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積極藝術治療:理論與實踐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8934336
- 條形碼:9787568934336 ; 978-7-5689-3433-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積極藝術治療:理論與實踐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本介紹積極藝術治療理論與實踐的心理學著作。全書概述了一種清晰、系統的方法,將積極心理學與藝術治療結合起來,調動來訪者力量、誘導參與、識別流動和積極的情緒、建立治愈關系和增加敘事能力、闡明生活目的和意義。全書集臨床分析、*前沿的藝術研究、問題討論于一體,幫助治療師將藝術治療更好地運用到自己的工作中以及引發他們對自己和專業發展的思考。同時,全書收錄了當下*全的超過80個積極藝術治療指示清單,有強大的詞匯表以及優勢和價值清單,實用價值大。
積極藝術治療:理論與實踐 目錄
001 **章 引言
012 第二章 積極心理學的歷史
039 第三章 幸福與福祉
064 第四章 積極藝術療法的出現
089 插曲:積極藝術治療宣言
096 第五章 積極情緒和情緒調節
124 第六章 創造力
147 第七章 心流
164 第八章 優勢
192 第九章 關系
228 第十章 意義和目標
255 第十一章 意義創造與感知
290 第十二章 成就
314 第十三章 專業應用和未來發展方向
342 附錄A 積極藝術治療指令
352 附錄B 術語表
357 附錄C 優勢清單
359 附錄D 價值觀清單
362 參考書目
416 索引
積極藝術治療:理論與實踐 節選
推薦序1:一個藝術治療的新時代 毫無疑問,全球的藝術治療團體都致力于增強生活的藝術表現力,但我們對工作與服務群體的看法卻有所不同。我帶著一個愿景來到藝術治療領域,希望將我所說的藝術表達的“積極”特質(McNiff,1974)帶給住在州立精神病醫院后院的人們。對于藝術如何通過使人們沉浸在創造性的表達中及在其他羞恥難堪的情況下提高尊嚴來得以治愈,人們有一個常識性的了解。這項工作引起了公眾的關注,我們在東北地區的博物館和大學畫廊展示了來訪者的藝術作品,作為健康而非疾病的展示。我們面臨的問題是嚴重且顯而易見的。把注意力集中在消極方面是毫無意義的,所以我們發問:怎樣才能通過藝術來增強一個人的優勢? 但這種方法在更大的心理健康背景下并沒有那么重要。關于藝術表達的精神病理學的負面觀點明顯占了上風,且被嵌入藝術治療中,在那里,藝術表達被視為問題的隱喻。此外,還有一種對無意識表達的關注,這與自發的、計劃外的創造行為不同,后者有效地摒棄了一個人刻意創造及強化診斷力量的努力,因為人們認為藝術家并不知道他們“真正”在交流什么。 在過去的50年里,我們已經取得了進展,正如作者在本書中所描述的,在提供替代方式的操作上,主流文化及其伴隨的語言和標簽仍然存在。在心理健康領域,個人和集體的人類經驗往往被減小到過去發生的傷害事件,在藝術治療領域,人們很少去關注藝術是如何實現治愈的(McNiff, 2004)。 麗貝卡和喬雅將藝術療法的處境歸因于心理健康領域的“消極偏見”,并呼吁更積極地關注優勢與幸福。她們的書不僅提供了實踐的方法,而且以我強烈支持的范式轉變為基礎,這一轉變的時代已經到來。然而,當前對積極態度、韌性和優勢的強調自然會遭到一些人的質疑,他們認為這樣會鼓勵否認與逃避,并可能給那些與日常生活作斗爭的人帶來負罪感和挫敗感。對經驗懷疑或樂觀的傾向是人類本性中根深蒂固的,并且不會消失。在這方面,我把“積極心理學”看作糾正長期以來心理健康思想片面性的一種努力。 在中國,道家思想有一種無形的生命力,在我看來是一種明顯的創造性能量(McNiff,2016),由相互依存的元素和兩極現實(如積極和消極的想法)之間的創造性張力組成。亞健康是由于缺乏相互作用、變化和流動的循環。積極藝術療法不是否認消極,而是讓我們為它的互補面創造一個空間。 倡導藝術提高生活質量的目標并不會以任何方式挑戰黑暗和困難的存在,也不會只關注積極的情況。藝術治療的不同之處在于我們如何使用藝術促進對幸福的共同承諾。我認為與冷漠和絕望相比,藝術過程本質上是一種變革,是一種在人與環境中循環的創造性能量的源泉。藝術表達是一種智慧、一股自然的力量(McNiff,2015),它具有能夠在線性分析無法企及的*復雜的困難中找到自己路徑的獨特能量。藝術通過將困難與創傷作為表達的資源進行療愈,并希望以此來改變它們與我們的關系。有時它會破裂,造成混亂與阻礙,但它是為生活服務的。誠然,這種觀點選擇了積極的動機和結果,但它把消極的東西視為現實,并為創造性行為提供動力。我們可能會問: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痛苦及其在我們生活中的分量嗎?我們能更富同情心與想象力地回應它的存在并加以利用,以及改變我們與它的關系嗎? 麗貝卡和喬雅對藝術表達積極特質的全面呼吁,邀請我們所有人開啟一個致力于更好地利用整個創造過程的藝術治療新時代。
積極藝術治療:理論與實踐 作者簡介
麗貝卡·安·威爾金森(Rebecca Ann Wilkinson),Creative Wellbeing Workshop的聯合創始人,該機構主要利用藝術和創意過程幫助個人和組織管理壓力、應對逆境和提高福祉。同時她是喬治·華盛頓大學藝術治療研究生項目的兼職教師。 喬雅·奇爾頓(Gioia Chilton),博士,也是Creative Wellbeing Workshop的聯合創始人和喬治·華盛頓大學的兼職教師,曾就藝術治療與積極心理學撰寫過大量文章。她的博士論文是對藝術治療中積極情緒表達的研究,因其創新的基于藝術的研究方法而獲獎。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我與地壇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推拿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自卑與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