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zhàn)為何爆發(fā)及戰(zhàn)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中國古代北疆史的考古學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214277077
- 條形碼:9787214277077 ; 978-7-214-27707-7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古代北疆史的考古學研究 本書特色
日本考古學家宮本一夫教授集大成之作。 學界幾乎不見系統(tǒng)性探討中國古代北疆與中原之間歷時性關系的研究成果,因而,本書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宮本一夫教授從考古學的視角出發(fā),追本溯源,首先在方法論層面實現(xiàn)了新的突破。其次,書中所用材料豐富扎實,包含大量青銅器資料、歷史文獻、發(fā)掘報告、照片等,是一本典型的實證研究著作。
中國古代北疆史的考古學研究 內(nèi)容簡介
中國北疆指從內(nèi)蒙古中南部到遼西的地區(qū),即內(nèi)蒙古—長城地帶。在此區(qū)域,農(nóng)耕社會與游牧社會相互對立,進而導致了中國古代王朝的更替。宮本一夫教授從考古學視角出發(fā),利用陶器、青銅器等出土資料,復原了中國先秦時代北方地區(qū)和中原地區(qū)的關系,構建了中國北疆從新石器時代到青銅時代的考古學文化時空框架。 本書著重探討了長城以南的農(nóng)民與長城以北的游牧民的經(jīng)濟差異始于何時、介于兩者之間的畜牧農(nóng)耕社會始于何時以及內(nèi)部社會分層等問題,是揭示東亞歷史規(guī)律的劃時代著作。
中國古代北疆史的考古學研究 目錄
目 錄
前 言 1
**章 中國北疆的時空框架 1
1 從考古學文化樣式看中國北疆的地域文化 1
2 文化樣式的系統(tǒng)性 3
3 內(nèi)蒙古中南部新石器時代陶器分期 5
4 文化交往一例 17
5 文化分區(qū)的背景 24
6 從生業(yè)看文化分區(qū) 27
7 分區(qū)的變化 34
8 小結 38
第二章 中原及其邊境的形成 40
1 華北初期農(nóng)耕的特征 41
2 社會的成長與農(nóng)耕 46
3 家畜化問題 53
4 華北新石器時代社會分層與集團合并 60
5 農(nóng)耕的傳播 64
6 小結 70
第三章 朱開溝文化、李家崖文化和夏家店下層文化 72
1 朱開溝文化 72
2 夏家店下層文化的石城
3 大甸子墓地分析 84
4 北方式青銅器文化的出現(xiàn) 106
5 李家崖文化 111
6 小結 126
第四章 西周的燕與遼西 130
1 琉璃河墓地分析 131
2 燕山地區(qū)的墓葬 150
3 燕山以北的青銅彝器 153
4 燕的政權與遼西 165
5 小結 168
第五章 石棚文化圈及其社會 170
1 分布與地貌 171
2 遼東半島的桌式石棚 180
3 遼東半島的大石蓋墓 191
4 遼東內(nèi)陸的石棚 194
5 小結 199
第六章 遼寧式銅劍文化圈及其社會 201
1 分區(qū) 203
2 古式遼寧式銅劍分析 204
3 古式遼寧式銅劍的年代 216
4 遼寧式銅劍的使用方法 226
5 從墓葬看社會結構 233
6 社會結構與遼寧式銅劍 239
7 小結 241
第七章 戰(zhàn)國的燕及其擴張 243
1 燕國銅器分期 244
2 燕國陶明器分期 250
3 燕國陶明器的特色及其意義 257
4 燕的兵制 263
5 陶明器所見戰(zhàn)國的燕 273
6 燕領地的擴張 275
第八章 田齊政權 280
1 從金文看田齊 281
2 檢討陶文 292
3 齊的王陵 297
4 齊瓦當紋樣 302
5 根據(jù)文物復原田齊 308
第九章 鄂爾多斯青銅器文化的消亡 312
1 青銅文化的地域性特征 313
2 內(nèi)蒙古中南部的青銅器墓葬 314
3 燕山地區(qū)的青銅器墓 348
4 墓葬變遷所見地域擴張 356
第十章 重構中國古代北疆史 361
1 認識歷史的方法 361
2 中國古代北疆史的發(fā)展 363
3 文獻史料與考古學解讀 372
4 小結 383
中國古代北疆史的考古學研究 作者簡介
著者 宮本一夫,日本考古學家,九州大學人文科學研究院教授,日本中國考古學會原會長。主要研究東亞范圍內(nèi)從新石器時代到初期鐵器時代的比較考古學及比較文明論,是該領域*具代表性的學者之一。2003年榮獲第十六屆濱田青陵獎,獲優(yōu)秀考古學研究者榮譽稱號。代表作有《中國古代北疆史的考古學研究》《東北亞的考古學研究》《岱海考古(二)──中日岱海塘考察研究報告集》等。 譯者 黃建秋,日本九州大學博士,現(xiàn)為南京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攻新石器時代考古,長于玉石器、陶器以及考古學方法研究。代表性論著有《史前考古學方法與實踐》《魚山遺址出土石器綜合研究》(合著)等。
- >
回憶愛瑪儂
- >
煙與鏡
- >
詩經(jīng)-先民的歌唱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經(jīng)典常談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李白與唐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