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黃河文明與可持續發展 第20輯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4953843
- 條形碼:9787564953843 ; 978-7-5649-5384-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黃河文明與可持續發展 第20輯 內容簡介
本書是《黃河文明與可持續發展》第20輯,是黃河文明發展研究的集成之作,集中體現了黃河流域悠遠流長的文明。內容涵蓋面廣,包括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黃河文明與文化三大專題板塊的文章和一篇黃河流域地文探索的專論,總共入選19篇高校相關專業學者的高質量論文。這19篇論文內容專業性突出,論證嚴密,對黃河流域的可持續發展既有高屋建瓴的建設規劃和發展定位思考,又有切實有據的實地考證分析結果,可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經濟高質量發展國家重大戰略的研究和探索提供很有價值的參考。
黃河文明與可持續發展 第20輯 目錄
專論
史前時期黃河泛及濟淮的地文探索
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
區域經濟差異的影響因素
——1999-2018年中國省級面板數據分析
農民合作社參與貧困治理的機制與路徑選擇
——基于日本農協的經驗
江蘇省糧食作物種植的地理集聚特征分析(1959-1980年)
中國省域旅游發展的減貧效應測度與機制分析
黃河流域生態保護
論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的歷史邏輯與人文價值
黃河寧夏段水利開發史中的“讓自然做功”
河南省農業可持續發展水平評價及時空格局分析
1996年以來河南省耕地人口承載力演變過程、成因及趨勢
黃河文明與文化
中國早期國家政治地理結構的演進
——基于“萬邦”時代的考察
北宋《開封府題名記》碑文輯補
金代太子詹事初探
元修《宋史·河渠志》《金史·河渠志》文本探源
明清時期堤壩白蟻危害與防治研究
黃河水利委員會的治河理路
——以《黃河水利月刊》為中心的考察
1938-1947年黃河南泛研究述評
明清時期寧夏戲曲演出述論
清至民國陜北日常飲食特征及其影響因素
20世紀五六十年代開封市街居衛生防疫工作研究
學術信息
《黃河文明與可持續發展》征稿簡則
從經費收支審視河工運作的內在機制
——王玉朋《清代山東運河河工經費研究》評介
內蒙古黃河文化研究的新進展與新動向
——評《內蒙古黃河歷史文化》
史前時期黃河泛及濟淮的地文探索
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
區域經濟差異的影響因素
——1999-2018年中國省級面板數據分析
農民合作社參與貧困治理的機制與路徑選擇
——基于日本農協的經驗
江蘇省糧食作物種植的地理集聚特征分析(1959-1980年)
中國省域旅游發展的減貧效應測度與機制分析
黃河流域生態保護
論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的歷史邏輯與人文價值
黃河寧夏段水利開發史中的“讓自然做功”
河南省農業可持續發展水平評價及時空格局分析
1996年以來河南省耕地人口承載力演變過程、成因及趨勢
黃河文明與文化
中國早期國家政治地理結構的演進
——基于“萬邦”時代的考察
北宋《開封府題名記》碑文輯補
金代太子詹事初探
元修《宋史·河渠志》《金史·河渠志》文本探源
明清時期堤壩白蟻危害與防治研究
黃河水利委員會的治河理路
——以《黃河水利月刊》為中心的考察
1938-1947年黃河南泛研究述評
明清時期寧夏戲曲演出述論
清至民國陜北日常飲食特征及其影響因素
20世紀五六十年代開封市街居衛生防疫工作研究
學術信息
《黃河文明與可持續發展》征稿簡則
從經費收支審視河工運作的內在機制
——王玉朋《清代山東運河河工經費研究》評介
內蒙古黃河文化研究的新進展與新動向
——評《內蒙古黃河歷史文化》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唐代進士錄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二體千字文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巴金-再思錄
- >
朝聞道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