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中國古代國家制度體系的延續與價值初探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3084598
- 條形碼:9787513084598 ; 978-7-5130-8459-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古代國家制度體系的延續與價值初探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研究傳統國家治理理念與體系對當代國家治理的意見、價值及其相互關系,探究新時代國家治理體系的傳統根基和歷史底色。全書共分七章,**章為學術綜述和研究設想;第二章為中國共產黨人對歷史文化傳統與國家治理的關系的論述,包括傳統的意義、價值及轉化的路徑,這是本書進行研究的根本遵循;第三章,論述了中國傳統治理體系的形成、結構、特征及所取得的成就;第四章,論述傳統治理體系中的重要制度如何演化、轉變和影響今天的制度;第五章,論述了傳統治國理念的觀念結構、意義系統以及今古之變,探索這些理念在今天仍然發揮著的持續性影響;第六章,論述中國傳統國家治理體系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的路徑;第七章,從學理上反思近代以來仰視西方、貶低中國的態度傾向,重新審視中國,構建制度自信,進而發掘中國的治理體系的優良傳統,構建超越西方的治國理念和制度體系,從而邁向充滿制度自信的國家治理新時代。
中國古代國家制度體系的延續與價值初探 目錄
目錄
導論
一、研究緣起
二、研究范圍
三、理論基礎
四、研究設想
**章中國傳統國家治理體系的形成、結構與成就
一、中國傳統國家治理體系的形成
(一)傳統國家治理體系的形成過程
(二)春秋戰國時期在政治結構上的突破
(三)秦漢之際的制度變遷
二、中國傳統國家治理結構的研究
(一)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日本學者的研究
(二)西方學者的研究
(三)改革開放后中國學者的研究
(四)傳統國家治理結構概觀
三、中國傳統國家治理體系的特征與成就
(一)中國傳統國家治理體系的特征
(二)中國傳統國家治理體系的成就
第二章中國傳統國家治理理念在當代的弘揚與新生
一、“天下”“新天下主義”與人類命運共同體
(一)“天下”觀念的源流
(二)“天下”觀念的內涵
(三)天下秩序的崩解與民族國家意識的形成
(四)“新天下主義”
(五)天下觀念與人類命運共同體
二、“為公”與中國共產黨的宗旨
(一)“公”的含義
(二)“天下為公”
(三)克己奉公
(四)“公,平分也”
三、“民本”與人民當家作主
(一)民本理念的源流
(二)民本思想的含義
(三)民本理念的理論局限與制度困境
(四)民本理念的價值與轉化
四、傳統德治理念、以德治國與政德建設
(一)“德治”的含義
(二)傳統德治的困境
(三)德治的價值與新生
第三章中國傳統國家治理體系在當代的延續與演生
一、“大一統”傳統與現代民族國家構建
(一)“大一統”國家形態
(二)國家政權的領導者
(三)郡縣制度與單一制國家
二、文官行政制度
(一)傳統文官制度的理性化程度
(二)流程式分工
(三)監察制度
三、科舉制度、社會流動與賢能政治
(一)科舉制度的優點
(二)科舉制度、社會流動與國家治理
(三)科舉制度的傳播與對世界的影響
(四)科舉制度的當代價值
四、鄉村自治傳統與村民自治制度
(一)中國的鄉村自治傳統
(二)改革開放以來村民自治制度的重建
第四章祛魅與超越:打破迷思與構建自信
一、當代中國制度自信構建的現狀與困境
(一)制度自信的內涵
(二)當前制度自信構建的現狀與困境
二、祛魅與超越:打破對西方政治理念和制度的迷思
(一)西方文化優越觀的確立:由蔑視到仰視
(二)反思現代性與反對西方文化霸權:由仰視到平視
(三)對西式民主制的反思
三、中國道路、中國學派與制度自信
(一)確立自主的國家治理發展道路
(二)構建本土化的國家治理學說
(三)高貴的競賽:今天我們如何面對西方
第五章重新發現中國:構建制度自信的深厚根基
一、近代以來激烈反傳統主義的形成與發展
(一)救亡圖存與反傳統意識的萌生
(二)“中國意識的危機”
二、近代的文化保守主義傳統與文化自覺意識的產生
(一)近代中國的文化保守主義傳統
(二)西方學者對中國文明的推崇與期望
(三)新時期文化自覺意識的產生
三、超越自我貶低的認識范式
(一)西方的“中華帝國專制說”的形成與發展
(二)“中華帝國專制說”在中國的傳播及由此引起的反思
四、重思傳統治理資源
(一)“中國式的民主政治”
(二)“華夏治理秩序”
(三)“混合政體”
五、以傳統治理資源構建制度自信
(一)創造性轉化:制度建設和國家治理現代化的內在邏輯
(二)中國之為中國:歷史傳統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
(三)對話與超越:以傳統治理資源構建獨特的價值與制度體系
參考文獻
中國古代國家制度體系的延續與價值初探 作者簡介
屈會濤,山東濟寧人,1982年生,華東師范大學中國古代史專業博士,就職于山東交通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教研室主任。主要從事“形勢與政策”課的教學工作。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古代政治文化與制度、濟南城市文化。近年來主持和參與省部各類課題多項,發表學術論文多篇,出版專著2部,教材2部。
- >
朝聞道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史學評論
- >
隨園食單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唐代進士錄
- >
莉莉和章魚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