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商業的本質和互聯網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1721239
- 條形碼:9787111721239 ; 978-7-111-72123-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商業的本質和互聯網 本書特色
★為什么還要學習互聯網? 互聯網是20世紀的一項偉大創新,在今天依然很重要,本書可以幫助你理解互聯網的商業本質;消費互聯網巔峰已過,但工業互聯網方興未艾,互聯網領域依然有巨大的機會;眾多的互聯網企業的沉浮,為學習其經驗和教訓提供了大量的樣本。要想在下一波技術和商業模式創新的浪潮中掘金,先看懂互聯網。 ★本書有什么特點? 作者用經濟學常識拆解復雜的模式,歸納總結了網絡的四大效應,以此來解釋為何一些互聯網巨頭會成功,為何一些熱門互聯網賽道會消失。本書會啟發你思考商業成功的根源,找準定位、善用技術,而非盲目跟風,落入陷阱。 ★新版有哪些改動? 內容增加了40%。 在維持原框架的基礎上,更新了部分知識,增加了案例以及工業互聯網的內容。
商業的本質和互聯網 內容簡介
互聯網自20世紀90年代中期進入商業應用,經歷了移動互聯網、云技術、大數據、物聯網、區塊鏈和Web 3.0等發展階段,給這個世界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巨大變化。然而萬變不離其宗,紛繁復雜的表象下是不變的市場規律與商業的本質,而商業的本質就是基于效率的價值創造。 作者從消費互聯網入手,歸納總結了網絡的梅特卡夫效應、雙邊市場效應、規模經濟效應和協同效應,將谷歌、亞馬遜、騰訊等大型科技公司的興起歸因為這四種效應的疊加,同時指出P2P、共享單車等熱門商業模式的失敗是源于缺乏對商業本質的理解,誤以為只要上網即可產生這些效應,導致互聯網創業者和投資人遭受了原本可以避免的挫折和損失。 作者預期互聯網的下一波應用高潮將在工業領域中掀起。由于對行業和企業知識(Industry Know-how)的強依賴,工業互聯網一般不具備梅特卡夫效應和雙邊市場效應,其原理的關鍵是傳統的規模經濟效應和協同效應。即使不太可能重現谷歌、亞馬遜的大市值故事,工業互聯網也將帶給我們目前還難以充分評估的驚喜,特別是在大規模個性化定制、制造業轉型、數字化營銷和企業組織管理重塑等方面,影響之廣泛、精彩程度之高應該不亞于消費互聯網。
商業的本質和互聯網 目錄
目 錄
第2版序言
第1版序言
致謝
第1章 前世網絡1
運輸網2
技術、市場與經濟增長9
通信網14
第2章 今生互聯網21
大學與研究所階段23
解除管制,商用爆發26
工業互聯網34
區塊鏈和數字貨幣39
互聯網在中國45
附錄2A 神經網絡和人工智能50
第3章 規模經濟效應和協同效應55
多多益善57
從百貨大樓到“萬物商店”62
知彼知己,錯位競爭65
附錄3A 中小企業的規模經濟效應:
In-N-Out漢堡快餐店70
第4章 梅特卡夫效應和雙邊市場效應75
梅特卡夫效應78
雙邊市場效應83
似是而非的互聯網87
經濟學與商業89
附錄4A 規模經濟效應和反壟斷97
第5章 新舊零售都是零售107
電商?店商?109
長尾的致命誘惑113
企業為什么必須贏利120
錯在盲目模仿122
不只是購物體驗125
附錄5A 少即是多:開市客131
第6章 金融的本質與P2P的崩塌139
痛定思痛142
金融的本質146
線下金融+互聯網149
社區互聯網152
附錄6A 科技公司助力小微金融156
第7章 平臺:無欄不成圈161
要害是壁壘而非規模164
得技術者得天下172
平臺競爭:是野戰還是城防177
第8章 共享:是公路還是租賃181
線上出租183
情懷與利益186
錯得離譜的經濟分析194
附錄8A 19世紀的共享經濟:新和諧公社199
第9章 數字化工業互聯網205
行業知識與工業互聯網的邏輯208
并不神秘的數字化214
大規模個性化定制216
制造業轉型服務和科技224
全方位數字化營銷226
數字化轉型的路徑228
附錄9A 從工業1.0到工業4.0234
附錄9B 大數據 + 云計算 = 計劃經濟?238
第10章 數字化互聯網和企業組織變革243
解決方案變成了問題本身 246
層級壓縮和職能簡化251
自驅動和自適應組織的興起253
管理學的與時俱進256
附錄10A 業務中臺和企業組織263
第11章 價值幾許269
泡沫與網絡齊飛270
理性分析“非理性繁榮”275
梅特卡夫效應和估值279
另類理性284
商業的本質和互聯網 作者簡介
許小年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經濟學和金融學教授,曾任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兼研究部主管、美林證券亞太區高級經濟學家、世界銀行顧問、美國馬薩諸塞州Amherst學院經濟學助理教授、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1996年,由于他對中國資本市場研究所做出的貢獻,榮獲中國經濟學界最高獎“孫冶方獎”。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自卑與超越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唐代進士錄
- >
朝聞道
- >
隨園食單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