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海德格爾的最后之神:基于現象學的未來神學思想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213011
- 條形碼:9787100213011 ; 978-7-100-21301-1
- 裝幀:70g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海德格爾的最后之神:基于現象學的未來神學思想 本書特色
對海德格爾“*后之神”思想全面、精深的解讀《哲學論稿》是海德格爾*神秘、*晦澀的作品,生前一直隱而未發,直到他去世13年后的1989年才首次得以出版。他在這部著作中提出了“*后之神”的思想,這也呼應了其晚年在接受《明鏡》周刊采訪時曾說過的:“只還有一個神能救渡我們。”雖則國內的海德格爾思想研究已蔚為大觀,但國內尚未見對海德格爾的“*后之神”思想進行專題研究的著作。張靜宜博士的這本書揭開了海德格爾思想的否定神學之維,并基于現象學哲學的視角,在東西思想交會和融合的背景下追溯了*后之神思想的源頭和影響,對于推進對海德格爾的后期存有思想研究具有重大意義。
海德格爾的最后之神:基于現象學的未來神學思想 內容簡介
20世紀三四十年代,海德格爾從“納粹校長”的政治現實中回撤,先后寫下了八個文本,并在遺囑中約定需等他離世后才能出版,為這些文本覆蓋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哲學論稿》是這八個文本中的**本,也是*重要的一本,被認為是繼《存在與時間》后海德格爾的第二部代表性著作。但就其思想內涵而言,《哲學論稿》比《存在與時間》更奇特、更艱澀、更神秘,其中就包括他在書中提出的、既有哲學意涵又有神學意蘊的新概念“*后之神”。海德格爾為什么生前不愿意出版這些文本?“*后之神”的思想內涵到底是什么?海德格爾為什么要談“*后之神”?本書嘗試通過對“*后之神”概念的多維度闡釋,找出其思想淵源,為理解海德格爾后期思想給出方向性指引。
海德格爾的最后之神:基于現象學的未來神學思想 目錄
*后之神與四重整體(序二)
*后的人與*后的神(序三)
前言
緒論
**節 《哲學論稿》中的*后之神
第二節 *后之神的國內外研究現狀
第三節 本書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目的
**章 海德格爾神學思想的路徑考察
**節 海德格爾論現象學與基督教神學
第二節 從形而上學的上帝到神性的上帝
第三節 天、地、人、神與*后之神:顯隱與差異
第二章 *后之神的思想來源:否定神學傳統
**節 西方否定神學思想及其歷史傳承
第二節 海德格爾否定思想的文本考察
第三節 否定神學與哲學:從謝林到海德格爾
第四節 海德格爾與京都學派:東西方否定思想的親緣與印證
第三章 通向*后之神的路標:從現象學出發
**節 從時間到時間性
第二節 從歷史到歷史性
第三節 時間-空間與*后之神
第四節 海德格爾與歷史主義:誤解與批評
第四章 從上帝之死到*后之神
**節 從向死而生到上帝之死:來自虛無主義的神學否定
第二節 哲學的時代變遷:從希臘諸神到*后之神
第三節 本有、存有與*后之神
結語
**節 20世紀基督教神學思想運動
第二節 海德格爾與20世紀基督教神學
第三節 *后之神:一種朝向未來的神學思想
參考文獻
附錄*后之神
海德格爾的最后之神:基于現象學的未來神學思想 作者簡介
張靜宜,1973年生,湖北武穴人。長安大學環境工程學士,上海交通大學建筑與土木工程碩士,同濟大學哲學博士。曾任中南建筑設計院工程師,現任上海交通大學設計研究總院城鄉創新設計院常務副院長、高級工程師,兼任同濟大學人文學院研究員。主要研究海德格爾哲學、基督教神學、日本京都學派思想。中國致公黨成員,上海市徐匯區政協委員、區政協人資環境委副主任。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月亮與六便士
- >
自卑與超越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巴金-再思錄
- >
李白與唐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