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欲望與歸零——從西方后現代思想家德勒茲看人生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9855961
- 條形碼:9787559855961 ; 978-7-5598-5596-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欲望與歸零——從西方后現代思想家德勒茲看人生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大眾1. 也許有一天,后代的人回顧歷史,將會說:“20世紀是德勒茲的世紀!薄仔獱·? 2.復旦大學歷史學教授魯西奇、北京大學教授臧棣、上海交通大學教授杜保瑞聯袂推薦 3. 談到德勒茲,除卻《反俄狄浦斯》《千高原》,我們還了解什么?當我們再讀德勒茲時,就會發現:“整部艱澀難懂的德勒茲哲學,其實就是一部零點哲學!钡吕掌澱軐W教導我們思考“返回零點”的意義。凡人一生必有追求,有欲望,適時“歸零”則可以讓我們調整步伐,適應環境。 4.《欲望與歸零——從西方后現代思想家德勒茲看人生》講述德勒茲的哲學,讓讀者重新認識周遭世界,重新審視思考方式。 5. 該書摒棄了哲學的晦澀,行文通俗,深入淺出,是一部面向青年讀者的導讀類書籍。
欲望與歸零——從西方后現代思想家德勒茲看人生 內容簡介
德勒茲認為,欲望是一種生產性的積極力量,滲透于個人、社會、國家等各個領域,一切生產都是現實的欲望生產,欲望機器就是社會機器。德勒茲希望我們去做的,是一個欲望機器歸零的境界。一般人在每一次逆境、失敗、挫折時,只有在此時把自我或者自我原來的執著消解、歸零,才能在困境中找到“和諧元素”。 杜鍾敏教授的這本書,則繼承和發揚了德勒茲的觀點。她的筆墨不在于重復德勒茲的哲學,而是重在從日常的生活出發,用德勒茲的哲學給人們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困惑答疑,更加突出了德勒茲哲學在日常中的運用,如何在人生中做到“歸零”,其中也包含了作者本人對人生的哲學思考。通過講述德勒茲的哲學,讓讀者重新認識周遭的世界,并且重新審視自己的思考方式,從而活出更從容寬闊的人生。
欲望與歸零——從西方后現代思想家德勒茲看人生 目錄
前 言 / 1
**章 來自太初的精靈:德勒茲傳承的西方遠古精神 / 3
第二章 泅入空虛的人:后現代的困境與德勒茲的身影 / 45
第三章 思想的三棱鏡:影響德勒茲的三位思想大師 / 63
第四章 變裝舞會:德勒茲的基礎思想與概念 / 103
第五章 自我成長:性情與文化 / 163
第六章 捧在手里的玻璃花:愛情與激情 / 221
第七章 生命的謎題:永世的輪回 / 255
后 記 德勒茲的時代背景 / 270
注 釋 / 277
參考文獻 / 288
關鍵詞 / 289
欲望與歸零——從西方后現代思想家德勒茲看人生 節選
德勒茲展現給大眾的,是極為簡單的一生,好像可以用毛筆沾了墨汁,隨意在宣紙上勾勒一兩筆象征性的潑墨線條即可。**筆是充滿戰亂的童年,濃縮成一個站立在海邊的小男孩的背影。德勒茲在接受訪問時,輕描淡寫地描述了**次去海邊的情景。因為出身普通中產階級,父母沒有經濟能力,度假只是他的奢望。他并沒有講述自己的內心,反而說他看見一個跟他狀況類似的小女孩,在海邊深深望著大海,一望就是五個小時。第二筆當是年少輕狂的少年,當這個法國少年**次在課堂上聽到哲學時,就為之深深著迷,每一個概念,都像是穿著戲服出場的角兒,在他眼前搔首弄姿。第三筆該是沉穩的中年,德勒茲相信,寫作不是寫自己,寫作是企圖“變成不是自己”。當你開始學習說話時,你就在學習“口吃”,因為你在努力把語言推到它的極限。 2.對德勒茲而言,哲學家的使命,就是不斷地創造概念。在《什么是哲學》里,德勒茲引用尼采的話說:“哲學家不應該只把概念當成別人給你的禮物,只是不斷地擦拭它,他應該自己創造概念,讓它們為你所用,并且深入人心!闭缫粋畫家用顏色來表達世界,哲學家用概念表達世界。 3.德勒茲的后現代思想,包羅萬象,若是用一句話描繪,那就是:它是一部零點哲學! 4.欲望,是蛻變的動力,亦是蛻變的方向。欲望本身沒有對錯,欲望的結果卻給個人帶來陰晴圓缺的一生,給社會帶來前進的動力。 也正因為如此,人生才如此讓人唏噓。一生的旅程走下來,有人走得越來越坦蕩、輕松,有人走得越來越沉重、恐懼。亦有人從一無所有走到功成名就,而另一些人從坐擁金山走到身敗名裂。似乎其中一個決定因素,即是欲望的內容,或者說,是欲望的方向。 5.“現在”之所以是希望的核心,是因為它緊緊連接著“過去”與“未來”,盡管它可能是過去種種的結果,它同時也是未來種種的前身。于是,每一個“當下”其實是所有自我潛在的愿望和外在環境因素的無窮組合。雖然我們未必能完全掌控這個組合,但*起碼,我們知道每一分付出都會有相當程度的收獲,即使這個收獲不能立即看到。 6.“哲學,其實只是一種生活方式!钡吕掌澱f。每個人的生活方式都可以不一樣。 7.德勒茲說,斯賓諾莎的生活品德指的是一種視野與力量,一個真正的智者不相信希望與勇氣,因為他已經“看到”了未來;智者擁有的是內在的視野和喜樂。斯賓諾莎看到的內在視野,是一個人的“內在道德”。它是人類*強大的能量,它就是實體終極的表現。 8.欲望的歸零不是停止欲望,而是看清楚欲望的路線圖。那是一張密密麻麻、枝節叢生的地圖,每一次枝節的變化都是歸零的暗語,欲望在做反向運動:渴望得到的同時,人們也在渴望付出。一個公司的員工晉升經理的職位時,總是說:“請給我一個為大家付出的機會!”這句話初聽之下仿佛是客套,但他不就是得一直付出嗎?他得付出堂皇的理由、熱情的問候、辛勤的工作、晚歸的代價,甚至夫妻的失和。所以當我們談欲望時,不只是欲望得到,亦包含欲望給予。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每一個得到的同時也要付出。當我們看到別人攀上高峰時,千萬別忘了他一路走來的滿身傷痕。 9.每個人都是領航者,給別人領航,也給自己領航。德勒茲在《德勒茲論?隆防锾岬礁?碌臋嗔碚摚*重要的就是駕馭自己。不能駕馭自己的人,不可能有能力管理別人,更不用談駕馭別人。一個人必須在對自我與他人關系有著正確了解或者領悟的狀態下,去駕馭自己以及管理別人,才稱得上一個優秀的領導者。
欲望與歸零——從西方后現代思想家德勒茲看人生 作者簡介
杜鍾敏,美國特拉華大學語言文學及文化系教授。1983年畢業于臺灣師范大學,獲英美文學學士學位,1987年獲臺灣淡江大學西方語言文學碩士學位,1997年獲美國佐治亞大學比較文學博士學位。2014年和2015年任廈門大學人文學院暑期訪問教授。著有佛學英譯書《佛教跨越生死之旅》,與陳建國教授合著《論語新解》《美哉山東》,發表了《從美學角度看魯迅小說中的超人概念:尼采式解讀》《終極的超越:德里達、德勒茲和龍樹菩薩》《什么是德勒茲哲學?》等學術論文,并獲得多項學術研究基金。
- >
回憶愛瑪儂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二體千字文
- >
自卑與超越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推拿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