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創造力神經科學 版權信息
- ISBN:9787572235641
- 條形碼:9787572235641 ; 978-7-5722-3564-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創造力神經科學 本書特色
這本書適合心理學愛好者閱讀,有利于幫助他們了解人類神奇的創造力背后的奧秘。如果閱讀者有一定的心理學和神經科學的知識基礎,將能夠更好地理解這本書中的內容。當然,這本書特別適合從事創造力研究的專業人士閱讀,它可以作為一部不錯的參考書,幫助研究者系統了解本領域研究的進展,并從中發現新穎的研究課題。
創造力神經科學 內容簡介
腦科學前沿譯叢引進翻譯國際腦科學前沿研究成果,以期進一步推動我國腦科學事業的發展,為建設世界科技強國貢獻力量。譯叢由我國腦科學領域著名學者中國心理學會理事長李紅、北京大學麥戈文大腦研究所教授周曉林、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部部長羅躍嘉領銜翻譯。本書為譯叢的其中一冊,作者安娜?亞伯拉罕利用神經科學的工具來揭示創造力這一廣闊而復雜的領域和其他重要問題的答案。深入介紹了創造性思維的復雜運作方式,解釋了當我們在創造性模式和非創造性模式下運作時,我們的大腦會發生什么。本書展示了創造力神經科學領域的國際領先水平研究成果,對于揭示腦科學研究的發展方向、培養未來的科學人才等方面具有積極的作用。
創造力神經科學 目錄
1.1 認識創造力
1.2 創造力的定義
1.3 正確理解“適宜性”
1.4 識別或評估創造力的挑戰
1.5 創造力的目的
第2章 如何評估創造力?
2.1 創造力研究方法
2.2 創造力評估:基于“人”的測量
2.3 創造力評估:基于“過程”的測量
2.4 創造力評估:基于“產品”的方法
2.5 需要進一步考慮的問題
第3章 創造力的認知解釋
3.1 創造力研究方式
3.2 聚焦于個體差異
3.3 聚焦于個體內部動態
3.4 創造性認知:相關活動
3.5 需要進一步考慮的問題
第4章 創造力的大腦全局解釋
4.1 創造力的生理學方法
4.2 雙因素模型
4.3 多因素模型
4.4 總結
第5章 創造力的大腦局部解釋
5.1 創造力的局部研究方法
5.2 “大腦到過程”的解釋
5.3 “過程到大腦”的解釋
5.4 局部解釋的批判性評價
第6章 創造力研究中的神經科學方法
6.1 繪制大腦圖譜:大體解剖、電活動和血流
6.2 功能成像的方法
6.3 結構神經成像方法
6.4 腦電圖方法(EEG)
6.5 神經調控方法
6.6 未來需要進一步討論的問題
第7章 創造力神經科學研究中的獨特問題
7.1 問題?什么問題?
7.2 試次問題
7.3 受試者反應的問題
7.4 實驗任務的問題
7.5 人群的問題
7.6 效度問題
7.7 如何處理這些問題?
第8章 音樂創造力
8.1 音樂和樂感
8.2 音樂知覺
8.3 音樂表演
8.4 音樂創作
8.5 音樂即興創作
8.6 音樂和大腦可塑性
第9章 文學創造力
9.1 言語和文學創造力
9.2 文學創造力:因素、過程和階段
9.3 言語和大腦
9.4 文學創造力與大腦
9.5 需進一步思考的問題
第10章 視覺藝術創造力
10.1 視覺藝術和大腦可塑性
10.2 視覺藝術創造力中的信息加工
10.3 視覺藝術創造力與健康大腦
10.4 視覺藝術創造力與腦損傷
10.5 需進一步研究的問題
第11章 運動創造力
11.1 運動中的創造力:它真的存在嗎?
11.2 心理學和神經科學中的相關概念
11.3 舞蹈
11.4 運動
第12章 科學創造力
12.1 科學創造力受到忽視
12.2 與科學創造力相關的心理操作
12.3 科學創造力的理論觀點
12.4 需要進一步關注的問題
附錄
參考文獻
索引
后記
創造力神經科學 作者簡介
郝寧,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華東師范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副院長,上海市“曙光學者”,中國教育學會學校教育心理學分會理事,上海市心理學會理事。,安娜?亞伯拉罕是英國利茲貝克特社會科學學院的心理學教授。她是皇家藝術學會、薩爾茨堡全球研討會和高等教育學院的研究員。她還是國際小說和虛構研究學會、美國心理科學協會、認知神經科學學會、美國心理學會第10分部:美學、創造力和藝術心理學學會的成員。她主編了2015年出版的《瘋狂與創造力》,并撰寫了大量關于人類想象力的著作。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姑媽的寶刀
- >
隨園食單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