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龍虎斗與馬牛風——論中國現代史學與史家(增訂本)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215343
- 條形碼:9787100215343 ; 978-7-100-21534-3
- 裝幀:7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龍虎斗與馬牛風——論中國現代史學與史家(增訂本) 本書特色
壬水庚金龍虎斗,郭聾陳瞽馬牛風——另一個版本的郭沫若“壬水庚金龍虎斗,郭聾陳瞽馬牛風”,這是 1961 年 11 月郭沫若第二次到廣州看望陳寅恪時作成的一副對聯。郭沫若 1892 年出生,屬龍,干支紀年為壬辰年,故“壬”“龍”,暗指郭沫若。陳寅恪1890 年出生,屬虎,干支紀年為庚寅年,故“庚”“虎”,暗指陳寅恪。“郭聾”,指早年因病雙耳失聰的郭沫若。“陳瞽”,指 40 年代中期雙目失明的陳寅恪。在作者謝保成先生看來,這是郭的一種巧妙回應:外界盛傳我二人代表資產階級史學和馬克思主義史學,學術交往上的恩恩怨怨是龍虎相斗,實際一瞽(視而不見)一聾(充耳不聞),所謂龍虎斗與馬牛風罷了。這正是謝保成先生《龍虎斗與馬牛風——論中國現代史學與史家》的意旨所在。 謝先生師承陳寅恪的弟子汪篯和郭沫若的私淑弟子尹達,與20世紀兩大史學主干——馬克思主義史學和以保存史料、研究史料為旨趣的歷史語言研究所皆有一定的“淵緣”,因此和探討20世紀史學的其他論著不同,關注的不是對立,而是關聯,通過挖掘“不為人知、或未注意、甚至回避”的新舊材料,探幽發微,建構起兩大史學與史家之間學術交往的別樣圖景。本書值得細細品讀。
龍虎斗與馬牛風——論中國現代史學與史家(增訂本) 內容簡介
本書所論為廣義新史學,既包括王國維“開山”的“新史學”,又含有郭沫若“開辟草徑”的馬克思主義新史學,有別于其他關于“新史學”的著論。*精彩之處,在“神游冥想,與立說之古人,處于同一境界”,縱論各史學大家。詳述王國維、陳垣、陳寅恪、郭沫若等史學家的學術成就和治學理路。注重歷史細節,郭沫若造訪史語所的生動場景,以及郭沫若與陳寅恪之間的恩怨糾葛,深入人物內心,對歷史懸案給出新的解釋。
龍虎斗與馬牛風——論中國現代史學與史家(增訂本) 目錄
談20世紀前半紀史學的幾個問題
20世紀前期兩次關于“國學”與“國粹”“國故”的論辯
關于古史“層累說”的幾點認識
學術史視野下的社會史論戰
歷史語言研究所與“科學的東方學之正統在中國”
民國年間的幾種“歷史哲學”與歷史觀
第二編 史家篇
梁啟超的學術史與歷史研究法
王國維的杰出貢獻與學術影響
援庵先生學術三題
陳垣、陳寅恪學術比較
從“神交”到“握手言歡”:郭沫若與歷史語言研究所二十年
附:署名“鼎堂”的遺聞趣事
郭沫若與胡適:由認識東西文化的差異,到走那條道路的敵對
郭沫若與陳寅恪:“龍虎斗”與“馬牛風”
郭沫若與容庚:從“未知友”到“文字交”
郭沫若與田中慶太郎:“親若一家人”
尹達學術評傳
附:從尹達致傅斯年的一封信說起
第三編 論辯篇
“李杜并稱”與“揚杜抑李”——兼論郭沫若的李杜研究
郭沫若寫《李白與杜甫》的“苦心孤詣”
《李白出生于中亞碎葉》文中的資料并非從馮家昇那里得來
對“蘭亭論辯”的認識與思考
附錄 另一個版本的郭沫若(饒淑榮)
后記
龍虎斗與馬牛風——論中國現代史學與史家(增訂本) 作者簡介
謝保成,1943年生,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從事中國史學史、隋唐五代史、20世紀學術史研究,代表作有《隋唐五代史學》、《民國史學述論稿(1912-1949)》、《增訂中國史學史》(全四冊)、《傳統史學與20世紀史學》、《郭沫若學術述論》、《貞觀政要集校》(修訂本)等。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朝聞道
- >
月亮虎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