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法顯傳校箋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5152030
- 條形碼:9787565152030 ; 978-7-5651-5203-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法顯傳校箋 本書特色
這是國內*新的對《法顯傳》進行系統校勘及箋注的著作,屬反映法顯西行求法途中見聞的旅行傳記。它屬于古籍整理類圖書,是研究5世紀初中亞、南亞及東南亞地區的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地理、交通、宗教、文化、風俗、物產等方面的重要參考書。
法顯傳校箋 內容簡介
這是國內近期新的對《法顯傳》進行系統校勘及箋注的著作,屬反映法顯西行求法途中見聞的旅行傳記。內容涉及5世紀初中亞、南亞及東南亞地區的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地理、交通、宗教、文化、風俗、物產等方面。是書整理,以韓國海印寺藏高麗藏本為底本,參校以崇本、毗本、圓本、資本、磧本、金本、石本、鐮本、七本等版本,主要著力四點:一是糾正目前許多《法顯傳》點校本中諸多標點不當之處;二是對《法顯傳》中部分“字面生澀而義晦、字面普通而義別”的中古疑難詞語予以注解;三是對不同版本《法顯傳》中出現的異體字、訛俗字等進行了考釋;四是對《法顯傳》中諸多佛語詞或涉及佛教文化相關內容進行了詳細說明。
法顯傳校箋 目錄
創辟荒途,求法先驅——代前言
凡例
高僧法顯傳一卷 廣
一、法顯昔在長安
二、乾歸國 褥檀國 張掖鎮
三、燉煌 沙河
四、鄯鄯國
五、焉夷國 沙行
六、于闐國
七、子合國 於麾國
八、竭叉國 度蔥嶺
九、陁歷國
十、烏長國 宿呵多國
十一、楗陁衛國 竺剎尸羅國
十二、弗樓沙國
十三、那竭國
十四、度小雪山
十五、羅夷國 跋那國 毗荼國
十六、摩頭羅國
十七、僧伽施國
十八、廚饒夷城 沙祇大國
十九、拘薩羅國舍衛城
二十、都維、那毗伽等三邑
二十一、迦維羅衛城
二十二、藍莫國
二十三、拘夷那竭城 諸梨車欲逐佛般泥洹處
二十四、毗舍離國
二十五、五河合口
二十六、摩竭提國巴連弗邑
二十七、小孤石山 那羅聚落
二十八、王舍新城 藩沙王舊城
二十九、伽耶城 貝多樹下
三十、雞足山 曠野
三十一、迦尸國波羅捺城 拘啖彌
三十二、達嚫國
三十三、還到巴連弗邑
三十四、瞻波大國 多摩梨帝國
三十五、師子國
三十六、大塔 無畏山僧伽藍 貝多樹
三十七、王城及佛齒供養
三十八、跋提精舍
三十九、摩訶毗呵羅精舍
四十、天竺道人誦經 更得經本
四十一、自師子國到耶婆提國
四十二、自耶婆提歸長廣郡界
四十三、南下向都
四十四、結語
四十五、跋
附錄一 《法顯傳校注》校點獻疑
附錄二 《法顯傳》異體字匯纂
引用書目
主要參考書目
詞條索引
法顯傳校箋 作者簡介
1.法顯(約337—約422),俗姓龔,平陽武陽(今山西臨汾縣境)人,是中國西行求法僧人中最為著名三人之一,其他二位分別是玄奘、義凈。為求佛法,于公元399年西行取經,從長安(今西安)出發,經西域,前后十五年游歷天竺、獅子國(今斯里蘭卡)、耶婆提國(今印尼爪哇)。然后經南海、東海回國,于412年到青州牢山(今青島嶗山)登陸。是中國經陸路到達印度并由海上回國而留下記載的第一人。所著《法顯傳》(又稱《佛國記》等)是研究南亞各國古代史地的重要資料。 2.校箋者邵天松,文學博士。現為江蘇第二師范學院文學院副院長,副教授,碩導,江蘇省高校“青藍工程”優秀青年骨干教師培養對象,中國訓詁學研究會、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會員。主要從事漢語史、訓詁學及出土寫本文獻語言文字研究。近年來,先后在《語言研究》《古漢語研究》《敦煌研究》等專業期刊發表文章三十余篇,出版專著《黑水城出土宋代漢文社會文獻詞匯研究》(中華書局,2020)。現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江蘇省社科基金“江蘇文脈研究”專項課題各一項,先后主持完成或參與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金青年項目、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等多項。
- >
巴金-再思錄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史學評論
- >
自卑與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