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先秦史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2098094
- 條形碼:9787502098094 ; 978-7-5020-9809-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先秦史 本書特色
本書是張蔭麟先生 的專著,是作者受聘編寫的高中歷史教材的一部分。作者對東漢前的中國歷史作了較為嚴格的選擇和取舍,不做繁冗的考據,不做深奧的論述,把前人的研究成果和自己的觀點融會貫通,用講故事的方式將復雜多變的歷史在不失嚴謹的前提下化作簡明生動的敘述,寫出秦漢時王朝的 迭、社會的變遷、思想的碰撞及歷史進程中若干重大人物的活動,凸顯了“社會的變遷,思想的貢獻和若干重大人物的性格”。全書章節安排簡要得當,文字運用簡潔活潑,思想表述透徹通達,隨時流露出作者的才情與用心。被譽為“歷史教科書中 的一本'創作'”, 是一本別具一格的通史讀物。
先秦史 內容簡介
《先秦史》講述了從夏商時期到戰國末期的歷史大事件和思想文化變遷。張蔭麟先生依據自己獨特的歷史觀,對先秦史實做了客觀的取舍,將自己的思想熔煉其中,用講故事的方式敘述出來,充分展現了其高妙才情。全書章節安排得當,語言活潑,通俗易懂,是非常適合大眾閱讀的史學佳作。
先秦史 目錄
【目錄】
**章 中國史黎明期的大勢
**節 商代文化
第二節 夏商大事及以前之傳說
第三節 周朝的興起
第四節 周代與外族
第二章 周代的封建社會
**節 封建帝國的組織
第二節 奴隸
第三節 庶民
第四節 都邑與商業
第五節 家庭
第六節 士
第七節 宗教
第八節 卿大夫
第九節 封建組織的崩潰
第三章 霸國與霸業
**節 楚的興起
第二節 齊的興起(附宋)
第三節 晉楚爭霸
第四節 吳越代興
第五節 鄭子產
第四章 孔子及其時世
**節 魯國的特色
第二節 孔子的先世與孔子的人格
第三節 孔子與其時世
第四節 孔子與政治
第五節 孔子與教育
第六節 孔子的晚年
第五章 戰國時代的政治與社會
**節 三晉及田齊的興起
第二節 魏文侯李克吳起
第三節 秦的變法
第四節 經濟的進步與戰爭的變質
第五節 國際局面的變遷
第六章 戰國時代的思潮
**節 新知識階級的興起
第二節 墨子
第三節 墨子與墨家
第四節 孟子許行及周官
第五節 楊朱陳仲莊周惠施老子
第六節 鄒衍荀卿韓非
附 錄
老子生后孔子百余年之說質疑
評李泰棻《西周史征》(附:李泰棻君來函)
評孫曜《春秋時代之世族》
《孟子》所述古田制釋義
《春秋》“初稅畝”釋義
評近人對于中國古史之討論(古史決疑錄之一)
先秦史 節選
【試讀】 第三章 霸國與霸業 第三節 晉楚爭霸 桓公的霸業是靠本來強盛的齊國做基礎的。當他稱霸的時代,晉國和秦國先后又在締構強國的規模,晉國在準備一個接替桓公的霸主降臨,秦國在給未來比霸業更宏大的事業鋪路。話分兩頭,先講晉國。 晉始封時都于唐(今太原縣北),在汾水的上游;其后至遲過了三個半世紀,已遷都絳(今翼城縣),在汾水的下游。晉人開拓的路徑是很明顯的。不過遷絳后許久他們還未曾占有汾水流域的全部,當汾水的中游還梗著一個與晉同姓的霍國,當汾水將近入河的地方還礙著一個也與晉同姓的耿國,前 745年晉君把絳都西南百多里外的曲沃,分給他的兄弟,建立了一個強宗。此后晉國實際分裂為二。曲沃越來越盛,晉國越來越衰,它們間的仇隙也越來越大。這對抗的局面終結于前 679 年曲沃武公滅晉并且拿所得的寶器向周王買取正式的冊封。老髦的武公,受封后兩年,便一瞑不視,遺下新拼合的大國給他的兒子獻公去粘綴、鑲補。 獻公即位于齊桓公十年(前 676 年),死于桓公三十五年。他二十六年的統治給晉國換一副面目。他重新修筑了絳都的城郭;把武公的一軍擴充為二軍。他滅霍、滅耿、滅魏、滅虞、滅虢,使晉國的境土不獨包括了整個的汾水流域,并且遠跖到大河以南。但獻公*重要的事業還不止此。卻說武公滅晉后,自然把他的公族盡力芟鋤,免遺后患。我們可以想象晉國這番復合之后,它的氏室必定滅了許多,但在曲沃一方,自從始封以來公子公孫們新立的氏室為數也不少。獻公即位不久,便設法收拾他們。他**步挑撥其中較窮的,使與“富子”為仇,然后利用前者去打倒后者。第二步,他讓殘余的宗子同住一邑,好意地給他們營宮室,筑城郭;*后更好意地派大兵去保衛他們,結果,他們的性命都不保。于是晉國的公族只剩下獻公的一些兒子。及獻公死,諸子爭立。勝利者鑒于前車,也顧不得什么父子之情,把所有長成而沒有繼位資格的公子都遣派到各外國居住,此后的一長期中,公子居外,沿為定例。在這種制度之下,遇著君死而太子未定,或君死而太子幼弱的當兒,君權自然失落在異姓的卿大夫手里。失落容易,收復卻難。這種制度的成立便是日后“六卿專晉” “三家分晉”的預兆。話說回來,獻公夷滅群宗后,晉國的力量一時集中在公室;加以他憑藉“險而多馬”的晉土,整軍經武,兼弱攻昧,已積貯了向外爭霸的潛能。可惜他晚年沉迷女色,不大振作,又廢嫡立庶,釀成身后一場大亂,繼他的兒孫又都是下等材料。晉國的霸業還要留待他和狄女所生的公子重耳,就是那在外漂流十九年,周歷八國,備嘗艱難險阻,到六十多歲才得位的晉文公。
先秦史 作者簡介
張蔭麟,號素癡,廣東東莞人,20世紀著名歷史學家,受到梁啟超、陳寅恪等多位大師的高度贊賞。1929年畢業于清華學校,公費赴美留學,回國后輾轉任教于清華大學、西南聯大、浙江大學。曾發表《老子生后孔子百余年之說質疑》等多篇具有影響力的史學論文,著作有《中國史綱》。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推拿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