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南北朝選官制度與文運興變(全二冊)精/孫寶著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1159271
- 條形碼:9787101159271 ; 978-7-101-15927-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南北朝選官制度與文運興變(全二冊)精/孫寶著 內容簡介
南北朝文官銓選與文人息息相關,兩者的聯系具有客觀性和普遍性。南北朝文人除少數方外文士終身未仕外,大多集作家、官員、思想者、士林名流、鄉邦領袖等多重身份于一身,在儒家進取價值體系復振與世俗官本位觀念驅使下,士人一般都會通過仕前教育的知識、技能儲備,然后接受官方資格審察、薦舉、銓選、策試、復審,繼而具備候補官員的資格,直至*終釋褐起家。入仕之后,同樣還要接受聘期考核、遷轉升降的官場歷練。文人任官的地點與任期決定此人遷徙的地域、路線、滯留時間,也決定其鄉國意識、文學的地域性特征。另外,文人上下級公私關系構成其人際交往、社交活動的內容,繼而決定其文學表現的內容。其任官性質、職屬范圍決定其公文性質、文體特征,甚至可以固化其創作類型;任官期間的群體交往,又決定文士文學創作的集團性,乃至可以發展為文壇的風尚性指標。可以說,選官制度是透析南北朝文人、文運的關鍵性鑰匙。本書總結了南北朝選官制度與文學關聯的內外緣由及表現,充分揭示南北朝選官制度的類型及文教動機、銓選程序與官場生態及士人心態的內在關聯,并對南北朝銓選制度、官署運作、選官文化對文學的影響進行專題研究。南北朝選官制度承續漢晉舊制,又拓展新的制度功能,通過對世族政治、士格官習、文氣風尚的滲透與耦合,形成了這一時期頗具特色的“選官-文學”混合體,并對后世文壇格局演進、文尚批判與轉換、文論范疇增擴等方面產生深遠影響。
南北朝選官制度與文運興變(全二冊)精/孫寶著 目錄
緒論
**節 研究現狀、思路及意義
第二節 南北朝仕歷文人的歷時分布與“官-集”類型
第三節 南北朝選官的開啟與“官樣文學”的發生
上編 南朝文官銓選與文學書寫
**章 南朝尚書省銓選與文事活動
**節 南朝尚書機構文學化表達及其士林效應
第二節 南朝尚書官的來源、選任及其文事活動
第二章 中書舍人、中書侍郎選拔與南朝文學
**節 南朝中書舍人的選任、遷轉及其文事活動
第二節 南朝中書侍郎的選任、遷轉及其文事活動
第三章 侍中、黃門侍郎、散騎官選任與南朝文學
**節 南朝侍中選任、遷轉及其文事活動
第二節 南朝黃門侍郎選任、遷轉及其文事活動
第三節 南朝散騎官選任、功能及其文事活動
第四章 南朝東宮、藩府銓選及其文學表現
**節 南朝東宮文官銓選的文學導向及其表現
第二節 南朝王國、藩府文官銓選的文學書寫及其表現
第五章 南朝國子祭酒、太常銓選與文教、禮制類文學主題
**節 南朝國子祭酒選任與文教類文學主題
第二節 南朝太常選任與禮制類文學主題
中編 北朝文官銓任與文運演進
**章 北魏文官培育、銓選與文運變遷
**節 北魏學官建制與文官培育
第二節 中央學官銓授的文士化傾向與北魏文運振起
第二章 東魏、北齊文官銓任與文風演變
**節 學官、禮職分立與東魏、北齊文風畸變
第二節 中央文樞王言撰制與魏、齊文運承變
第三章 西魏、北周文官選任與文運變遷
**節 中央文樞運作與西魏、北周文質興革
第二節 帝師選任與北周文教建制
……
下編 南北朝選官文化及其對文壇的映射
結語
主要參考文獻
后記
南北朝選官制度與文運興變(全二冊)精/孫寶著 作者簡介
孫寶,山東淄博人。文學博士、博士后,曲阜師范大學孔子文化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泰山學者青年專家,威斯康星大學亞洲語言文化系訪問學者。主要從事漢魏晉南北朝儒學、官制與文學互動研究。在《文學遺產》《文史哲》等學術刊物發表論文50余篇,出版專著《儒學嬗變與魏晉文風建構》,點校、整理《嚴可均集》《儀禮集說》《徐有貞集》等多種。
- >
二體千字文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姑媽的寶刀
- >
隨園食單
- >
回憶愛瑪儂
- >
月亮與六便士
- >
自卑與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