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史學史研究的理論與實踐(精)--《南開史學家論叢》第四輯/喬治忠著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1160529
- 條形碼:9787101160529 ; 978-7-101-16052-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史學史研究的理論與實踐(精)--《南開史學家論叢》第四輯/喬治忠著 本書特色
喬治忠教授長期從事史學理論與史學史的教學科研工作,成果卓著。本書精心匯集了作者的部分論述,以饗學林。各篇文章在把握史學史總體脈絡的基礎上,能夠提出創見,考證扎實周密,富于理論思維。
史學史研究的理論與實踐(精)--《南開史學家論叢》第四輯/喬治忠著 內容簡介
本書匯集作者對于史學理論與史學史的部分論述,分為四章,即“史學理論探析”、“史家史書考析”、“史學專題考考論”、“中外史學比較”。**章深入考查了中國史學的起源問題,指出中國史學誕生于公元前841年,同一于中國上古連續紀年的產生。又闡述了中國史學史和史學理論的學術體系。第二章考訂《世本》非先秦之書,乃西漢劉向將先秦時期的零散文篇加以匯合、分類所編成;考訂《越絕書》成書于東漢安帝延光元年即公元122年,一舉破解了這個從唐代就聚訟紛紜的難題。第三章,指出中國傳統史學具有官方史學與私家史學兩條相互聯系的發展軌道,其間互動、互補也互有排抑,這是古代中國史學得以異常繁榮的主要原因之一。考證了后金政權滿文檔冊開始記錄的起始時間是努爾哈赤天命元年(公元1616年),考述了清朝國史館的建置、組成與修史活動,等等。第四章通過中西、中日史學的比較研究,認為并歷史學的內在矛盾是記史求真與治史致用的矛盾,焦點在于孰為**宗旨。日本、朝鮮半島的史學得自中國文化的影響,日本中國眾島之國之所以很早形成統一政權和出現天皇“萬世一系”的局面,接由于早期接受和改造了中國傳統史學理念和綱常倫理思想的結果。
史學史研究的理論與實踐(精)--《南開史學家論叢》第四輯/喬治忠著 目錄
**章 史學理論探析
論中國史學史的學術體系
論學術史視野下的史學史研究
論中國古代的政治歷史觀
中國史學起源問題新論
試論史學理論學術體系的建設
唯物辯證法與中國史學史研究
——我的一項治學體會
第二章 史家史書個案考析
《世本》成書年代問題考論
《越絕書》成書年代與作者問題的重新考辨
李東陽《歷代通鑒纂要》及其在清朝的境遇
論章學誠史學理論形成的三項根基
論清高宗的史學思想
歷史年代學家劉坦手稿序
第三章 史學專題考論
中國先秦時期的史學觀念
論中國傳統史學雙軌發展格局的形成
《左傳》《國語》被劉歆竄亂的一項鐵證
——歷史年代學家劉坦之說申論
十六國、北朝政權的史學及其歷史意義
《十八史略》及其在日本的影響
明代史學發展的普及性潮流
《舊滿洲檔》與“內國史院檔”關系考析
后金滿文檔冊的產生及其史學意義
康熙帝與孝莊太皇太后政治關系的解構
清代國史館考述
中國古代官方史學的興盛與當代史學新機制的完善
王國維“二重證據法”蘊義與影響的再審視
張蔭麟詰難顧頡剛“默證”問題之研判
20世紀30年代中國社會史論戰問題探實
第四章 中外史學比較
中國與西方古代史學的異同及其理論啟示
論中日兩國傳統史學之“正統論”觀念的異同
中日兩國歷史學疑古思潮的比較
論中國史學史研究的東亞視域
中國古代編年史對日本的影響
附錄 喬治忠著述、論文簡目
后記
史學史研究的理論與實踐(精)--《南開史學家論叢》第四輯/喬治忠著 節選
本人自1981年報考歷史學研究生起,即確立了以研究中國史學史為人生鵠的,在著名的史學史專家、業師楊翼驤先生的指導下,步入治學門徑。碩士研究生畢業后,留校任教,隨之繼續在職攻讀本專業博士學位,依舊在楊先生麾下。三十多年間在南開大學從事歷史教學與研究,雖然個人興趣頗為廣泛,也時有其他業務需要應對,但不敢多所偏移,主要心思和精力始終放在史學理論及史學史專業之內。這樣,逐漸積累,已經出版學術撰述十余種,發表論文180多篇,著述數量跟得上學界潮流,學術創新更富于獨得之見。 凡欲治學,讀書獲知須博,深思研討宜專,選取一方沃土,堅守開拓,精耕細作,即可取得系列性的豐碩成果。若游移多變,隨波逐流,即使撰述較多,終無自己的學術根據地,見識也極難深入。而史學研究的理路,一是史實的考證,二是運用理論思維的闡釋和評論,精于其中一種就能夠業績優良,卓然自立,二者兼通更為理想。史學史學科內許多史實尚未得到認真清理,考證之功不可或缺,史學史又與史學理論聯系密切,理論思維尤不可少。本人治學初始,就自覺地在歷史考證與理論思維兩方面多所致力,已經發表的各篇論文,清晰地顯現了史學考據與理論思維相結合的成效。 2015年春,我從南開大學退休,隨即有若干高校征聘。廊坊師范學院的各級領導和各屆領導,重學術,守信義,禮賢下士,我遂成為該校的特聘教授。至2019年11月,南開大學歷史學院院長發出通知,《南開史學家論叢》第四輯的編選緊急啟動,我被列入這次收攬的名單之中。能夠進入這一叢書系列,是十分榮幸的,標示著學院對個人學術業績的認可,我對南開大學歷史學院表示由衷的感謝! 因我曾為業師楊先生編輯《學忍堂文集》,即《南開史學家論叢》**輯的八種著作之一,為示承接先師書名蘊意,自定書名為“上思齋史學文選”,送交學院。但延至2020年7月,又接到歷史學院通知,由于疫情、經費以及世間學術風尚等等原因,原編定文集必須壓縮至指定篇幅,書名也要反映實質內容。于是,大幅度刪減原選之文,書名改作《史學史研究的理論與實踐》。這樣一來,保留下來的各篇,更加不可能全部收錄我自己*感覺滿意的論文,斟酌取舍,須照顧一些知識奇特而流傳不廣的長文,如關于歷史年代學家劉坦的論述。另外,在本書書后附錄了迄今發表了的論文簡目,渴望學界時賢多多關注和批評。2022年7月底,終于收到本書排印清樣,隨即進行*后的校訂。而兩年間中華書局的責任編輯,不知為拙稿的編排、校改付出了多少辛勞,謹致以誠摯的謝意。 本人在這次書稿校訂中,以往多歷年所的治學歷程不時閃現在記憶之中,頗有追思感觸。近來偶到南開歷史學院,已經有諸多新的陌生面龐,而原先若干學生輩的同仁,也已經縱橫馳騁于史壇,非復當年舊阿蒙。 噫!真乃“逝者如斯夫”,不禁有理不清、道不明的滄桑之感!謹以七言絕句系于文末,聊為慨嘆:問學南開四十春,而今或若外鄉人。 每逢舊識當刮目,時世翻新新更新! 2022年11月16日于南開園上思齋
史學史研究的理論與實踐(精)--《南開史學家論叢》第四輯/喬治忠著 作者簡介
喬治忠,天津市人,1949年生,歷史學博士。師從著名史學家楊翼驤教授,長期擔任南開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從事史學理論及史學史的教學與研究,現為廊坊師范學院特聘教授。著有《清朝官方史學研究》、《中國官方史學與私家史學》、《中國史學史》、《增訂中國史學史資料編年》(合作)、《清代官方史學與私家史學相互關系研究》等十余部,發表學術論文180余篇。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山海經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自卑與超越
- >
回憶愛瑪儂
- >
姑媽的寶刀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