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四千年農夫 中國、朝鮮和日本的永續農業
-
>
(精)中華古樹名木(全2冊)
-
>
線辣椒優質高產栽培
-
>
生命的藝術:動物解剖學的神秘歷史之旅
-
>
正確使用農藥知識問答
-
>
龍眼譜:外二種
-
>
迷你花園:打造你的玻璃生態瓶
耕地質量保護與提升技術生態補償機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1659606
- 條形碼:9787511659606 ; 978-7-5116-5960-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耕地質量保護與提升技術生態補償機制 內容簡介
耕地質量保護與提升技術生態補償機制研究是保證國家糧食安全,實踐“藏糧于技”戰略的關鍵舉措,也是推進農業高質量發展和“雙碳”目標的重要制度安排。本書聚焦耕地質量保護與提升技術應用內生動力不足問題,從環境效應、行為效應和政策效應3個層面系統地開展了耕地質量保護與提升技術生態補償機制研究。綜合運用理論與實踐、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研究方法,基于充分的實證研究依據,構建資源-環境-經濟有機結合的生態補償標準評價方法體系,制定與耕地質量保護成效相掛鉤的差別化生態補償機制,為有效指導典型區域耕地質量保護與提升技術推廣的政策
耕地質量保護與提升技術生態補償機制 目錄
一、研究意義
二、研究目標
三、研究內容
第二章 我國耕地質量現狀與保護的意義
一、我國耕地質量的現狀及存在問題
二、耕地質量保護與提升的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第三章 我國耕地質量保護政策與區域實踐
一、我國耕地保護政策演替歷程
二、國家耕地質量保護與提升行動
三、東北地區耕地資源保護與政策實踐
四、黃淮海區耕地質量現狀與保護政策
五、長江中下游地區耕地質量保護與對策
參考文獻
第四章 耕地質量保護與提升制度理論基礎
一、土壤學與耕作學
二、植物營養學與栽培學
三、外部經濟理論
四、公共產品理論
五、生態經濟學原理
六、綠色發展理論
七、生態文明建設理論
參考文獻
第五章 耕地質量保護與提升技術環境效應
一、耕地質量保護與化肥減施技術
二、秸稈還田技術的環境效應
三、有機肥替代化肥技術環境影響
參考文獻
第六章 耕地質量保護的生態補償機制
一、耕地質量保護生態補償機制研究意義
二、耕地質量保護生態補償機制研究內容
三、耕地質量保護生態補償的政策設計
參考文獻
第七章 秸稈還田技術應用補償標準實證研究
一、補償標準研究方法綜述
二、理論基礎與研究假設
三、數據來源與研究方法
四、樣本描述性統計分析
五、支付意愿影響因素
六、支付意愿擬合值估計
七、研究結論與政策建議
參考文獻
……
第八章 農業投入品減量化利用的補償機制研究
第九章 有機肥替代化肥技術環境效應與補償標準
第十章 “雙碳”背景下的耕地質量保護補償政策
附件
耕地質量保護與提升技術生態補償機制 作者簡介
周穎,女,1975年1月出生,北京人,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生態學理學博士,副研究員。主要研究方向為農業生態補償、農業綠色生產技術評估,共參加研究課題20余項,其中主持10項,作為主要成員參與課題20余項;參加規劃項目15項。公開發表論文30余篇,第一作者25篇;出版學術著作7部,其中:獨著5部,合著1部,主編1部。 近年來,獲得的主要獎勵:①《地方科技工作發展戰略研究》項目獲中國農科院科學技術成果二等獎(第十四完成人);②《三亞市熱帶特色現代農業發展規劃》獲2010年度全國優秀工程咨詢成果獎二等獎(第二完成人);③《石家莊市現代都市農業發展規劃》獲2012年度北京市優秀工程咨詢二等獎1項(第三完成人);④《河南省盧氏縣特色生態農業發展規劃》獲2015年度北京市優秀工程咨詢二等獎(第一完成人);⑤《山東省臨沂市現代農業產業發展規劃》獲2015年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學會科學技術獎一等獎(第二完成人)。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經典常談
- >
史學評論
- >
回憶愛瑪儂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山海經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