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周口地域文化 版權信息
- ISBN:9787040595420
- 條形碼:9787040595420 ; 978-7-04-059542-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周口地域文化 內容簡介
周口地域文化是中華傳統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歷史悠遠,內涵豐富。本書分為十一個專題,從大處著眼,細節入手,分別介紹了周口的盤古女媧創世文化、伏羲文化、老子文化、漕運文化、戲曲文化、碑刻文化、紅色文化和歷史地理、文學淵源和教育傳統,對周口地域文化進行了系統的梳理和研究。從地域特色文化與中華民族精神相結合的角度,展現了周口地域文化的豐厚底蘊和深層內涵。使用和學習本書,不僅能加深對優秀地域文化的了解,還能從中體悟周口這片土地上孕育的博大精深的哲學思想和可歌可泣的家國情懷,從而不斷增強對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
周口地域文化 目錄
**節 周口地域的地理特性
第二節 周口地域的社會發展演變
第二章 盤古女媧創世文化
**節 傳世文獻中的盤古女媧創世神話及其文化精神
第二節 周口地區的盤古女媧創世神話
第三節 周口盤古女媧創世文化的文化精神
第四節 周口創世文化遺存與精神內涵
第三章 伏羲文化
**節 伏羲名號考釋
第二節 伏羲“畫八卦”
第三節 伏羲“定姓氏”“制嫁娶”
第四節 伏羲與圖騰文化
第五節 伏羲的“發明”神話
第六節 伏羲文化的內涵和現實價值
第四章 老子文化
**節 老子其人
第二節 《老子》其書
第三節 《老子》的思想淵源
第四節 《老子》的哲學體系
第五節 歷代《老子》學
第五章 周口古代文學
**節 先秦文學
第二節 漢魏六朝文學
第三節 隋唐文學
第四節 宋元文學
第五節 明清文學
第六章 “周口作家群”與周口現當代文學
**節 周口現當代文學概覽
第二節 異軍突起的“周口作家群”
第三節 陳楚文脈與“周口作家群”
第四節 劉慶邦、邵麗——“周口作家群”的兩面旗幟
第七章 書院義塾與周口傳統教育
**節 書院義塾的興盛與周口傳統教育的勃興
第二節 大程書院與周口傳統教育的進境
第三節 弦歌書院與周口傳統教育的發展
……
第八章 周口漕運文化
第九章 周口戲曲文化
第十章 周口碑刻文化
第十一章 周口紅色文化
主要參考文獻
索引
后記
周口地域文化 節選
《周口地域文化》:鄧艾受到周圍人們的冷諷熱嘲而不為所動,繼續孜孜不倦地鉆研兵法。因具備屯田經驗和通曉兵書,他脫穎而出。鄧艾被提為潁川郡的典農綱紀,職責是主管本郡的人事并參與政務活動。后來被委派為上計吏,在年終到朝廷去匯報本郡的人事和財政工作。后為太尉司馬懿所賞識,辟為僚屬,鄧艾得以從地方到中央施展他的才智。這時,鄧艾雖已近不惑之年,但總算有了施展才華的機會,屯田即是一件充分顯示其智慧的大事。鄧艾屯田可稱是三國時期*具規模的一次屯田,地域廣闊,涉及許多地方。鄧艾的戰功則是滅蜀,同時對滅孫吳也有不可磨滅的貢獻。鄧艾屯田使曹魏能在周口及其他地區屯積大量糧食,使以后歷年的對孫吳作戰以至滅孫吳時都有充足的糧食作為后盾,解決了長期困擾曹魏對孫吳作戰的糧食問題。同時,水路的修通也給運送兵糧器械帶來很大的方便,因此鄧艾對三國統一有著獨特的貢獻。此外,鄧艾引河水灌溉兩淮地區,在兩淮大規模興修水利,廣種水稻,引進北方比較先進的農業技術,對以后淮河地區農業經濟的發展也起了很大作用。鄧艾興辦的水利工程,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直接影響屯田發展的農田灌溉工程,另一類是同屯田、運兵有關的軍事漕運工程。首先介紹農田灌溉工程的情況。農田灌溉水利可分為兩種:一種是興立陂塘,以遏水灌田;另一種則是開辟或疏浚水道,以擴大水源,暢通水流。而后者在某種意義上又與軍事漕運工程緊密地連在一起。隨著屯田事業的發展,各州郡在興修水利上做出了很大的成績。根據記載,鄧艾沿潁水上游的陳、項一直到潁水下游入淮口的壽縣一帶,作了實地調查。他認為,這一帶土地肥沃,唯缺水利。他分析了當時的政治、軍事形勢,認為應該把屯田的重點由許昌南移到潁水中下游和淮河兩岸。此計劃被批準后,他便開始在兩淮屯田。由于渠道的開鑿,水源有了保證,鄧艾便在淮北大規模營田。營田的過程中所興修的水利工程遍及淮河。其中,在淮河上游,修有汝南的二十四陂(今河南西平境內)和西華的鄧門陂,在潁水南北大興陂塘、開艾城河,修高底河。據《元和郡縣志》載,陳州殷水縣(今河南商水)北25里有灌溉城,是鄧艾在大興陂塘時所筑。鄧艾在陳州西華縣西10里,又筑集糧城,以儲藏屯田所得的糧食。在淮河中游,修建芍陂和汝陂,并截山溪水為小陂50余處。在淮河下游,修白水塘,立二堰,開八水門,使白水塘和破釜塘相通,置屯田49所,灌溉良田4.2萬頃。鄧艾在兩淮所興修的水利工程不僅對發展農業有灌溉之利,而且對曹魏更有重要的軍事意義。經過他的經營,水利工程上達河汴、下連淮潁,運道暢通,資食有儲。每逢東南有事,大軍南征,泛舟而下,直達江淮,為后來南取孫吳的戰爭奠定了雄厚的物質基礎。其次介紹軍事漕運工程的情況。淮南是曹魏對孫吳征戰的前線。為了解決軍事漕運問題,曹魏非常重視江淮地區的水運渠道的修治。這類渠道的上游利用河南陽武滎口分流的狼湯渠。狼湯渠向東流至開封轉而向南,就在這折流的過程中,先后分別同淮河的支流睢水、渦水、潁水相接,縱橫交錯,形成了黃淮漕運大動脈。曹魏時期*重要的軍事漕運水利工程主要分布在京師許昌與兩淮之間。它們分別為睢水漕運、渦水漕運和潁水漕運。由于渦水漕運和潁水漕運與周口聯系緊密,在這里就僅介紹渦水漕運和潁水漕運!
周口地域文化 作者簡介
王云彪,男,河南周口人,周口師范學院教授。1983年7月參加工作。1985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2006年任沈丘縣縣委書記。2010年任周口師范學院副院長。2012年任周口師范學院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2017年至令任周口師范學院黨委書記。著有《大學生職業發展教育與就業創業指導》《公辦高校校園安全法律問題研究》等。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推拿
- >
經典常談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