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人是機器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011389
- 條形碼:9787100011389 ; 978-7-100-01138-9
- 裝幀:6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人是機器 本書特色
我館歷來重視移譯世界各國學術名著。從五十年代起,更致力于翻譯出版馬克思主義誕生以前的古典學術著作,同時適當介紹當代具有定評的各派代表作品。幸賴著譯界鼎力襄助,三十年來印行不下三百余種。我們確信只有用人類創造的全部知識財富來豐富自己的頭腦,才能夠建成現代化的社會主義社會。這些書籍所蘊藏的思想財富和學術價值,為學人所熟知,毋需贅述。這些譯本過去以單行本印行,難見系統,匯編為叢書,才能相得益彰,蔚為大觀,既便于研讀查考,又利于文化積累。為此,我們從1981年至2000年先后分九輯印行了名著三百六十余種。現繼續編印第十輯。到2004年底出版至四百種。今后在積累單本著作的基礎上仍將陸續以名著版印行。由于采用原紙型,譯文末能重新校訂,體例也不完全統一,凡是原來譯本可用的序跋,都一仍其舊,個別序跋予以訂正或刪除。讀書界完全懂得要用正確的分析態度去研讀這些著作,汲取其對我有用的精華,剔除其不合時宜的糟粕,這一點也無需我們多說。希望海內外讀書界、著譯界給我們批評、建議,幫助我們把這套叢書出好。
人是機器 內容簡介
本書的翻譯是由北京大學哲學系外國哲學史教研室組織的。
人是機器 節選
《人是機器(漢譯名著本)》: 因此,自然造出我們來,原是為了使我們在動物之下;或者至少是為了這樣才更顯示出教育的奇跡,只有教育才把我們從動物的水平拉上來,終于使我們高出動物之上。但是我們能不能把這份榮譽給予聾子、先天盲人、白癡、瘋子、野蠻人或在森林里和野獸一起長大的人,給予那些由于抑郁成性而喪失想象能力的人,總而言之,給予這一切只表現*低本能的人形獸類呢?不能,所有這些有軀體而沒有精神的人,是沒有資格在野獸之外自成一類的。 我們并不打算掩飾人們能夠提出來的反對意見,他們不贊成我們的想法,認為人和動物是有先天的區別的。人們說,在人里面有一種自然的法則,一種善惡的良知,它是動物的心里所沒有的。 但是這種相反的主張,或者不如說這種意見,有沒有經驗的根據呢?沒有這種根據,一個哲學家是可以完全不理睬的。我們有沒有任何經驗使我們不得不相信,只有人才受到某一種靈明的照耀,這種靈明是其他一切動物所沒有的?如果這樣的經驗根本不存在,我們就沒有根據可以知道動物或者甚至別人心里的情況,正像另一方面我們沒有法子不感受我們自己的內在感覺一樣。我們知道我們在思想,并且知道我們在悔恨:因為一種內在的感覺迫使我們清楚地意識到這一點。但是要判斷別人是不是也悔恨,我們自己心里的這種感覺就是不夠的了。就是因為這個,在判斷別人的時候,一定要憑著他的說話,或是憑著我們自己在經歷同樣思想或同樣痛苦的時候在我們自己身上所觀察到的那些舉動和外部表情。 但是要斷定根本不說話的動物是不是具有這種自然的法則,那就必須憑著我剛才所說的外部表情,假如有這些表情存在的話。事實似乎證明這些表情是存在的。一只狗,如果在主人的逗弄下咬了主人,會表現出很悔恨的樣子;我們看它垂頭喪氣,不敢見人;一種畏葸退縮的神情似乎表示自己做錯了。歷史又告訴我們一只獅子的著名例子,有一次在它盛怒之下把一個人放到它面前去,它認出這是它的恩人,不肯撕食他。但愿我們人類也能經常表現這樣的感恩,也這樣懂得尊重人道!那時候,我們就再不用害怕那些忘恩負義之徒,也不用害怕那些蹂躪人類、真正戕害自然法則的戰爭了。 但是一種動物,既然從自然得到了一種如此成熟、如此聰明的本能,在它的活動能力所達到和所允許的范圍內能夠判斷、聯系、推動和思考;一種動物,受到恩惠會來親近,受到虐待會避開去找一個較好的主人;一種動物,既然具有和我們的機體相似的機體組織,能做同樣的活動,有著同樣的情感,同樣的痛苦,同樣的快樂,只是因為想象能力的大小和神經纖維的精粗不同而在敏銳程度上有所不同:這樣的一種動物豈不明白地表示它是知道自己的過錯和我們的過錯,懂得善惡,總之,是能夠對它自己的行為有所意識的嗎?它的心靈既然和我們的心靈一樣,感受同樣的快樂,同樣的苦痛,同樣的煩惱,當它看到它的同類被殺戮,或者當它自己殘忍地殺戮了自己的同類之后,能漠然地絲毫不感覺厭惡和難受么?懂得了這一點,我們就不難懂得這里所說的那種寶貴的天賦絕不是動物們所沒有的了,因為既然有很多明顯的表情說明動物不單是有心智的,并且也是有悔恨的感情的,那么為什么我們不可以設想:這些動物,這些幾乎和我們一樣十全十美的機器,也和我們一樣是造出來為了思維和感覺自然的呢? 希望大家不要向我提出反對說,動物大多數是些兇惡的猛獸,對于自己所作的惡是漠然無動于衷的;因為難道是所有的人都能很好地分辨善惡?我們人類也有兇惡的品性,情形和在獸類里是一樣的。有些人養成了違犯自然法則的野蠻的習慣,就不像初犯的、還沒有被習慣的力量弄成殘酷無情的人那樣感到痛苦。動物和人也一樣,動物和人都可以因為氣質不同而兇惡的程度不同,并且會因為四周同類的影響而發生變化,增加或減少兇惡的程度。但是一個和善的、馴良的動物,如果和其他同樣和善、馴良的動物生活在一起,并且吃的東西也很清淡,就會極端厭惡屠殺和血食;如果吃了血食它會從內心感到羞慚;所不同的也許只是一點,就是在它們是一切首先服從需要、快樂和生活上的安適,并且在這方面它們的滿足和享受也比我們大得多,因此它們的悔恨和羞惡感看來就應該不像我們的那樣敏銳、顯著;這是因為我們的處境和需要和它們不同。習慣也和快感一樣,會麻痹甚至窒息羞惡感。 但是我愿意暫時假定我弄錯了;幾乎所有的人在這個問題上都犯了錯誤而唯獨我一個人是對的,這似乎說不通吧;好,我同意大家的意見——認為動物,即使*出色的動物,也是不懂得道德上的是非和善惡的,認為動物對于別人對它的關心照顧是絲毫沒有記憶的,認為動物對于自身的道德是沒有絲毫感覺的,例如我方才講到的那個大家都講過的獅子,就一點不記得它在一種比一切獅子、老虎和熊還更不人道的場合里,曾經不愿意吃掉一個在它暴怒時送到它面前來的人;而我們的同胞們互相攻打,瑞士人打瑞士人,兄弟們打兄弟們,彼此認識,互相捕捉,互相殺戮,卻一點也沒有羞恥悔恨的感覺,因為有個什么王公在給錢叫他們屠殺;總而言之,我假定這個自然的法則是動物們所不曾賦有的——可是這又會得出什么結論呢?人并不是用什么更貴重的料子捏出來的;自然只用了一種同樣的面粉團子,它只是以不同的方式變化了這面粉團子的酵料而已。因此,如果說動物能夠違犯我所說的那種內在感覺而沒有悔恨,或者說動物根本沒有這種內在的感覺,那就必須說,人的情形也和它一樣;什么自然的法則和關于自然的法則所發表的一切高論,都一起完蛋吧!整個動物界將一律都沒有那自然的法則。 ……
人是機器 作者簡介
朱里安·奧弗魯·德·拉·梅特里(Julien Dffray de Le Mettrie,1709—1751),18世紀法國啟蒙思想家、哲學家、無神論者、醫生。他以自然科學為根據,提出自己的唯物主義觀點。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二體千字文
- >
推拿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史學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