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醫入門必背歌訣
-
>
醫驗集要
-
>
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人體解剖學常用詞圖解(精裝)
-
>
神醫華佗(奇方妙治)
-
>
(精)河南古代醫家經驗輯
人體表面解剖學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5979612
- 條形碼:9787535979612 ; 978-7-5359-7961-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人體表面解剖學 內容簡介
表面解剖學屬于形態學科,是解剖學的重要分支,主要通過體表觸摸、度量、觀察、標測等方法描述骨性標志、肌性標志、血管神經及重要器官投影、體形的年齡變化和表皮特征等人體各部的形態結構,以研究正常人體表面形態結構和發展規律的科學。目前已出版有關人體表面解剖學專著甚少,且多為圖譜,《人體表面解剖學》將目前出版解剖書籍、論文、學術成果中表面解剖學的知識系統化,并首次實現醫用解剖學、藝用解剖學、運動解剖學不同學科的有機交叉融合,既可以作為醫學生的教材,也可以作為解剖學教師、臨床醫師、針灸師、康復治療師、體育教師和美術教師等專業人員的工具書,對非專業人員也有一定的學習和參考價值。 《人體表面解剖學》包括緒論、人體體表概論、頭部、頸部、胸部、腹部、會陰(盆部)、脊柱區、上肢、下肢及活體測量共11章,全面系統闡述了人體表面解剖學內容,圖文并茂,重點突出,語言簡練,易學易懂。全書通過展示彩色照片,繪制透視圖和線條圖,力求結構清晰,標識準確。該書內容除概述人體整體及局部結構外,還增加了藝術、運動解剖等內容,力求拓展學生知識面并提高學習興趣,打造融合教材。此外,該書部分章節中編寫了與理論知識密切相關的臨床聯系,進一步強化了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思路。
人體表面解剖學 目錄
**節 人體表面解剖學概述
一、人體解剖學發展簡史
二、人體解剖學分科
三、人體表面解剖學的概念和意義
第二節 解剖學常用術語
一、解剖學姿勢
二、方位術語
三、軸和面
第二章 人體體表概論
**節 人體的整體觀
第二節 人體的發育規律
一、胎兒期
二、童年、青春期
三、成年
四、老年
第三節 皮膚
一、皮膚線
二、色素痣、蒙古斑
三、毛發、指(趾)甲和角質化皮膚
第四節 毛發
一、毫毛
二、終毛
三、胎毛
第五節 人體表面藝術概論
一、人體的外形觀察
二、人體的比例
第六節 人群種族的形體差異
一、人體種族的劃分和形體特征
二、民族的劃分和形態特征
第三章 頭部
**節 頭部表面概要
一、表面骨性標志
二、軟組織
三、動脈、神經和器官的投影
第二節 眉
第三節 眼
一、眼瞼
二、眼球
三、瞳孔
四、常見眼型
第四節 頰
第五節 鼻
一、外鼻的形態
二、鼻的長度
三、鼻根高度
四、鼻根點凹陷
五、鼻背的側面形態
六、鼻尖
七、鼻基底
八、鼻孔
第六節 耳
第七節 口
第八節 藝用頭部解構
一、頭部骨骼與外形關系
二、頭部肌肉與外形關系
三、頭部的造型及五官特性
四、面部表情
五、頭部造型藝術分析
第九節 頭部運動解剖解析
一、表情肌和相關運動
二、顳下頜關節和相關運動
三、咀嚼肌和張嘴、閉嘴相關的肌肉運動
四、顳下頜關節紊亂及相關活動障礙
第四章 頸部
**節 頸部的境界與分區
一、境界
二、分區
第二節 頸部的表面標志
一、舌骨
二、甲狀軟骨
三、環狀軟骨
四、頸動脈結節
五、胸鎖乳突肌
六、胸骨上窩
七、鎖骨上大窩
八、棘突
第三節 頸部的血管、神經體表投影
一、頸總動脈和頸外動脈
二、鎖骨下動脈
三、頸外靜脈
四、副神經
五、神經點
六、臂叢
七、胸膜頂及肺尖
第四節 頸部藝術解構
一、頸部解構概要
二、頸部的造型要點
三、頸部的造型藝術分析
第五節 頸部運動和功能解剖
一、頸部的關節及運動形式
二、頸部運動及其對椎間孔直徑的影響
三、頸部運動相關的肌肉
……
第五章 胸部
第六章 腹部
第七章 會陰(盆部)
第八章 脊柱區
第九章 上肢
第十章 下肢
第十一章 活體測量
- >
莉莉和章魚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山海經
- >
回憶愛瑪儂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朝聞道
- >
巴金-再思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