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以史為鑒 : 亞洲金融危機25周年的回顧與啟示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7713425
- 條形碼:9787517713425 ; 978-7-5177-1342-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以史為鑒 : 亞洲金融危機25周年的回顧與啟示 本書特色
1997年爆發的亞洲金融危機重創東亞和東南亞經濟社會發展。中國與亞洲各國團結協作、共克時艱,為亞洲走出金融危機發揮了積極作用,展現了負責任的大國擔當。25年后的今天,世界正在經歷全球性的經濟衰退,金融市場烏云密布,全球供應鏈的穩定正在受到嚴重沖擊;發達國家特別是美聯儲貨幣政策的急轉彎正在導致全球性債務危機爆發;地緣政治沖突更是加劇了全球性的能源危機、糧食危機,世界面臨著“二戰”結束后*為嚴重的系統性危機。立足當下,回顧與分析亞洲金融危機的成因及影響,系統歸納總結危機帶來的經驗和教訓,對于有效應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的新問題新挑戰、防范化解金融風險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以史為鑒 : 亞洲金融危機25周年的回顧與啟示 內容簡介
2022年8月19日,“亞洲金融危機25周年回顧與啟示國際研討會”在北京國賓館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同步舉行。本屆論壇主題為“以史為鑒——亞洲金融危機25周年的回顧與啟示”。距離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已經過去25年。站在新的歷史時點上,回顧與分析亞洲金融危機的成因及影響,系統歸納總結危機帶來的經驗和教訓,對于有效應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的新問題新挑戰、防范化解金融風險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本書是“亞洲金融危機25周年回顧與啟示國際研討會”的演講、專題研究萃選。
以史為鑒 : 亞洲金融危機25周年的回顧與啟示 目錄
目?? 錄
**篇?? 亞洲金融危機25周年的回顧與啟示
25 年后的今天,全球金融危機的概率正在加大(戴相龍)
重走合作共贏之路(樓繼偉)
加強國際合作,應對潛在風險(中尾武彥)
汲取亞洲金融危機的經驗教訓,強化10+3財金合作機制(朱光耀)
亞洲須繼續攜手加強經濟合作(尤素夫·瓦南迪)
當危機到來時,判定危機的性質至關重要(朱民)
亞洲金融危機留給今天的啟示(王一鳴)
亞洲金融危機回顧與思考(張來明、張瑾)
亞洲金融危機25周年的回顧與啟示(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課題組)
亞洲金融危機反思:啟示與建議(張承惠)
為下次全球性危機做好準備(管濤、付萬叢)
亞洲金融危機25周年:回顧與反思(熊愛宗)
第二篇?? 危機中的亞洲區域合作與政策協調
東亞金融合作 25 年的回顧與展望(余永定)
危機后的發展與合作(赫里薩爾·阿茲里)
共建亞洲數字共同貨幣(高橋亙)
深化區域合作,共同應對新興風險(艾卡思)
中國的大國責任是亞洲區域穩定的基礎(鄭永年)
區域合作需要領頭羊(胡祖六)
亞洲金融危機的深層影響(鐘小鋒)
尊重經濟規律,共同謀求再繁榮(李稻葵)
金融危機和金融脫鉤的危害性(德地立人)
以史為鑒,回顧與啟示(朱云來)
第三篇?? 后危機時代的國際金融體系改革
當今國際金融市場仍顯脆弱(杰弗里·薩克斯)
國際金融體系改革:監管與貨幣(樊綱)
國際金融體系改革的思考(劉遵義)
應對危機需要全球貨幣體系改革(黃益平)
危機后貨幣體系改革的思考(郝福滿)
全球和平比外匯儲備更寶貴(史蒂芬·羅奇)
后危機時期國際金融體系改革的一個重要內容(俞喬)
金融開放與金融監管的思考(康勇)
以史為鑒 : 亞洲金融危機25周年的回顧與啟示 作者簡介
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是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于1997年11月27日發起設立并領導的,在民政部注冊的全國性、公募型基金會。基金會的宗旨是支持政策研究、促進科學決策、服務中國發展。基金會的資金主要來源于國內外企業、機構、個人的捐贈和贊助。資金的主要用途是開展國際交流活動、人員培訓和政策試驗研究,獎勵在政策咨詢和相關學術研究領域做出突出貢獻的人員,資助符合基金會宗旨的其他社會公益活動。
- >
姑媽的寶刀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月亮虎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史學評論
- >
李白與唐代文化