雖然沒說她有多么美艷無比,但是 只要她在場,你就無法抗拒。 她散發出迷人的魅力,她的一言 一行、一顰一笑無不讓人銷魂,她的聲音宛若琴音婉轉多情讓人癡 迷。 她可以在多種語言間切換自如,和野蠻人打交道,她幾乎不需 要翻譯。 她不僅精通埃及語、希臘語、拉丁語和馬其頓語、希伯來語、阿拉伯語, 還會講埃塞俄比亞人、敘利亞人、米底人、帕爾提亞人的語言,“以及更多”。 她被形容為“除了漢尼拔之外唯一能讓羅馬害怕的人”。 她生育了幾個非常 健康的孩子———雖然父親并不是她的兄弟。 其中之一是托勒密十五世愷 撒,他是利烏斯·愷撒的兒子,是埃及正式的國王(直到十七歲那年被羅 馬帝國未來的大帝屋大維殺害)。 盡管她的父母是近親,克里奧帕特拉似乎 沒有任何明顯的生理和智力缺陷。 然而,近親繁殖產生的基因缺陷是有統計學意義的,這種缺陷主要會造 成嬰兒和青少年的死亡(我們沒有關于瑪雅和埃及王室死嬰或在嬰兒期被 處死的情況的可信記錄)。 在許多動物和植物群體中(不是所有),有相當多的證據支持。 即使在有性繁殖的微生物中,亂倫也會導致幼體的死亡顯著 增加。 在動物園的近親交配中,40 種不同的哺乳動物后代的死亡率急劇上 ,盡管有些動物比其他動物更容易近親交配。 雄果蠅連續地和姊妹交配, 只有少數的后代在第 7 代存活下來。 狒狒表親之間的交配會導致嬰兒在出 生的**個月內死亡,這比父母不是近親的死亡概率高出 30%。 大多數正 常的近親繁殖植物,例如玉米,在持續的近親繁殖中會惡化,變得更小、更 瘦、更枯萎。 這就是我們搞雜交玉米的原因。 達爾文首先指出,許多植物同 時具有雄性和雌性部分,但它們不能輕易地與自己發生性關系(這種終極亂 倫禁忌被稱為自交不親和)。 許多動物(包括靈長目動物)都忌諱近親交配。 純種狗容易出現畸形和殘疾。 生物學家約翰·保羅·斯科特和約翰· L.富勒對五種狗進行了繁殖實驗,即人工選擇: 我們的實驗選用優良種畜,它們的祖上得冠的不在少數。 將 這些動物與它們的近親繁殖一到兩代時,發現每個品種都有嚴重 的缺陷。 ……可卡犬的選擇總是傾向前額寬闊、眼睛突出、發音“停止” 或鼻子和前額之間有角度的個體。 解剖檢查這些動物的大腦發現 它們表現出了輕微的腦積水,即在選擇頭骨形狀時,飼養者們意外 地選擇了一些有大腦缺陷的個體。 除此之外,在大多數品系中,即 使在近乎理想的照料條件下,也只有大約 50%的母犬能夠養育正 常、健康的幼崽。 在其他犬種中,這種缺陷相當常見。 在有限的現代人類亂倫的數據中也發現了類似的遺傳缺陷。 **代表 親結婚導致的嬰兒死亡率僅上升 60%。 但在 20 世紀 60 年代中期密歇根的 一項研究里,將 18 個兄妹和父女亂倫生下的孩子與對照組的非亂倫交配的 孩子進行比較,大多數亂倫生下的孩子(十八個中有十一個)在出生后的 6 個月內死亡,或表現出嚴重的缺陷——包括嚴重的智力遲鈍———而在父母 或他們的家庭中沒有發現這種缺陷的家族史。 其余的孩子似乎在智力和其他方面都很正常,被推薦收養。 對照組無一例死亡或送福利院。 與其他動 物亂倫相比,人類的這些死亡率和發病率似乎很高,這或許和科學家在人類 亂倫行為及后果方面投入更多研究有關。 反復近親繁殖的危險似乎如此明顯,可以有把握地得出結論:未經批準 的性行為,即埃及王室成員與外人孕育,一定在克利奧帕特拉的直系祖先中 發生了。 近親婚姻,經過幾代人就會導致死亡,不死至少也誕生不了這位歷 史傳聞中的埃及艷后。 但是一代異交可以發揮很大的作用,來抵消以前近 親繁殖的害處。 對非常小的群體而言,近親繁殖是一種特別危險的現象,因為在這些群 體中,近親繁殖很難避免。 如果一個新的非致命突變發生在某個個體中,它 要么消失(比如,其攜帶者沒有后代),要么幾代之后就會出現在幾乎所有的 個體中,即使它有一點不適應。 這就是為什么現在大多數男性的睪酮偏高; 沖突以及由此導致的負面后果不斷給社會造成危害;不少青少年未得到應 有的照顧。 人類已經偏離了*佳適應;如果近親繁殖普遍化,可能人類會 絕后。 假如近親繁殖不那么危險,你也許會認為小群體會導致基因頻率發生 一系列變化,一開始并不具有適應性,但是將來某個時候就會產生適應性。 如果群體很小,新的變異或者基因編碼中新的字母和序列的組合在幾代之 后就能在整個群體中繁衍開來。 自然界不停進行著新的隨機實驗,這些實 在大規模群體中難以實現。 實驗結果證明,群體總會從*佳的適應狀態 迅速偏移。 雌性黑猩猩撫養后代的本能 母親和成年女兒分開覓食幾個小時,它們相遇時可能只是互 相看著對方,咕噥幾聲。 如果分開 一周或更長,它們可能會發出咕 噥聲或興奮地小聲尖叫,互相擁抱,然后坐下來好好梳理一番。 雌性黑猩猩和幼崽有著深厚的感情紐帶,而青少年和成年雄性似乎對 等級制度和性著迷。 青年黑猩猩喜歡打著鬧騰。 嬰兒如果發現自己離開了 母親的視線,就會嗚咽尖叫。 如果母親受到攻擊,它的孩子會去幫助它,反 之亦然。 兄弟姐妹可能會在它們的一生中相互表現出特殊、深切的關心。 如果母親在孩子長大之前就去世,它的兄弟姐妹會照顧幼兒,這種情況很常 見。 特殊情況下,即使不是近親,不論何種性別的黑猩猩都會冒著生命危險 去幫助別人。 狩獵或巡邏時,雄性之間親密關系顯而易見。 顯然,在黑猩猩 社會中,文明、友愛甚至利他的行為是存在的,在睪酮水平較低的時候尤其 明顯。 盡管有等級制度,成年雄性很多時候仍是獨自一人。 在它們的**個 或兩個孩子出生后,大多數雌性會與他人共度一生。 因此,雌性能夠磨練出 必需的精細社會技能。 通常猴子和猿類一次只能生一個孩子。 除了發情 期,雌性都會和孩子們在一起,這對下一代至關重要。 之前提到,沒有被成 年猩猩定期照顧、護理、擁抱、愛撫和梳理的猿和猴子長大后可能會存在社 交障礙、性無能,成為糟糕的父母。 雌性不是天生就知道如何成為稱職的母親,它們是跟著稱職的母親學 會的。 因此每一代母親在孩子身上需要投入大量時間,幼崽五六歲才斷奶, 十歲左右進入青春期。 它們在斷奶前無法照顧自己。 不過,它們很擅長抓著母親的毛發,倒掛在在母親的腹部和胸部。 哺乳期黑猩猩母親隨時需要 哺乳嬰兒,頻率是每小時幾次,此時她們通常是不育的,對男性也沒有吸引 力。 這種現象被稱為“哺乳期乏情”。 沒有雄性不斷地與她們發生性關系, 她們可以花更多時間陪伴孩子。 黑猩猩母親很少使用體罰,嬰兒通過密切觀察年長的雄性榜樣學習傳 統的威脅技能。 幼小的雄性很快學著恐嚇雌性,但這可能需要一些努力,因 為雌性,尤其是地位高的雌性,不太喜歡被一些自以為是的年輕黑猩猩欺 負。 但它的母親可能會幫助他恐嚇別的黑猩猩。 成年之前,幾乎每個雄性 都能得到所有雌性的順從。 還未斷奶的雄性幼崽,包括那些離斷奶還有幾 年的幼年黑猩猩,通常會成功地與成年雌性交配。 青春期的雄性小心翼翼 地模仿成年雄性(例如,模仿它們恐嚇別人時表現出每一個細微動作),希望 成為它們的學徒和助手,在它們面前會表現得緊張、順從和有上進心。 它們 在尋找讓自己崇拜的英雄。 有時候,一個被成年雄性黑猩猩殘酷毆打過的 青少年黑猩猩會離開母親,跟隨侵略者到處游歷,隱忍不發,渴望在某個未 來和光榮的時候被再次接受。 從人類視角看黑猩猩的社會等級 從人類的視角看,黑猩猩的社會生活有許多噩夢般的繁榮。 盡管黑暗, 人類卻一點也不覺陌生。 很多野生雄性群體充斥著等級制度、血腥打斗和 無愛的性行為。 這個社會是占支配地位的雄性、順從的雌性、各懷鬼胎的下 屬、對等級制度尊卑有別的強烈渴望、用當前的恩惠換取未來的忠誠、幾乎 泛濫的暴力、保護費以及對所有成年雌性的性剝削的結合,它與專制君主、 獨裁者、軍閥、各國官僚、幫派、有組織犯罪以及歷史上不少被定性為“偉大” 的人物的真實一面有不少相似之處。 黑猩猩的恐怖日常生活讓我們想起了歷史上相似的事件。 在報紙上, 在現代通俗小說中,在*古老文明的編年史和宗教經典里,在歐里庇得斯和 莎士比亞的悲劇中,我們發現人類社會和黑猩猩一樣糟糕。 伊波利特·泰納以莎士比亞戲劇為基礎的人性把“人”定義為: 一種神經機器,受情緒控制,容易產生幻覺,被無節制的激情 驅使,本質上很不理智…… 被恒定和復雜的環境隨機引向痛苦、犯 罪、瘋狂和死亡。 我們不是黑猩猩的后代(反之亦然),因此沒有必要探究人和黑猩猩有 什么共同特征。 但它們與我們的關系如此密切,所以不妨合理猜測我們有 許多相同的遺傳傾向,也許我們在努力抑制這些傾向,指引人類走上其他的 道路,但這些遺傳傾向無疑仍在我們體內燃燒。 我們被人類社會制定的規 則所約束。 假設放松規則,就可以看到是什么一直在心底翻騰和發酵。 在 法律與文明、語言與情感的優雅外表下,在非凡的成就背后,我們與黑猩猩 究竟有多大不同? 在一系列遺傳傾向上,人類社會設置了一種標準,允許一些遺傳傾向可 以完全表達,一些只能部分表達,另一些幾乎不能表達。 在女性與男性擁有 相當的政治權力的文化中,很少或根本不存在強奸這回事。 無論對強奸的 遺傳傾向有多強烈,社會平等是一種非常有效的解毒劑。 社會結構的不同 可以引發許多不同的人類傾向。 總 結 黑猩猩社會大多數成員都遵循一套獨特的規則生活:服從地位更高的 個體;雌性順從雄性;關心父母,愛護孩子;有某種“愛國主義”情操,保衛族 群不受外來侵犯;分享食物;憎惡亂倫。 但就目前所知,它們沒有法律,沒有 石碑,沒有神圣的典籍以規定行為準則。 然而,它們之間有某種類似道德規 范的東西在起作用。 人類對這種道德規范十分熟悉,且從目前來看,兩者相 差無幾。
被遺忘祖先的影子 作者簡介
卡爾·薩根(Carl Sagan,1934-1996)是美國天文學家,也是享譽全球的科普大師。曾任美國康奈爾大學行星研究中心主任,長期參與美國的太空探測計劃,在行星物理學等領域取得了許多重要成果。第2709號小行星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 20世紀80年代他主持拍攝了13集電視片《宇宙》,獲得巨大成功,被譯成十多種語言在幾十個國家上映。其同名圖書《宇宙》長期雄霸《紐約時報》暢銷書榜首,全球銷量達上百萬冊,另一本經典《暗淡藍點》也是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薩根善于用通俗優美的語言解釋深奧的科學原理。他一生共創作了數十部作品,其中《伊甸園的飛龍》榮獲美國文學與新聞著作的獎勵——普利策獎,其他著作多次獲得雨果獎、艾美獎、阿西莫夫獎等重量級獎項。 此外,他還獲得過美國天文學會的“突出貢獻獎”和美國國家科學院的“公共福利獎”。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我與地壇
- >
煙與鏡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朝聞道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